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像去模糊是图像处理中的基本问题,在成像系统中,引起图像退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噪声的影响,就是引起图像降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成像系统的散焦,成像设备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成像器材的固有缺陷或外部干扰等过程中成像产生模糊。主要针对图像恢复中的模糊情况,利用倒频谱把模糊信息和原图像信息分离出来,从而可以估计出模糊图像的模糊尺度。并对估计值进行仿真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快速CCD位移探测的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可以对被任意形式的运动所造成的退化图像进行恢复的方法,给出了理论推导,并建立了一套实现系统.解决了以前的恢复方法存在的只能恢复特定运动形式(如匀速直线运动)的模糊图像的局限性问题.在主CCD曝光的同时,利用低分辨力的黑白快速CCD获得多帧图像,根据这些图像序列来计算位移,然后求得相对运动的瞬时速度,根据理论分析,点扩展函数和瞬时速度有着对应的关系,进而计算出模糊过程的点扩散函数(PSF),并用来RL迭代法来恢复模糊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恢复方法对任意运动形式造成的模糊,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6.
基于局部运动模糊图像的测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静止背景中运动的目标对所拍摄图像造成的局部运动模糊,建立了运动速度与图像上运动模糊尺度、目标距离以及曝光时间等相机参数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局部运动模糊点扩展函数的参数辨识算法.目标运动方向信息由傅里叶频谱和Radon变换得到.当运动模糊方向调整为水平后,经图像分割,改造的Prewitt算子进行边缘检测,二值图像与边缘图像对应区域上各行进行自相关三个步骤,运动尺度由统计信息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目标速度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形体较为复杂目标的局部运动模糊参数辨识具有良好的效果,实验测得的运动速度与实际平均速度的误差都在7%以内,有利于自动完成,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根据数码相机的摄像原理,通过前后帧图像中物体位置的变化。修正因物体的运动和数码相机扫描时间差造成的图像失真。利用Fourier变换修正后的结果,对于运动物体特征的提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微视觉的微机电系统(MEMS)动态测试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形小波变换亚像素检测技术提取MEMS运动轨迹算法.该算法结合电耦合器件(CCD)成像机理,利用图像的分形参数进行随机分形插值对图像边缘进行重建,通过小波变换实现重建后图像亚像素精度的边缘检测.在连续光照明条件下,对MEMS平面微运动模糊图像进行检测处理,提取和分析了MEMS运动轨迹.将该方法和在频闪条件下测得的MEMS器件的平面微运动幅值的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和讨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方法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其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02像素.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成象的物理模型,提出用逐点迭代模糊图象复原法,对形成模糊图象的卷积方程直接求解,实现原物的复原。利用此方法,进行了模拟的模糊图象的复原。 相似文献
13.
14.
15.
像移和采样共同作用下的TDICCD探测器像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D探测器的像元尺寸一般来说是光学系统弥散斑的几倍,因此以CCD探测器为接收器的光学成像系统在理论上可以近似看作是空间移不变系统。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研究在空间移变条件下的TDICCD遥感相机的影像分辨力和像质问题,结果是:在目标条带宽度一定时,像元尺寸为a,像移量为a/3,a/2,a,MTF分别下降为0.918,0.876,0.753;当MTF基本相等时,像移量为a/3,a/2,a,条带宽度为36,38,44。通过模拟,认识到在像移大于a/3时,Angle=0和Angle≠0的肘阡相差小于1%;并在像移量大于a/3的条件下得到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像元尺寸、像移量、分辨力、MTF的一个简洁函数。 相似文献
16.
17.
在研究图像编解码理论和计算图像相似性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图像编码技术的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通过在网络上传输经过编码的参照图像和相似性参数约定,达到图像通信保密的目的,保障了需要传输的图像在网络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