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动式主动吸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制了一种电磁式主动吸振器,并将之与被动双层隔振系统的结合形成组合减振装置,针对船舶柴油机的振动特点,开发了基于MLMS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及模拟柴油机要机台架减振效果振,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复杂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一种电磁式主动吸振器,研制了一种组合减振装置。针对柴油机振动的特点,开发了基于递归自适应算法(RLMS)的自适应控制器,并在模拟柴油机台架进行了减振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对低频复杂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递归自适应算法的主动吸振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一种电磁式主动吸振器 ,研制了一种组合式减振装置。针对柴油机振动的特点 ,开发了基于递归自适应算法 (RLMS)的自适应控制器 ,并在模拟柴油机台架进行了减振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低频复杂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主动电磁式动力吸振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孙志卓  王全娟  王付山 《振动与冲击》2006,25(3):198-200,201
在传统的动力调谐吸振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动力学和电磁学的研究,得到了一个刚度可控的电磁弹簧,具体地讨论了该电磁弹簧的形成原理,以此电磁弹簧为核心元件,研究了一种固有频率可在线调整的主动电磁式动力吸振器。通过对设计实例进行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船舶管道振动主动吸振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船舶管道的振动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频域自适应算法的电磁式主动吸振技术。在模拟管道台架上对此项技术减振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同时包括基频及其谐频在内的多个频率振动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具有快速自适应能力的动力吸振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采用分段线性动力吸振器的振动半主动控制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采样后,再对采样信号作谱分析,胡控制系统存在时滞,不能跟踪外激励的快速变化。本文介绍一种基于Lyapunov稳定性设计的可调增益自适应控制策略。数值仿真表明,这种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令人满意的减振效果,且仍然保持与原策略相同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7.
惯性吸振器在主动控制领域成为一个热点。其利用电磁效应产生输出力来主动控制目标物体振动,具有响应快,输出力不太大的特点,适用于轻薄材料的振动控制。实际应用中物体振动具有多源特点以及振动分布范围大,需要多个惯性吸振器同时作用产生面体范围内的控制效果,本试验中四个惯性吸振器布放于平板实施分布式控制,控制频率范围为20 Hz~120 Hz覆盖了平板的前二阶共振频率。惯性吸振器采用速度反馈控制算法对目标点的振动实施控制,速度反馈意味着主动阻尼效果,共振峰位置处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自适应固有频率可调节动力吸振器,它有识别瞬间的调节并修改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结果使机床无颤振动削能力得到增加,强迫振动的有效值平均减少50%。  相似文献   

9.
颗粒阻尼吸振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动力吸振器的工作原理,将颗粒阻尼器弹性支承于主结构上组成颗粒阻尼吸振器。颗粒阻尼吸振器旨在解决两个问题:(1)为传统动力吸振器提供较大阻尼抑制共振峰而不影响其吸振性能;(2)微小振动加速度(小于1g)或振动惯性力无法克服颗粒间的静摩擦力时传统颗粒阻尼器的失效问题。对安装了颗粒阻尼吸振器的悬臂梁结构进行了动力学特性试验,与同等条件下刚性支承颗粒阻尼器以及传统动力吸振器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吸振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很好地弥补了颗粒阻尼在微振动环境下的不足。此外,颗粒阻尼吸振器的阻尼仅取决于吸振器质量的加速度,与主从质量之间的相对速度无关,故大阻尼对其吸振性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传统的无阻尼动力吸振器进行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0.
简彬  马洪业  王珂  严博 《振动与冲击》2023,(6):188-195+247
提出两种非线性电磁吸振器:准零刚度主结构耦合非线性RLC(relay logic circuit)电路;准零刚度主结构耦合线性RLC电路。推导得到非线性机电耦合系数。建立起两种吸振器的振动控制模型。基于谐波平衡法,推导并分别得到两种吸振器位移传递率的解析表达式。利用雅可比矩阵判断解析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主结构无外接电路的条件下,两种吸振器可分别提高64%和77%的吸振性能;前者在低频吸振方面更具优势;前者在电阻较小时会引发特定频率内的准周期振动;二者均存在最优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轴系扭振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轴系扭振主动控制的多种形式,构造了以内燃机转速为参考输入的频域状态观测器,导出了满足控制目标最优的必要条件及相应的控制律,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控制扭振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内燃机曲轴轴系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优良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动力吸振器对飞轮振动的抑制效果,采用多变量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得到阻尼系统的吸振器最优参数,运用回归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的数学表达式。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最优吸振器设计的合理性和检验吸振器的减振性能。分析表明,最优吸振器能够降低飞轮的振动响应,采用遗传算法能够高效的计算最优参数,仿真和实验验证吸振器对飞轮振动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江波  强宝民 《包装工程》2017,38(17):112-117
目的研究圆柱壳减振装置在货物包装中的振动特性。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圆柱壳减振装置的材料属性进行精确建模,使用模态分析方法得到圆柱壳减振装置在径向、横向和周向的模态振型云图,以及所对应的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减振装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货物重力对减振装置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随着材料弹性模量和货物重力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结合具体实例将减振装置在无重力挤压下的最低自振频率由原先的11.25 Hz提高到19.51 Hz,在重力挤压下由19.51 Hz提高到31.24 Hz,避免了共振的发生。结论通过改变减振装置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有效避开外部激励源的谐振载荷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14.
研究动力吸振器对飞轮振动的抑制效果,采用多变量多变异位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调谐频率比和吸振器阻尼比,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阻尼系统最优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研究表达式的精度。仿真分析表明,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能够高效计算最优参数,且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参数表达式;在飞轮模拟振源激励下,最优吸振器明显降低主结构垂直方向的振动响应,且在其他两个方向也有一定的减振作用。参数分析的方法为卫星飞轮振动控制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起重机系统电机变速过程引发的振动问题,应用单个动力减振器进行控制。建立一个实际系统的简化振动模型,基于振动测试数据估计参数。采用准稳态的分析方法,设计、计算和预测动力减振器控制效果。实际应用表明,恰当选择附加阻尼动力减振器的参数,在电机的变速范围可以有效地将振动幅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动力吸振器在动力总成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轻型客车动力总成振动过大的问题,对其进行了试验测试与局部结构模态分析。分析得到,发动机激励与动力总成的托臂及其悬置组成的刚体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引起了系统共振;同时,探讨了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阻尼式动力吸振器,并将其应用于该车动力总成中。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吸振器能够有效地控制动力总成的振动。理论分析及试验方法对同类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被动吸振器在整车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被动吸振器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被动阻尼式动力吸振器DVA(Dynamic Vi-bmtion Absorber),并将其应用于某国产皮卡上.经仿真、优化和实车实验证明,该阻尼吸振器能够有效地解决该车存在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基于压电陶瓷传感器和作动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更优越的算法,改进了传统的速度负反馈控制算法。设计一种控制电路来实现这种算法,并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效果仿真。以梁为例对该控制系统进行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