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佳 《中国科技博览》2014,(17):151-151
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等教育的不足。但随着这项改革的深入推广,全国出现了的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解决这些学生的就学问题,目前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资助政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都有了一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国际经验。本文对英美等国家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此给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成本投入从主依靠政府的投资,逐渐转变为现在由学生家庭和个人进行成本补偿,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针对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需我们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因此,我们有必对其进行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3.
国外包装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高升 《中国包装》2000,20(1):63-65
首先介绍了国外包装高等教育概况,然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韩国及澳大利亚的包装高等教育开展的情况,并由此对我国包装教育提出了几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颇具特色,采取的双元体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对中国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比较,并探究澳大利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包常喜  石晶瑜  白喜文 《硅谷》2010,(6):151-151,178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在社会各界关注下,不断完善,促进了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但在资助政策、贫困生认定、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比例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尝试着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的意见,为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献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总量的增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数量占了相当的比例。做为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学生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贫困生的资助方式、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文琴 《中国科技博览》2013,(37):516-517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不再是原来由国家全包下来的免费教育,个人需要承担部分学费。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了国家负担,但也大大增加了贫困家庭的负担,从而产生了贫困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应将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认定、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更新、资助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实施之后,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失去了就学机会或选择中途辍学,背离了敦育公平,而学生资助制度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但是,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资助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本文探讨如何完善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制度,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能够带来科技创新的有效提升和经济社会的高质发展。本文在揭示高等教育经济功能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高等教育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以及通过科技创新间接影响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首先,高等教育带来了显著的“改革红利”,即高等教育制度的良性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的提升进而共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其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模式至少在经济领域是有效的,因为其规模的扩张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后,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更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继续深化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在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发挥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以来,普通高等教育一再扩招,2001年开始相继取消对考生的年龄、婚否等的限制,加之一些成人高校,包括部分普通高校,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造成成人教育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这对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2007年下半年,教育部宣布取消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脱产成人高等教育,实行脱产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轨。本文在当前情况下,对这一改革措施进行了粗略的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