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张小辉康青  徐守彬 《功能材料》2007,38(A08):2978-2980
实验研究了纤维体积掺量相同情况下,4种不同纤维长度的钢纤维混凝土电磁屏蔽性能,并对其屏蔽规律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纤维长度对钢纤维混凝土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机理。当纤维体积掺量为2A%,纤维长度为18或12mm时,钢纤维混凝土电磁屏蔽效能在0-3~1000MHz频带内达到20dB以上。其中掺入长度为18mm钢纤维时,在0.3MHz最高达到65dB,掺入长度为6mm钢纤维时,在1.0GHz最高达到41dB。  相似文献   

2.
钢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总结和归纳了这些研究成果,分析了钢纤维的形状、几何尺寸和掺量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今后钢纤维混凝土研究及应用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今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镀铜钢纤维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导率,而废弃陶瓷粉具有内养护作用和低碳属性。在镀铜钢纤维分散良好的情况下,两者的协同作用易在混凝土基体中形成良好且化学稳定的增强、增韧和导电网络。采用均匀筛入法分散镀铜钢纤维,制备了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并研究了其压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镀铜钢纤维掺量、不同加载幅值和不同加载速率下,镀铜钢纤维均可提高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压敏性能,2.50%(体积分数)的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电阻率变化率和应力/应变灵敏度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升了650.0%、614.3%和1 223.0%。相比纤维掺量和加载速率,加载幅值对压敏性能的影响最大。且由力-电模型表明,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循环荷载的电阻率变化率和应力/应变之间均服从指数函数关系,拟合度均在0.90以上。因此,通过测试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电阻率即可实现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应变监测。  相似文献   

4.
钢纤维混凝土厚承台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成30个缩尺模型为1∶5的二桩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承台试件的试验研究中,通过改变混凝土强度、钢纤维体积率、承台有效厚度、配筋量及配筋方式,观察和记录了不同条件下桩承台裂缝的开展与分布,承台底部中点挠度、侧边混凝土应变和底部受拉钢筋应变,并系统地分析了影响钢纤维混凝土二桩厚承台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钢纤维混凝土二桩承台的抗冲切、抗剪及配筋计算提供了试验基础,并为《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提供了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81根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研究,本文提供了分析结果.主要研究的材料是钢纤维及不同的纤维含量,混凝土.主要研究的参数是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弯强度,尤其是裂缝出现后对混凝土梁的弯曲能量的增强作用.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供了静力学计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抗压本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是由聚合物混凝土基体和钢纤维共同组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的力学行为不仅依赖于聚合物混凝土基体的行为,而且与钢纤维的掺量、分散特征以及钢纤维的几何尺寸有关,本文将基于损伤力学原理研究在不同纤维掺量下的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全程压力-应变曲线及其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钢管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卢亦焱  李杉 《工程力学》2011,(9):115-121
为了研究钢纤维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7根钢管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短柱和3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根据试验中测得的钢管横向应变和纵向应变结果,采用内力分解法分析了钢管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钢纤维对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横向变形影响较大,掺入钢纤维能有效...  相似文献   

8.
低周反复荷载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延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6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压弯性能试验,研究了轴压比、钢纤维含量特征值、箍筋含量特征值、剪跨比和纵向配筋等因素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对改善高强混凝土柱的脆性破坏性质并提高其延性具有明显效果,但钢纤维和箍筋对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提高作用机理不同,不能采用钢纤维等量(体积率相同)取代箍筋的方法使高强混凝土柱获得等同的延性性能。提出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冲击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改变纤维掺量,依照ACl544.2R的纤维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试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纤维掺量从0-25kg/m3变化时,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冲击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强,但超过25kg/m3后其冲击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工程爆破》2022,(3):5-8
采用封闭爆炸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钢纤维含量的混凝土爆压成型的空腔大小与钢纤维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空腔大小与钢纤维的含量有关;钢纤维的方向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取决于与装药的距离及钢纤维的含量。钢纤维混凝土作为同步爆炸成型地下空间的衬砌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张焱  陆春华  许仲梓 《材料导报》2005,19(11):31-34
随着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纤维功能化的发展成为现代纤维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功能纤维的特殊功能及其分类,着重介绍了光吸收型、光屏蔽型、光致变色型、光传输型等几种典型的光学功能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光学功能纤维材料复合化、功能复合化及功能与性能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型光学纤维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勇胜  陈文  徐庆 《材料导报》2000,14(10):64-65
介绍了各类新型光学纤维即红外光学纤维、聚合物光学纤维、液芯光学纤维、激光光学纤维及传感光学纤维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季敏霞  王成国 《材料导报》2007,21(5):111-114
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是影响其强度和断裂行为的重要因素.PAN纤维、预氧化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最终碳纤维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阐述了PAN纤维和预氧化纤维的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结构模型,以期为制备高性能碳纤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部分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 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 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夹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纤实现了分布式传感,灵敏度可达6 cm;基于边缘滤波器开发了光纤光栅解调仪,波长分辨力可达1.2pm,扫描速率超过200kHz;采用全光纤OCT技术实现了牙齿模型的二维、三维扫描;实现了光纤陀螺光纤环的温度、振动等动态特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粘胶基碳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丙烯腈(PAN)纤维、沥青纤维和粘胶纤维(RF)是目前生产碳纤维(CF)的三大原料体系。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粘胶基碳纤维(R·CF)由五、六十年代鼎盛期转向目前的萎缩期。但是,由于R·CF具有固有的结构特征和独特的性能,至今仍在碳纤维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会被完全淘汰出局。本文主要论述由粘胶纤维转化为碳纤维的机理,并介绍了粘胶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及其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红外空芯传能光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外空芯光纤的分类、材料与结构、传输原理和应用,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抗疲劳、耐腐蚀和可设计性等优点,已成为航空应用的理想材料。综述了日本东丽公司和美国赫氏公司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路线,介绍了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研发进展,并对其发展路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现状,给出了国产碳纤维发展建议,以期为国产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imple and novel method to maximize on-axis coupling efficiency to radially symmetric fibers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ra free space optical element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inserting a segment of step-index multimode fiber (MMF), cleaved to a particular length, between the input fiber and the output fiber (OF). The MMF segment modifies the input field to match the guided modes in the OF. Using this technique we show that, by inserting an appropriate length MMF segment, it is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o obtain a coupling coefficient as high as ?0.8 dB between a single mode fiber and a graded index ring-shaped fiber and ?0.32 dB for a multi-shell fiber. Ou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the ring fiber.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展望我国的碳纤维工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研制碳纤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并初步建成工业雏型 ,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至今仍处于中试放大阶段。其首要原因是PAN原丝质量没有真正过关 ,工程化开发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甚少。此外 ,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导致与国外先进水平约有 1 5年左右的差距。在世纪之交展望我国的碳纤维工业喜忧参半 ,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几类吸附功能纤维,包括活性碳纤维、离子交换纤维、螯合纤维和氧化还原功能纤维等的研究进展。这类新型的高效吸附分离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或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显示出高的吸附容量、快的吸附或脱附速度和一定的吸附选择性;可制成束、纸、布、毡及无纺布等多种形式;某些吸附功能纤维还具有氧化还原能力。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吸附分离功能纤维的制备、吸附特征研究的进展以及它们在饮用水净化、环境治理、资源回收、化学工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