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锡武  欧阳仲春 《工程力学》2000,3(A03):492-497
本文采用大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结构筋村(条带式,双向垂直条带式和网)的加筋土的应力应就关系,分析了影响加筋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因素,把三种加筋土的应力应就曲线与素土的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筋材结构对其复合体应力变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三种加筋土的邓肯一张模型参数,其成果对加筋土结构的应力应变分析计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SMA长纤维增强弹塑性基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作者建立的SMA本构模型出发,推导出增量型的SMA本构关系;借助于细观力学的方法,推导出了新的长纤维SMA复合材料的增量型细观本构模型;应用此模型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出了一些定量的结论,尤其是计算了复合材料中各相的残余应力的变化,这对智能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考虑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和长径比两个主要因素,通过直接拉伸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轴心受拉破坏形态、应力-应变全曲线、受拉荷载变形性能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单轴受拉破坏呈明显的塑性特征,玄武岩纤维显著增强了混凝土在轴心受拉荷载作用下的韧性;与普通混凝土(NC)相比,随着玄武岩纤维增强因子的提高,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点和断裂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基于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提出关于纤维体积分数和长径比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可供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和工程设计参考。对比分析拉压比、折压比和单轴拉伸破坏断裂能3种韧性指标,发现断裂能可以准确评价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BFRC)受拉韧性,BFRC韧性较NC最大提升率为43.0%。  相似文献   

4.
张婷  黄炜  戎翀 《材料导报》2015,29(22):150-155
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和Lemaitre等效应变假定原理,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对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该模型参数,通过试验曲线和模型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拟合较好。基于考虑中间主应力、拉压性能影响的适用于任何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双剪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纤维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从单轴到双轴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NiTi形状记忆合金纤维拔出中的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NiTi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拔出的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在恒温状态下, 考虑纤维和基体间的界面摩擦力, 分别用两种本构理论, 即Tanaka 的指数模型和C. Liang 的余弦模型, 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在变轴力作用下的拉伸问题。推导了形状记忆合金纤维拔出量的表达式, 并给出数值计算结果。由指数模型和余弦模型得到的结果非常吻合, 证明了这种理论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纤维应变率相关的统计本构模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经典的纤维强度统计理论,并在某些假设的基础土,建立了纤维的应变率相关的统计本构模型及其对应的本构方程.由该模型得到了利用纤维束冲击拉伸试验确定单丝应变率相关的统计本构方程中力学参量的原理和方法.在应变率为10-4~103 l/S范围内,用玻璃纤维束的拉仲试验检验该模型和确定本构方程参量的方法.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假设和有关理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玻纤在应变率为10-4~1.1×102 l/S范围内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注塑件的纤维分布,运用Mori-Tanaka复合材料性能均质化理论模型,采用耦合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长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弹性、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材料本构对翘曲变形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主要纤维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弹性、弹塑性材料本构的翘曲变形形状均为穹顶结构,但弹...  相似文献   

8.
复杂应力路径下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粉土着重研究复杂应力路径下,土的应力 ̄应变 ̄体变特性。提出考虑土的应变软化、剪胀(剪缩)性和应力路径影响的非线性弹性模型。通过试验成果验证,分析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在变轴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东艳  金明  兑关锁  李璟 《工程力学》2007,24(7):174-183
对形状记忆合金纤维拔出的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和简化。以一维的Liang-Rogers本构模型和Tanaka给出的指数型马氏体含量关系为基础,给定界面摩擦力的取值范围,并考虑其对纤维的作用,给出了恒温条件下加载和卸载过程中脱胶区纤维的伸长量与外载荷、摩擦力的关系式,及相关的系列曲线图,得到了界面摩擦力对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力学特性的一些影响。由于余弦和指数模型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该文的变轴力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碾压混凝土坝的等效连续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变形等效的基本原理,导出了一个等效连续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碾压混凝土层间真实应力的估算式,为复杂成层结构的应力分析提供了一条系统的简化计算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板壳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荣 《工程力学》2004,21(1):9-14
提出了板壳非线性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下列几个新的本构关系:塑性应变向量增量与总应变向量增量的新关系,热塑性应变向量增量与总应变向量增量及温度应变向量增量的新关系,粘塑性应变向量增量与总应变向量增量的新关系,热粘塑性应变向量增量与总应变向量增量及温度应变向量增量的新关系.这些关系分别称为弹塑性应变增量理论、热弹塑性应变增量理论、弹粘塑性应变增量理论及热弹粘塑性应变增量理论,避开了屈服曲面、加载曲面、流动法则及复杂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其次建立了非线性样条无网格法,这种方法是以新的本构关系、几何非线性理论、变分原理、广义变分原理、加权残数法及样条离散化为基础建立的,避免了经典本构关系及有限元法带来的巨大困难及缺陷,不仅计算简便,而且精度高,收敛速度很快.建立了板壳非线性分析的统一格式,对板壳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及双重非线性分析都适用.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塑性分析的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红胜  熊辉 《工程力学》2004,21(5):161-165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塑性分析的新的双曲面本构关系模型,可有效地考虑加载历史的影响,对于非比例加载有良好的适用性,可用于钢结构在复杂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分析,在分析中不会引起数值计算中的困难。计算实例证明,该模型是精确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隔震层恢复力模型为折线型的层间剪切动力方程,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反应。通过多种方法比较,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把结构特性和外部激励分开进行精细积分的增维分块精细积分法,避免了每一步迭代过程中的指数矩阵精细积分求解,在保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考虑地震作用特点后,增维分块精细积分法的计算效率有所提高。因此,增维分块积分法在计算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上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作者推导的一新的主要用于混凝土梁配筋计算的无量纲通用图表法,该图表法的"新"和"通用"分别在于推导时没有用传统的"等效矩形应力"换算以及一表可适用于不同钢筋级别和不同混凝土等级(C15―C50)的配筋计算。该法扩展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运用范围,至今只用到了混凝土的极限应变。该法计算过程简便,求得配筋后,无须再验算受压区高度,同时还可用于弯压或弯拉构件的配筋计算。计算结果中除了含有计算钢筋面积所需的内力臂系数外,还有混凝土受压区边缘应变、受拉和受压钢筋应变、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等,结果直观和一目了然,并为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提供了一新的更为精确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东  董石麟 《工程力学》2000,17(6):14-19,5
本文提出了相对刚度参数及其衍生参数的概念,它们可以揭示和反映杆系结构全过程跟踪分析中结构刚度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两个参数的特性,文中提出了确定自动荷载增量参数的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稳定分析中全过程跟踪技术中的疑难问题。文中通过实例来说明相对刚度参数的确定和应用,表明本文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区域分解法来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圆锥壳-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特性。首先将组合壳体的位移边界与固定边界分开,将其分解为圆柱壳、圆锥壳子结构;为能获取组合壳体的高阶振动特性,进一步将圆柱壳、圆锥壳子结构分解为自由的圆柱壳段和圆锥壳段。采用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法将各壳段分区界面上的位移和转角协调方程引入到组合壳体的势能泛函中,使组合壳体的振动分析问题,归结为在满足分区界面位移和转角协调条件下的无约束泛函变分问题。圆柱壳段和圆锥壳段位移变量的周向和轴向分量分别采用Fourier级数和Chebyshev多项式展开。算例表明:区域分解法计算出的不同边界条件下组合壳体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结果与有限元软件ANSYS结果非常吻合;该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收敛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解决动力接触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在强夯法中求解接触面动应力问题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作者首次提出了采用单位脉冲荷载法来解决动力接触问题,并编制了三维有限元程序进行动力计算。相对于其他的解决方法,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胡启平  卢明 《工程力学》2007,24(Z1):150-153
在结构连续化假定的基础上,将内筒和外筒视为铁摩辛柯梁,同时考虑内筒和外筒的剪切与弯曲变形,建立了筒中筒结构协同分析的哈密顿对偶体系,导出了相应的状态空间方程,其系统矩阵具有辛矩阵的特性,可用精细积分法求该体系的高精度数值解。提出了一套分析筒中筒结构协同工作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筒中筒结构进行协同计算,计算简捷明了,编制的计算程序能应用于这类结构的初步分析,为结构方案的确定和结构设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超  吕震宙 《工程力学》2016,33(2):25-33
为合理度量随机输入变量分布参数的模糊性对输出性能统计特征的影响,提出了模糊分布参数的全局灵敏度效应指标,并研究了指标的高效求解方法。首先,分析了不确定性从模糊分布参数至模型输出响应统计特征的传递机理,以输出性能期望响应为例,利用输出均值的无条件隶属函数与给定模糊分布参数取值条件下的隶属函数的平均差异来度量模糊分布参数的影响,建立了模糊分布参数的全局灵敏度效应指标。其次,为减少所提指标的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了扩展蒙特卡罗模拟法(EMCS)来估算输入变量分布参数与模型输出响应统计特征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对算例的计算,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牛忠荣 《工程力学》1992,9(1):60-64
文中采用插值矩阵法讨论了圆形贮液池的力学分析过程,此方法易于程序化且计算量小,有利于钢筋砼圆形贮液池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