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轮毂齿轮毛坯的模锻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被引次数:3
|
|
|
|
|
杨继璋 孙建军 王薇 令淑萍《金属成形工艺》,2012年第3期
|
|
通过对高轮轮毂齿轮的结构进行分析,制定出该锻件锻造成形的工艺流程,阐述了模锻工步、型腔的设计及模锻操作方法,实现了在3150t热模锻压力机上锻造生产。
|
2.
|
2A14铝合金等温模锻成型技术
|
|
|
|
|
陈利华 毕泗元 王延龙 王长顺 王思涛 刘彬 陈超《新技术新工艺》,2013年第6期
|
|
采用2A14铝合金等温模锻成型轮毂,研究模具设计、材料规格、锻造温度和热处理等工艺参数对合金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并与普通锻造的力学性能及组织进行了对比。2A14铝合金等温锻造态下的组织比普通锻造的组织明显细化,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采用该工艺锻造出的轮毂,具有尺寸精度高、工艺稳定、成型快速、材料利用率高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具有极高的工程价值和发展前景。
|
3.
|
合锻智能两项重点产品引关注
|
|
|
|
|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1年第1期
|
|
正(1)合锻12500t镁合金轮毂全自动锻造液压机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2020年11月,合锻智能研制的镁合金轮毂全自动锻造生产线配备了一台125MN模锻液压机、自动上下料系统和模具自动喷淋系统,实现全自动生产。该生产在一台液压机中实现镁合金轮毂的一次性锻造成形,具有工艺先进、生产工艺流程短、可靠性高等优点。
|
4.
|
前轴轴端锻模设计
|
|
|
|
|
李志广《模具工业》,1997年第6期
|
|
介绍了前轴轴端锻件的锻造工艺及锻模设计,说明了锻模拔长模膛的设计形式及参数设计是影响整体锻模设计成败的关键
|
5.
|
壁薄筋高叉形类锻件锻造工艺
|
|
|
|
|
任立强《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4年第39卷第2期
|
|
通过对壁薄筋高叉形锻件——马蹄铁工艺特点分析,设计了采用空气锤胎模锻制坯与热模锻压力机模锻成形相结合的联合锻造的工艺方案及其模具。对类似模锻件的生产工艺编制及锻模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6.
|
汽车齿轮轴闭塞式模锻成形工艺研究与试验
|
|
|
|
|
周淑娟《锻压技术》,2022年第5期
|
|
针对传统锻造工艺或铸造工艺生产汽车齿轮轴时效率低、质量差、寿命短的问题,根据工艺要求及齿轮轴的特征,提出了两种模锻成形工艺,即小飞边模锻成形工艺和闭塞式模锻成形工艺。通过刚塑性有限元法,利用Deform-3D软件对齿轮轴的两种模锻成形工艺进行了仿真,综合分析了材料填充规律、应力分布规律、成形力和合模力的变化规律及齿轮轴锻件的成形质量。结果显示:两种模锻成形工艺均能成形齿轮轴锻件,但是采用闭塞式模锻成形工艺获得的齿轮轴锻件的质量更好,同时也更利于模具寿命的延长。最后,通过闭塞模锻试验进行了验证,获得的齿轮轴锻件各部位均填充饱满,满足设计要求。
|
7.
|
对厚轮毂、薄轮辐、厚轮缘大型圆盘类锻件的锤上模锻工艺研究
|
|
|
|
|
桂成良 朱铁柱《机械产品与科技》,2002年第1期
|
|
阐述了厚轮毂、薄轮辐、厚轮缘类大型模锻件相对于铸造件的优越性,介绍此类零件锤上模锻的工艺及模具设计,预锻模具及锻模具在较难成型处的成型方式和模具匹配问题,利用Pro/E解决模具匹配问题的方法,解决各类锻造缺陷的主要对策。
|
8.
|
四.少无切削经验
|
|
|
|
|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70年第18期
|
|
齿轮的精密锻造工业技术资料70年第28号借阅号:6.64/149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这本小册子把齿轮的精密锻造经验整理汇总后进行了介绍,一.精密锻造的发展和应用,二.齿轮的精密锻造,三.T-234差速器行星齿轮的精密锻造工艺,四.精锻模的设计、制造与使用,五.齿轮精密锻造的设备以及经济效果等。
|
9.
|
热锻件冷锻工艺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次数:3
|
|
|
|
|
洪慎章 曾振鹏《模具技术》,1999年第3期
|
|
叙述了冷锻工艺的方法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冷锻设备,例举了典型的法兰轴套,齿轮,凸缘轮毂及长轴零件的冷锻工艺,阐述了用冷锻工艺代替热模锻的优点。
|
10.
|
齿轮锻造模具设计
|
|
|
|
|
韦耀民《机械工人(热加工)》,2001年第10期
|
|
在锻造图1所示的齿轮毛坯时,通常采用空气锤上胎模锻造,因此锻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 图2所示为我车间生产的齿轮毛坯的锻模装配形式。
|
11.
|
基于FEM的热锻模磨损分析与寿命预测
|
|
|
|
|
汪学阳 王华君 王华昌 李亚敏 汪小凯《润滑与密封》,2008年第33卷第5期
|
|
锻模磨损是热锻模失效的主要形式,对热锻模的磨损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了基于磨损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轮毂热模锻成形过程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实现了成形过程的仿真,得到了模具应力分布和模具磨损分布,预测了成形所需的载荷力;根据热锻模具在工作时的模膛磨损分布趋势,对热锻模型腔表面的关键部位的磨损进行观察,并对热锻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模拟与磨损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预测热锻模寿命,与实际使用状况相符,可以为实际的热锻模具设计及锻造生产提供参考.
|
12.
|
单拐曲轴全流线联合锻造方式浅谈 被引次数:4
|
|
|
|
|
程里《锻压技术》,2006年第31卷第1期
|
|
联合锻造方式作为一种锻造工艺设计思想,对产品单一,产量极高的锻造生产有非常大的实际指导作用。通过单拐曲轴全流线的自由(胎模)锻、自由锻放坯模锻锤成形及联合锻造方式的3种成形方式的对比分析,介绍了的联合锻造方式的特点及其操作方式。
|
13.
|
直齿锥齿轮精锻模具设计
|
|
|
|
|
戴广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28卷第3期
|
|
直齿锥齿轮精密模锻是一种先进的模锻工艺,为设计加工出精度高、寿命长的直齿锥齿轮精锻模具,针对其结构特点,提出了模膛设计加工的要素和电极齿轮的修正参数及制造精锻模齿形模的工艺,可为其设计应用时参考.
|
14.
|
大圆锥齿轮锻件半闭式模锻工艺研究
|
|
|
|
|
张发廷 赵慧颖《热加工工艺》,2010年第39卷第15期
|
|
针对16000kN摩擦压力机上开式模锻大圆锥齿轮锻件时出现锻件打不靠、充不满的问题,合理设计锻造工艺及模具,采用自由锻制坯、半闭式模锻成型的工艺,解决了生产该锻件时设备载荷能力不足的问题,获得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优于开式模锻的锻件,同时也降低了材料消耗.
|
15.
|
锻造·冲压·钣金篇
|
|
|
|
|
王建宏《机械工人(热加工)》,2014年第13期
|
|
正本期锻造/冲压/钣金篇安排了锻造、冲压、模锻三个栏目的最新行业技术文章。主要涉及锻造设备与工艺及锻造加热节能、热模锻技术与锻模设计,金属冲压相关工艺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的技术文章,以便行业参考。
|
16.
|
基于QFORM的铝合金轮毂锻造模拟分析
|
|
|
|
|
杨金岭 杨玉坤《锻造与冲压》,2013年第7期
|
|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戴卡)在国内率先引进全自动化锻造铝合金轮毂生产线.该生产线将传统的锻造工艺与现代先进成形设备完美结合,能够高效生产高强度、高质量的锻造铝合金轮毂。中信戴卡应用复合锻造工艺,采用轴向闭模轧锻技术,通过正压力及斜向旋辊轧压力同时作用的方式制出最初毛坯形状.再锻造出筋及凸凹形,然后旋压成形。
|
17.
|
开闩板成形工艺和锻模设计 被引次数:1
|
|
|
|
|
王刚 李志广 谢华 刘建华《模具制造》,2011年第8期
|
|
以开闩板锻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锻造的工艺性,改善了模锻工艺,优化了锻模设计结构,提高了锻件质量、锻造效率和锻模使用寿命。
|
18.
|
柴油机连杆体毛坯的辊锻工艺及模具设计
|
|
|
|
|
张玉英 陈荣彪《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9年第44卷第3期
|
|
通过对连杆体进行工艺分析,提出了连杆锻造工艺方案.介绍了辊锻模、预(终)锻模的设计及工艺试验情况,叙述了连杆锻造生产的设备慨况.
|
19.
|
齿轮模锻分模面确定的特殊性原则
|
|
|
|
|
安海林 李志广 倪琳 安文忠《模具制造》,2013年第13卷第4期
|
|
在齿轮模锻分模面确定时,应在坚持通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尤其要坚持特殊性原则;坚持齿轮模锻分模面确定的特殊性原则可达到改善模锻工艺性、提高了锻件质量、锻造效率和锻模使用寿命以及降低锻模和锻件成本等效果.
|
20.
|
典型精锻模设计实例:第一讲 精锻模设计基础(1)
|
|
|
|
|
王以华 吕景林 姜剑敏 张海英 王永华 张晖 林健 吴振清《机械工人(热加工)》,2008年第5期
|
|
节能降耗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锻件的精密化就是节能、节材、降耗的最好方法之一。本刊从2008年第5期开始,将以技术讲座的形式刊登由王以华教授主编《典型锻模设计实例》一书中“第3章精密塑性成形模具设计”系列文章。将分别介绍精锻模锻件图的制定及模具设计要点、精密模锻的方法(包括精压、复合模锻、无飞边模锻、闭式锻造及闭塞锻造等)及精密锻模设计实例“(包括典型齿轮、轴、镁合金上机匣与铝合金叶轮等)。本文浓缩了作者多年宝贵的从业经验,读者阅后可以参照相关内容进行精锻模的设计。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