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渗法是指采用外电场加速带电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迁移,常用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对电渗法在研究氯离子渗透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钢筋阻锈剂评价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各种电渗法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设计、材料缺陷、施工管理、维护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抗渗混凝土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明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雨利  荆浩  张海波  朱建平 《材料导报》2014,28(22):124-127,143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将石蜡按水泥质量比例的0%、2%、4%、6%以外掺的方式掺入到混凝土中,研究了石蜡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石蜡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大,当石蜡掺量为4%时较好;在掺量不大于4%时,混凝土7d、28d抗压强度有小幅减小;石蜡使混凝土的吸水率和相对渗透系数均减小,当石蜡掺量大于4%时,可使二者的减小幅度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0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石材,在水工、地下及其他建筑工程中,要求混凝土构筑物具有特殊性能、抗渗性能。混凝土抗渗仪主要用于硬化后混凝土抗渗标号的测定试验,在建筑领域应用极为普遍。但对其检定,还未出台相应的国家检定规程。目前,国内计量检定部门大都结合建筑行业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相关要求,对混凝土抗渗仪主要开展四个项目的检测:1)混凝土抗渗仪压力和控制部分指标的检定;2)混凝土抗渗仪供压管道的密封性指标测试;3)混凝土抗渗仪试模尺寸指标的检测;4)混凝土抗渗仪绝缘电阻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抗渗混凝土又叫防水混凝土,指在压力水作用下不发生抗渗的混凝七。本文对抗渗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和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粗、细合成纤维,不同纤维体积率掺量的合成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冻性能与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合成纤维混凝土抗冻性与抗渗性的有关数据,有助于加强对合成纤维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为能找到一种相对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材料应用于桥梁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建筑工程的迅猛发展和混凝土的大量应用,混凝土渗透问题逐步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不仅影响着工程的顺利施工,还可能对后期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于正式施工之前,准确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必不可少。本文即在不同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渗水法及其他方法如何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具体效果,以期促进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技术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极易产生的开裂渗漏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砌块建筑防裂抗渗技术措旌,包括建筑结构的模数协调与排块设计,芯柱、水平构件以及加强节点设计,控制缝设计,墙体抗渗措施以及设备与电气的相关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阐述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及其防渗混凝土对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提出防水混凝土在薄弱环节的防渗漏措施及其它施工及养护等方面的防渗漏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以渗水法手段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为基础进行研究,以不同的密封材料作为试验对比,以找出合理的封闭材料配方,保证试验结果不受密封材料原因造成边缘透水影响判断混凝土抗渗性能。同时,讨论其它方法检测混凝土渗透性能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脉冲电化学腐蚀法,以n型单晶硅为衬底制备多孔硅(n—PS),通过扫描电镜(SEM)、室温500—700nm范围内荧光光谱,系统研究腐蚀时间、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n-PS的结构形貌和可见光区室温光致发光特性(PL)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直流电化学腐蚀方法,脉冲腐蚀能获得孔径分布均匀且发光强度更高的多孔硅;随腐蚀时间、占空比和脉冲频率等腐蚀条件的变化,其发光峰位及发光强度均有明显改变;当等效腐蚀时间为30min、占空比为0.5、脉冲频率为10Hz时,制备的n—PS的PL强度较高,发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自制的碳纳米管阵列为原料,经过研磨、灼烧纯化得到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采用纳秒脉冲激光(波长355 nm),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网印刷法制备的MWCNTs薄膜进行照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结果表明,进行相互垂直的双向扫描照射的效果明显好于单向扫描照射的效果,即由前者得到的MWCNTs的网状结构的立体感更明显,单位面积的MWCNTs端点更多;随着脉冲激光能量密度的逐渐增加,突出于表面的MWCNTs端点逐渐增多,以MWCNTs为主的网状分布的轮廓逐渐清晰;脉冲激光重复频率的增加,也有利于改善MWCNTs薄膜表面的形貌.经过脉冲激光能量51.0μJ(1.03 W)、频率20 kHz的脉冲激光照射后,得到以MWCNTs为主的、立体感显著、比较稀疏的网状分布结构,且单位面积的MWCNTs端点数目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采用合适的混合工质代替纯质氦以提高脉管制冷机在80K温区制冷量的新构思。概述了国外在制冷循环,天然气液化及J-T节流制冷中应用混合制冷剂从而提高了系统热力学效率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对混合物低温制冷物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一步论证了混合工质应用于脉管制冷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芦线jj公路桥大跨度钢管拱的特点,在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水胶比调整、胶凝体系优化、外加剂改进、掺适量膨胀剂等几方面技术的相互结合,采用优选骨料,配制超长工作性、微膨胀、高早强的自密实混凝土。经检测,钢管自密实混凝土在6小时内保持有良好的工作性,7天强度在C50的80%以上,14天限制膨胀率为1.6×10-4,28天限制收缩率为2.0×10-4,具有微膨胀的性能,满足施工及设计要求,在大芦线桥梁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国内冷库发展状况,文中分别对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及冷库中无梁楼盖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冷库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的建议,并结合实际冷库设计经验给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脉冲电镀Ni-P合金工艺及镀层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慧  陈小华  易斌  曾斌  曾雄  刘云泉 《材料保护》2012,45(3):41-43,51,1
采用脉冲电镀法通过改变平均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制备了Ni-P合金镀层,利用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螺旋测微仪测试了镀层的沉积速度,并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测量考察了镀层的耐蚀性能,以获得最佳的脉冲电镀参数。结果表明:平均电流密度为3A/dm^2、脉宽ton为2ms时,镀层沉积速率较好;占空比为1:5时镀层表面晶粒细化效果较好,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果蔬在冷藏期间的水分耗散是影响其贮藏品质和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CFD分析方法,探讨了果蔬的四种堆放方式对冷库内空气区平均速度、各区域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及果蔬冷藏期间水分耗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降低货物区的温度,减少果蔬冷藏期间的水分耗散,垂直间距形堆放是最佳的堆放方式。  相似文献   

18.
Ni-SiC脉冲电镀工艺对SiC共沉积量及镀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电镀法制备了Ni-SiC复合镀层,考察了镀液中SiC质量浓度、脉冲平均电流密度、镀液pH值对复合镀层中SiC共沉积量及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工艺参数的改变影响镀层中SiC的共沉积量以及复合镀层的耐磨性.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SiC共沉积量高、微粒弥散较均匀的耐磨复合镀层.复合镀层的抗磨性能不仅与硬质微粒的共沉积量有关,而且与微粒在镀层中分布的均匀性有很大关系,在共沉积量相同的情况下,微粒的分散性越好,镀层的抗磨损性能就越好.  相似文献   

19.
新型多孔介质局部含湿量测试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吉田  归柯庭 《计量学报》1997,18(2):111-115
采用针型电容测湿传感器和单片微处理机技术研制成一种新型多孔介质局部含湿量测试仪。本文论述该测试仪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硬、软件结构及其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可望满足多孔介质局部含湿量测量的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对目前建筑墙体湿传递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夏热冬暖地区墙体湿传递引发的建筑结构、室内热舒适性以及空气品质和能耗问题,并针对该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