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钼酸盐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1)--应用类型及处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谟银 《材料保护》2000,33(10):45-47
在铬酸盐处理的使用受到限制时,可用钼酸盐来替代铬盐,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金属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直接浸渍、阴极处理、活化处理与更活泼金属连接等都能形成不同颜色的率膜,其典型的颜色是黑色和彩虹色的干扰色膜。但由于钼酸盐的氧化性较低,在成膜过程中不能修补表面原有的裂缝,加上低价钼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稳定性低于铬的氧化物,因此,不加保护的转化膜的防护性和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周谟银 《材料保护》2000,33(11):52-55
叙述钼酸盐在锌(镀锌钢板)、铝及合金上形成转化膜的防护和涂装性能,用一般浸渍方法得到的钼酸盐转化膜防护性能比较差,而且防护性能随不同的处理方法而异,特别在铝及合金上。对钼酸盐转化膜涂装性能的并不多,但试验结果表明,镀锌钢板上的钼酸盐转化蓦有明显地提高涂装性能。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表面钼酸盐转化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钼酸盐毒性低,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可代替有毒的铬酸盐用于镁合金表面的耐蚀处理。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了钼酸盐转化工艺中的Na2MoO4.2H2O浓度、NaH2PO4.2H2O浓度、pH值、成膜温度和时间,考察了压铸AZ91D镁合金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得钼酸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NSS)等手段研究了转化膜的组成和形貌。结果显示:钼酸盐转化膜主要由Mg,A l,Mo,P和O等元素构成,膜层较为平整、均匀、致密,并存在一些不规则的微裂纹;钼酸盐转化膜有效地提高了AZ91D镁合金的耐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步骤简单、能耗小等优点,形成的硅烷膜缺陷少、结合力强、耐蚀性能好,具有与铬钝化膜相当的抗腐蚀性。但是单一的硅烷膜一旦受到机械损伤,就会失去对金属基体应有的保护。主要从稀土、钼酸盐、氟钛(锆)酸盐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的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不同金属稀土对硅烷化处理技术的改性研究,并对稀土-硅烷膜的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硅烷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热镀锌钢板钼酸盐/硅烷复合膜层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镀锌钢板铬酸盐钝化膜耐蚀性好,但有污染,而钼酸盐转化膜防腐蚀性能又与膜厚相关,目前无法获得连续的厚膜,因而其防腐蚀性能往往不佳.对热镀锌钢板钼酸盐转化后再浸涂一层硅烷膜,获得了钼酸盐/硅烷复合膜.AES分析表明:膜层为双层结构,最外层基本上是由C,O,Si组成的硅烷膜,内层则为钼酸盐转化膜,膜厚约为350~400nm;硅烷膜/钼酸盐转化膜/锌基体的化学成分形成了连续的梯度变化,膜与基体结合良好.中性盐雾试验(NSS)、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研究表明,复合膜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均明显增强,腐蚀保护效率显著提高,发挥了单一钼酸盐转化膜和单一硅烷膜腐蚀保护的协同效应,电化学阻抗值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是替代传统铬酸盐钝化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失重法与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u—Zn及BeCoCu铜合金表面BTA钼酸盐-锰酸盐的化学复合转化膜。首先,在不同的BTA钼酸盐-锰酸盐钝化剂里生成Cu—Zn及BeCoCu转化膜,然后进行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测定,得到一系列电化学参数。将成膜的Cu—Zn及BeCoCu浸在人造海水中观察,用失重法分别测试在5%HCl、5%NaOH、10%NaOH溶液中腐蚀速率及缓蚀率。结果表明,此方法处理工艺简单、成膜速度快。Cu—Zn及BeCoCu合金的BTA钼酸盐-锰酸盐的化学复合转化膜提高了耐蚀性能,有效地抑制了Q-Zn及BeCoCu合金的腐蚀。失重法与电化学方法同时都表明,BeCoCu合金具有更高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稀土转化膜钼酸盐后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鋆磊  唐聿明  左禹 《材料保护》2006,39(11):27-28
开发出一种耐蚀性优良的铝合金表面富铈稀土转化膜化学成膜工艺,研究了通过钼酸盐溶液处理进一步提高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后处理工艺,具体工艺参数为:10g/L钼酸钠,温度50℃,时间30 min;通过电化学测试、中性盐雾试验和EDS能谱分析对转化工艺及后处理工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转化膜的耐蚀性能,转化膜耐中性盐雾试验时间可达到500h.这可能是由铈盐在水溶液中的"自封闭"特征和钼酸盐的缓蚀性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表面无铬导电转化膜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酸盐转化工艺严重污染环境,应用受限,新开发的常用转化技术的耐蚀、导电性不及铬酸盐,而且也未投入工业应用.以钼酸盐为主要成膜氧化剂,在溶液中添加氟化钠等成分,利用浸溃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了金黄色的钼酸盐导电转化膜.采用点滴法评价了转化膜的耐蚀性,借助四点测电阻法测试了膜层的导电性能,导电转化膜表面电阻约为3 mΩ·cm.通过化学导电转化膜形成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探讨了化学成膜机理.结果表明:钼酸铵、氟化钠含量,溶液pH值、温度、处理时间等对转化膜的外观、性能影响明显.本工艺所制备的转化膜其耐蚀性、导电性基本符合工业应用要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B30铜镍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植酸浓度和钼酸盐浓度对B30铜镍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在3.5%NaCl溶液中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酸转化膜的缓蚀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但浸泡时间超过12 h后植酸转化膜表面出现龟裂,破坏了转化膜表面覆盖的完整性,缓蚀率降低。植酸转化膜的缓蚀率随植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植酸浓度超过10 mmol/L时,植酸转化膜微观形貌疏松多孔,缓蚀率随植酸转化膜致密性的下降而降低。向植酸溶液中添加钼酸钠后转化膜的缓蚀率随着钼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钼酸钠浓度超过50 mg/L时,转化膜的缓蚀率开始降低。因此,不同浸泡时间和植酸浓度会对B30铜镍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完整性和致密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耐蚀性。通过钼酸盐与植酸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植酸转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镁合金表面化学转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刚  刘渝萍  陈昌国 《材料导报》2007,21(Z2):324-327
较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镁合金的化学转化处理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铬酸盐转化膜、磷酸盐/锰酸、高锰酸盐转化膜、稀土金属盐转化膜、氟锆酸盐转化膜、有机化合物转化膜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对化学转化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