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轿车车身结构噪声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轿车车身设计中,运用有限元法来进行结构优化以严格控制噪声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以某型SUV车为例,建立车身及乘坐室声腔的有限元模型,并与刚度实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频率响应分析得到车内噪声等级以及噪声的频率分布特性。以车内噪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函数,车身质量为约束条件,通过车身壁板贡献度分析确定优化设计变量,进行车身关键零件的优化改进,使白车身内两个峰值噪声分别降低了5.1dB和3.6dB,为今后开展轿车车身噪声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某款面包车车身在一定的工况下振动明显较大,致使车辆的舒适性能明显下降。通过试验模态与仿真模态对比分析,验证几何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声学仿真软件对面包车白车身进行声学灵敏度分析,通过左悬置点、右悬置点以及后悬置点的不同方向的激励获得响应点的声压信号。结果表明:不同的激励点对面包车的响应点的声压的影响不同;不同方向的激励也影响面包车响应点的声压;该款面包车由于在36 Hz以及111 Hz频率段与面包车车身顶盖的局部模态振动共振,导致车内噪声突然增大。为面包车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6.
随着箱梁结构在高速铁路中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结构振动和噪声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32m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高架轨道箱梁结构声学计算模型,该模型利用一1/10缩尺模型的仿真与实测结果验证,再通过建立高速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作用箱梁结构上的作用力,并以此作为荷载边界条件施加于箱梁有限元模型上,计算箱梁结构的振动响应。最后,将箱梁结构振动响应作为声学边界条件,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支座刚度对箱梁结构声辐射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刚度支座条件下,梁体声功率辐射影响主要集中在1~48Hz,支座刚度越大,声功率辐射值及峰值越小。箱梁最大声压级主要集中在1~20Hz;各场点声压级变化与声功率变化趋势较为接近;三种支座在相同场点的声压级变化趋势较为接近,但支座刚度越大,声压级越小;在同一场点,支座刚度越大,声压级峰值越小。在48~100Hz内,支座刚度值对梁体的声功率辐射及场点声压级大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NOPD技术设计了一种复合多层板,按照四边固定薄板结构的模态振型,对不同的NOPD填充形式,进行声学实验,来评价不同填充形式在降低板类结构声辐射方面的效果,分析了该类板结构声振耦合的关系并验证了NOPD技术对声辐射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轿车车内异常噪声现象,通过道路试验进行了噪声源识别,发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异常噪声的主要来源.因此,采用共振消声的原理,设计了合适的共振腔,降低了低频噪声成分,并采用阻尼降噪技术,对空气滤清气的支架进行了处理,降低了高频噪声成分.从而使车内的异常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声音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对实车的声模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获得了车内空腔的声学共鸣频率和模态形状;提出了利用LMSTest_lab对轿车车内空腔声学模态进行测试的试验方法,为车内空腔的低频噪声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测技术与原子力显微技术相结合,构成原子力声显微镜(AFAM),能够实现样品内部纳米结构的测量,并分析如局域弹性模量、刚度等力学性能.本文在传统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AFAM,利用AFM轻敲模式下的微悬臂梁振动激励信号来驱动样品背面的压电超声换能器,并利用轻敲模式控制系统中的锁相环检测经过样品后由探针收集的振动信号,形成振幅及相位图像.这种AFAM方法不需外接信号发生器、锁相放大器及相关控制电路,从而避免AFM内、外部的仪器及控制电路的不同步而引起的AFAM振幅/相位与形貌图像间的偏移.此外,还分析了形貌结构对AFAM振幅图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AFAM亚表面成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轮轨表面粗糙度为激励,利用车辆-轨道多刚体耦合振动模型计算轮轨作用力.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轮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以轮轨作用力为激励进行轮对的振动频响分析.以振动响应分析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利用边界元理论建立轮对边界元声学分析模型,对轮对振动声学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公认的模型和软件的计算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本文做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统计能量分析在汽车车内噪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用于汽车车内高频噪声分析的整车SEA模型,介绍了工程设计中车身子系统SEA模型和整车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应用,最后以分析实例说明了统计能量分析在汽车车内噪声性能设计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从低噪声电站的主要噪声源的发电机组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的控制需要出发,对低噪声电站的大板车厢和骨架车厢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从材料选用、降噪、重量、性能、技术经济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降噪性能的初步分析、对比和探讨,提出了新的思路,介绍了低噪声电站的降噪的主要措施,对低噪声电站的设计研究、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对高层建筑锅炉房噪声的治理,噪声源进行测试和频谱分析,寻找主要传播途径,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高层住宅噪声以建筑结构和管道的固体传声及振动为主,在治理中以减振隔振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车内噪声预测与面板声学贡献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面板声学贡献度分析是汽车NVH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识别各面板对车内场点的贡献度对于控制车内噪声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有限元结合边界元的方法,建立三维车辆乘坐室声固耦合模型,使用ANSYS软件计算出乘坐室在20-200Hz频率的声固耦合振动特性后,采用LMS Virtual.lab软件预测了驾驶员左、右耳的声压响应。并通过各壁板对驾驶员右耳声压的面板贡献度分析,得出了各壁板对驾驶员右耳总声压的贡献度,为降低车内某点噪声进行结构修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结构修改,有效降低了车内某点噪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