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粉体流动性及喷流性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以Carr指数法为理论基础研发的、唯一符合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的细川综合测粉仪器——粉体流动性-喷流性测量仪的最新型号PT-X型,采用3种粒度不同的日本工业标准(JIS)试验用粉体,综合分析评价该仪器自动测量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并将其发展应用于纳米复合颗粒的物性评价,探讨该测量法在生产与研发中的实用价值。结果表明,通过改进Carr指数法测粉仪器的自动化水平,可以提高粉体流动性及喷流性的测量精度与再现性,并能将其应用在纳米粉体的物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卡尔指数法在评价煤粉粉体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卡尔指数原理为理论基础 ,使用MT - 10 0 0型多功能粉体物性测定仪 ,成功测定了 3种煤粉材料的粉体流动特性和喷流性特性 ,并结合该测定结果 ,探讨了煤粉加工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炉矿渣微细粉的粉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球磨机磨制了比表面积为211~930 m~2/kg的矿渣微细粉体,并对其粉体特性进行了研究,所测性能包括:自然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安息角、粉体单面剪切和粉体的受压应力-应变性能,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学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矿渣粉体是一种具有粘聚性的库仑粉体,其内摩擦系数和可压缩性高于一般的无机粉体在矿渣粉磨生产线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对矿渣粉磨时的粉体解聚、料仓的防拱和容量计算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分散剂(A15)、粘结剂(PVA)及固相含量等流变学因素对Ti-Co-B4C复合粉体喷雾造粒粉体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15的加入,增大了浆料zeta电位的绝对值,能够有效的分散浆料.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浆料的粘度随着A15的添加先增大再减小,过低A15的添加起不到分散浆料的目的,而过量添加A15会提高浆料的pH值,对浆料的稳定性和喷雾造粒粉末成型不利;在一定的剪切速率下,浆料的粘度随着PVA的添加先增大再减小然后又增大,过低PVA的添加会降低喷雾造粒粉末的流动性,而PVA的过量添加导致浆料的粘度出现失稳状态,影响浆料的流动性.相反,在一定的剪切速率下,浆料的粘度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过低的固相含量不利于浆料的稳定性和喷雾造粒粉末的成型性,过高的固相含量有害于浆料的流动性和喷雾造粒的顺利进行.但是所有复合粉体的浆料都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有利于其喷雾造粒.综合分析得出:当固相含量为浆料质量的35%,A15和PVA为固相粉末质量的0.5%和2.5%时,浆料具有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所获喷雾造粒粉末为球形或近似球形,具有较高的松装密度和良好的流动性,满足后续反应喷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性能是确定输送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粉料气力输送技术的实现要以对粉料的性能研究为基础.文中对影响气力输送的粉体基本性能及其相关参数做了较全面分析.其中粒子尺寸、粒径分布、形状是影响粉料是否可适用于浓相气力输送的关键参数.其它特性都与这3种特性相关联。介绍了几种应用广泛的粉料气力输送特性分组方法.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性能是确定输送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粉料气力输送技术的实现要以对粉料的性能研究为基础。文中对影响气力输送的粉体基本性能及其相关参数做了较全面分析,其中粒子尺寸、粒径分布、形状是影响粉料是否可适用于浓相气力输送的关键参数,其它特性都与这3种特性相关联。介绍了几种应用广泛的粉料气力输送特性分组方法,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粉体流动性的静力学及动力学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粉体气力分级设备的分级性能,研究螺旋喂料和振动喂料2种不同喂料方式对气力分级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速摄像机对不同喂料方式下粉体下落运动(喂料)进行图像采集,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图像观察法和引入喂料时连续时刻粉体面积分布变异系数分析喂料方式对粉体分散性的影响;通过碳酸钙粉体分级实验方法探讨喂料方式对分级性能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螺旋喂料,振动喂料有利于粉体解团,提升粉体喂料时的均匀性和分散性;相较于螺旋喂料方式,振动喂料有助于提升气力分级机的分级性能,尤其在较高的喂料速度下,分级性能提升效果显著,喂料速度为18 kg/h时,分级精度提升185%,旁路值减小75%,“鱼钩效应”峰值点高度降低29%;粒径小于10μm的超细颗粒在粗粉中占比从螺旋喂料时的11.4%减小到振动喂料时的4.4%,粗粉中细粉占比大幅减小,粗细颗粒分离效果得到改善。【结论】螺旋喂料不适合输运黏性较强、流动性较差的粉体,如碳酸钙;振动喂料可改善粉体材料的喂料均匀性和分散程度,有利于提高气力分级机分级性能。  相似文献   

9.
兽药粉体在生产和加工中其黏滞力或凝聚力的影响会导致摩擦生电。本文论述了影响兽药粉体粒子间黏滞的因素如粒子大小、表面粗糙度、物化特性、环境因素、外力等。  相似文献   

10.
以粒径为4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复合相,丁基橡胶为基体相,利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粉体含量为85%、厚度为150和200μm的复合薄膜。采用LYYL-500N高档型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对薄膜试样进行连续加载/卸载实验(速度分别为0.1,0.5和1.0mm/min),用TH2816LCR数字电桥测试频率1和50kHz下薄膜的阻抗Z值。研究了加载/卸载速度、测试频率、薄膜厚度和环境温度对FeCuNbSiB粉体/丁基橡胶力敏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薄膜在v=0.1mm/min时,其重复性最好,在加载过程中,应力灵敏度|k|值随着应力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卸载过程中,|k|值随着应力的逐渐减小而增大。在1kHz测试频率下复合薄膜的力敏灵敏度高于50kHz。相同测试条件下,厚度为200μm的复合薄膜的力敏灵敏性略优于150μm的。在39.5~8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薄膜的灵敏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粉粒体三次物性的分析与测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综述了粉粒体几种主要三次物性的分析测量方法 ,包括粉粒体流动性、流化特性、喷流性和流变性 ,总结了这些测量方法的共同特点 ,并对粉粒体基础研究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工业生产的BaTiO3粉体为基础原料,探讨不同预处理条件及Sr、Y元素掺量对BaTiO3陶瓷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Sr、Y元素可促进BaTiO3晶体向四方相转变;用乙醇作球磨介质处理粉体并在900℃预烧,可促进陶瓷的致密烧结和晶粒细化;掺杂摩尔分数为1.0%的Sr,可使居里温度降低2℃,室温相对介电常数提高到2 400以上;掺杂Y元素可使陶瓷的居里温度升高,并显著提高陶瓷的介电常数,Y元素掺量为0.3%(摩尔分数)时,室温相对介电常数达到21 00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Y2O3含量不同的两种Y-TZP纳米粉体;采用不同压力下冷等静压成形制备素坯;研究Y2O3含量、素坯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Y-TZP陶瓷体密度、组织结构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Zn2+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以提高其光电转化性能,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2+离子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诱导产生光电流法对掺杂二氧化钛的物相、形貌、光吸收性能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Zn2+掺杂有利于锐钛矿的结晶,掺杂二氧化钛较纯二氧化钛的紫外吸收边红移了约10nm,当Zn2+掺杂量为Ti物质的量的1%时光电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CoSO_4·7H_2O、NaH_2PO_2 H_2O等为原料,在[Co~(2+)]=0.30 mol/L,[Co~(2+)]:[NaH_2PO_2·H_2O]=1:8(摩尔比),pH=9.8,T=90℃,[Co~(2+)]:[Na_3Cit]=2:1(摩尔比),DBS用量为0.5%(质量分数)的条件下,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了金属钴超细粉体。采用XRD、SEM对其相成分、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波导法,对超细钴粉的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在8.2~12.4GHz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钴超细粉体的粒径在0.5~1.0μm左右,呈片状和圆球状。所制备金属钴粉的介电损耗值较小,在0左右波动,其磁损耗在1.3左右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nS∶Mn荧光粉,讨论了锰掺杂量对硫化锌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合成的ZnS∶Mn荧光粉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S∶Mn荧光粉的平均粒径为13.5nm,在波长340nm~200nm处有强吸收,Mn离子浓度在所研究范围内,锰掺杂量对硫化锌的晶型、结晶度、粒径无影响,但对其能级结构影响显著,且随着Mn离子掺杂量的增加,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掺杂量为5%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一种镀铜的聚酯微米级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热台光学显微镜对其表面成分和形貌进行了研究,该粉体在25℃~300℃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将镀铜聚酯微粉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导电胶,其导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硬脂酸包覆处理的镀铜聚酯粉体抗氧化性好,添加质量分数为50%的硬脂酸处理镀铜聚酯微粉制备的导电胶体积电阻率为1.6×10-3Ω.cm,在25℃~120℃之内其体积电阻率变化在20%以下,是一种较好的常温导电填料。  相似文献   

18.
化学合成瓷料对ZnO压敏电阻的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法掺杂合成的粉料制成压敏电阻并作了电性能检测,发现其有高的电位梯度(290 ̄500V/mm);在进行8/20μs模拟雷电冲击时发现其单位体积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能量,并有较小的V1m4变化率;用电子探针观测了其微观结构,发现其有均匀细小的晶粒晶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