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丁熊 《包装工程》2023,44(6):25-32
目的 在服务设计与整合创新语境下,讨论如何实现服务价值共创的过程,以及如何评价共创的结果。方法 从顾客融入视角,根据卷入度的不同,将服务共创行为划分为“共同完成任务”的参与式共创、“建立长期关系”的融入式共创以及“获得短暂友谊”的其他类型共创;同时指出服务价值共创行为是多元的、复杂的,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展开;建议从强度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评估共创的效果。结论 服务价值共创“类型-维度-效果”研究框架的构建,完善了服务设计中传递阶段的理论基础,为服务设计师通过合理的流程和触点设计降低“服务体验不确定性”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人工智能对齐的视角,探讨在人智共创中生成式AI模型如何对齐设计师的意图。方法 通过要素分析,以人工智能对齐问题中的可解释性与可控性为研究视角,探讨生成式AI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如何对齐设计求解过程中“探索-创新-评估”三个设计阶段的具体意图与需求,并分析对齐阶段中需要解决的对齐问题。结果 根据对齐阶段的任务构建基于人智设计概念表征交互式对齐方法、表征拓展方法与表征评估方法。结论 在三个对齐阶段中分别构建意图对齐、设计空间拓展和设计规则匹配这三种方法,帮助设计师构建可控、可解释的人智共创方法,从而构建可控、可信的人智共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群智共创理论视角,探索用户多模态信息设计应用与虚拟网络下多角色共创设计方法,提出面向群智共创的用户多模态信息设计模型,优化文创产品设计中用户设计参与度与用户满意度。方法 从群智共创理念出发,根据用户参与设计的行为,提出从“显性—隐性”“感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划分用户多模态信息,并构建相应的用户多模态信息结构以及设计应用方法。同时以“听见敦煌”声纹识别藻井文创定制APP设计为实践对象,对面向群智共创的用户多模态信息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群智共创场景下,在声纹识别藻井文创设计中的用户多模态信息设计方案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与消费体验满意度,形成用户设计优化链路,为提升设计质量提供支持。结论 面向群智共创的用户多模态信息设计,可以通过分析挖掘用户信息,并将其特征融入设计,提升设计效率,推进群智共创。  相似文献   

4.
林霜  黄若涵 《包装工程》2023,44(12):321-327, 331
目的 设计产业价值网模式为设计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内涵、要素和运行特征,为研究和实践设计产业价值挖掘和拓展提供理论参考;探索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共创机制,为设计驱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互利共赢提供有效思路。方法 从经济学价值网的视角出发,剖析和总结不同时期设计价值的形成与发展模式,厘清设计产业价值网形成的内外价值网络结构和主体构成要素,并分析各要素在价值网内部参与价值创造的具体任务,总结设计产业价值网的运行特征,进而探索设计产业价值共创机制。结论 设计产业从价值链向价值网演进是智能互联时代的必然趋势,价值共创是设计产业价值网发展的最终目标。群智设计、平台赋能和资源整合的运行特征决定了设计产业价值网群智创新、交互反馈和价值创造的共创机制,调节和保证了内外部价值网络中多要素、多节点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5.
随着短视频媒体形态的发展以及大众娱乐方式的变革,短视频在音乐大众化传播领域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竖屏独特的视频形态增添了很多新的商业变现途径,也让商业产品的宣发竞争愈发激烈,对于竖屏的视频传播可视化设计需求日渐凸显。本文以音乐类短视频平台——“抖音”为例,对其音乐可视化传播活动及价值进行分析解读,找到音乐可视化特定要素,进行短视频再设计。通过分析竖屏视频快速发展的成因、手机用户信息需求和使用习惯等,分别从音乐可视化概念的特点、优势、设计要素及传播美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尝试将音乐审美与短视频视觉表达手段相结合,以展示“视听结合”的多元艺术表现形式,进而研究听觉与视觉语言之间的关联和转换。研究发现自媒体带动了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从电子媒介人的基本概念出发,认识到电子媒介人是该媒介社会中的传播主体,进一步理解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APP带来的“人人皆创作者”的自媒体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抖音”等短视频APP的音乐可视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昱志  丁熊 《包装工程》2020,41(16):199-204
目的服务共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难以控制和响应不确定的资源和产出。旨在协助人们在服务共创过程中,通过使用组织即兴的方法和因素应对不确定的情况和挑战,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不确定的组织即兴的服务共创的实际过程。方法在现有观点的基础上,阐述服务共创的不确定性,解释组织即兴创作的实际作用及将其用于服务共创的原因。此外,比较服务共创和组织即兴研究的现有理论内容和框架,找到这两个概念间的直接联系。通过组织即兴与服务设计之间的联系,推导将组织即兴应用于组织共创的方法。结论根据组织即兴创作的理论框架,组织即兴创作的四个因素(即时响应、及时协作、意图创建、资源整合),可以与服务共创紧密相关。服务共创中的服务策划和服务传递可结合这四个因素应对不同的不确定性。而且,组织即兴发挥的四个因素之间的逻辑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共创的实际过程中。此外,服务设计不再局限于原始的设计过程框架,而是从组织即兴的角度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7.
严晨  吴丹丹 《包装工程》2022,43(14):383-387, 407
目的 以在游戏理论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代表,探究以游戏理论指导包装创意设计实践的可行性、设计思路与具体方法。方法 对游戏理论的缘起进行系统回顾与思辨,分析赫伊津哈视角下游戏的定义与游戏的属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结合“时光机纸牌”“福虎镇宅”2个案例展开具体研究,论述游戏理论与包装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赫伊津哈视角下游戏的3种属性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结果 得出赫伊津哈游戏理论中所述游戏的3种属性,即自主性、界定性、情感化,如何应用于产品包装的结构、情境与视觉创意设计之中。结论 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与包装创意设计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可以从游戏理论的新视角为设计实践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可持续视域下,进行以公众参与为导向的社区可持续设计策略及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通过对人民意识、社会创新要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公众参与融入社区可持续设计的必要性,并结合文献研究围绕公众参与在社区实践中的参与主体、参与目标、参与阶段和参与方式进行核心特征分析,归纳出参与过程的三个阶段:共同体验、共同设计、共同反思。结果 针对公众参与的三个阶段分别从多元参与、协同创新、价值塑造三个方面提出三个目标路径,总结公众参与理念下的社区可持续设计策略,并以rPET再生品为例在社区进行可持续设计共创活动。结论 融合参与特征的社区可持续设计实践,提升了居民可持续行为的意愿,验证了公众参与在社区可持续设计上的可行性,赋予社区在“人”的可持续建设机制上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高鸣宇  章彰  安大地 《包装工程》2022,(S1):195-201
目的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针对城市家具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需求、社区活力衰退等问题,在微更新和共创设计理念下探索城市家具的设计方向,助力激活社区活力。方法 阐释微更新、共创设计和城市家具的关系,结合文献研究提炼微更新理念下的城市家具共创设计策略,并运用共创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及印证。结果 依托微更新理念下的模块可组合、生态可持续等设计策略并结合社区“一老一少”空间活动需求共创设计了老小孩补给站,结合补给站设计分析印证了从城市家具切入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可行性。结论 微更新和共创理念为城市家具提供了设计新方向,“老小孩补给站”城市家具设计满足了居民多元活动需求,促进了代际互动,提高了社区的宜居性,有助于建设充满关怀和温度的全龄友好型社区。  相似文献   

10.
系统探索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个案性研究,重点深入探讨社会设计学体系中的气象设计学体系建构问题。将“气象设计模型”作为气象设计学体系建构的核心概念,探讨人类气象设计模型的演变及其价值问题,并将其作为探索气象设计学的首要理论问题。亦即气象模型是一切气象设计的基础。研究气象设计学,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气象设计模型”的理论问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整体性、系统性、发展性的视角,综合自然的尺度、机器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对AI气象大模型之前的气象模型设计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探讨。从设计学的角度对气象模型设计展开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模型的六种分类、三种尺度、模型的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研究框架,为气象模型设计开辟了“活人”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魏佳滨  罗立宏  汤晓颖  杨娟 《包装工程》2022,43(14):311-319, 382
目的 研究增强现实(简称AR)儿童识字卡片的设计方法,促进儿童识字教育产品的创新发展。方法 对识字教育产品设计现状、VR/AR技术在儿童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AR技术应用于儿童教育的特性及优势,并结合儿童群体特征和科学识字早期相关研究对设计策略进行探讨,结合情境学习理论,以“恐龙”主题识字卡片设计为例,研究AR识字卡片的设计方法:通过多维度的功能设计、能渲染情境认知氛围的卡片设计、逼真有趣的三维模型和动画,以及情智交融的交互设计,构建出有助于儿童学习的AR情境,从而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结果 得到了能融合AR情景的儿童识字卡片设计方法,并使用Unity三维引擎和Vuforia插件进行了设计验证。结论 设计实例能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可以达到增强其学习效果的目的,不仅为同类儿童教育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互动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儿童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2.
芦佃杰 《包装工程》2023,44(4):248-254
目的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字体设计的主动性正在释放,字体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自由。在此背景下,以汉字传统为参照,总结当代字体设计的方法与思路,让传统与当代互连,让传统在当代新生。方法 以当代视角观照汉字传统,结合具体字体设计案例分析,从“还原经典”“古典今造”“古今互融”“形意结合”“多维视感”“材质假象”六个角度,阐述当代字体设计的方法与观念。结论 当代字体设计是面对当下时代所进行的设计实践,它不断承接新的技术变革,并不断拓展字体设计的知识体系。当代字体设计既要继承优秀汉字传统,也要顺应时代的新语境,以新观念、新思维进行字体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期适应时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汉字传统的新生。  相似文献   

13.
胡术 《包装工程》2022,43(6):365-373
目的 世博会是5年一次的科技盛会,也是各种设计集中展示的舞台,特别是代表各国形象的标志设计。分析和研究这些设计,将极大地拓展人们的视野,为我国“国家形象”在标志设计中的表达提供宝贵的经验。方法 通过对历届世博会标志在内涵、取材、手法3个方面的比较与研究,探讨了在世博会这一特定媒介下“国家形象”标志的设计法则,并由此提出了“中国形象”标志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结论 中国对外展现的视觉形象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文化整体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是“国家形象”精炼的视觉表达,是世界语境下民族精神的艺术化传播,因此其设计应当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定位、多样化的民族元素、国际化的视觉审美与创意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邵宇  晏婷 《包装工程》2022,43(10):378-385
目的 以现代设计的角度解析粉彩团花纹饰,探索其传承创新的可能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并启发传统纹饰研究,促进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中的多元融合,给当下设计提供传承与创新理论支持。方法 研究“一带一路”的传统文化艺术源头,以景德镇粉彩纹饰为切入点,用现代设计的法则解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形成。对馆藏的典型粉彩团花纹饰举例说明,分析其纹饰在艺术性、功能性及思想性上的独特之处,为传统纹饰在当代设计的创新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结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纹饰艺术不仅有历史考古与文化收集的价值,也有审美的价值。通过设计角度的解构和分析粉彩团花纹饰的基本特征、文化意义、艺术审美和传承载体等,有利于进一步解读“一带一路”源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传统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创意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蕊  王双全 《包装工程》2024,45(4):152-157, 165
目的 站在宋代设计思维方式的研究角度,以理势思想中的“势中见理”关系为研究脉络,对宋代交椅形制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宋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轨迹,探索传统思想下的宋代美学设计思维。同时为家具史研究、艺术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文化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一方面,梳理了宋代交椅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以交椅的式样、造型、风格、构件为切入点,对宋代交椅形制进行了详尽研究;另一方面,从坐姿、礼制、架势、工巧的角度分析了交椅在使用、等级、表现、技法上所呈现的变迁之“势”。结论 在文人士大夫自主意识较强的时代氛围下,统治阶级的观念、文人阶层的审美、市民群众的实用、梓人群体的技艺,四者结合构成了宋代交椅“经世致用”“托物言志”“道本器末”“尚巧达善”的审美造物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张雪 《包装工程》2022,43(10):365-371
目的 竹材作为包装的一种环保材料,蕴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探究竹元素的设计美,并提炼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为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方法。方法 竹元素的设计美即为功能美,就是利用竹材或竹元素的某些特性来合理搭配、改造、创新,从而达到设计产品包装的最终功能。分别对质美、形美及技术美3个部分来论证分析竹元素包装的设计之美。“质美”即为竹材包装的物理、化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形美”即为竹元素包装展现出来的结构美、形态美、形式美,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技术美”即为对其材质、结构、形态的精心加工的工艺美。并分析阐述了竹元素包装设计中功能美的作用。结论 随着生态绿色理念的纵深发展,设计产品包装时应关注新的高端技术与创新设计,要以人为设计中心,贯穿“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同时兼顾生态环保及可再生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罗仕鉴  杨志  卢杨  张德寅 《包装工程》2022,43(20):132-145
目的 文章研究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模式与协同体系设计。方法 从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定义和内核出发,剖析了国外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模式;总结了我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窘境。结果 提出了适应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高效发展模式与协同体系;结论 构建了政府主导的“1+N”协同体系发展模式:由政府主体领导的精英联盟、文化企事业、群智个体等合作伙伴共同组成的多方协作利益共同体;阐述了“五位一体”的设计发展战略,集数据战略、政策规划、数智技术标准与规范、法律体系、扶持政策为一体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设计的协同保障体系,为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随食品链相关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生长-失活-再生长"生态行为规律.方法 以热加工为失活条件,综述单增李斯特菌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和相关机制.结果 单增李斯特菌在"生长-失活"过程中,细胞的历史生长条件会对其失活特性产生影响,在"失活-再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历史生理状态会影响其修复再生长的延滞期.结论 食品链中细菌的生长和失活是连续的过程,有必要研究在连续的环境条件变化过程中细胞的生态行为,以期为食品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陈朝杰  王俊灵  陈文静  胡艺帆  余宇 《包装工程》2022,43(22):114-124, 168
目的 通过构建防护辅助一体化夜间照护系统来解决现有居家照护服务中的高龄老人夜间照护难的问题。方法 采用一日追踪法、入户访谈法进行深入调研,对居家高龄老人居家活动特征、夜间行为习惯和现有家庭照护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筛查夜间活动风险因素,采用案例分析法探查国内外现有夜间照护实践案例,明确高龄老人居家夜间照护的服务缺口。结论 从持续照护理念出发,在ERG需求理论的指导下,探查居家高龄老人在夜间场景下,关于健康照料、防护辅助、精神慰藉三个维度下的多层次需求,提出针对老人“起夜”场景下的居家照护服务策略,并输出辅助居家高龄老人独立自理的夜间照护系统的设计实践,为实现原居安老提供新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发展心理视野下学前儿童家具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曾山  关惠元 《包装工程》2018,39(4):141-145
目的将学前儿童生理、认知、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与具体物理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对发展心理视野下的学前儿童家具的设计心理学理论体系加以梳理和构建。方法分析儿童"发展"的内涵与系统性要求,梳理学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结构。结论指出了学前儿童家具5个方面的特殊性。在学前儿童家具领域,发展心理、学前教育和环境心理构成了设计心理学3个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分别加以论证。提出了发展心理视野下的设计心理学研究新思路,认为这一思路有助于在设计开展的前期,对设计的定位、目标功能的界定与描述、创意的发现等问题,在宏观层面为儿童家具设计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