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吴磊  应华根  吴进明  罗伟  严密 《材料工程》2006,(Z1):202-206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Ni-Co-P三元合金镀层以改善NdFeB磁体的耐腐蚀性能.优化了镀液配方以及施镀工艺,研究了镀液pH值和金属离子配比([Co2 ]/[Ni2 Co2 ])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测量了NdFeB基体和不同镀层在3.5%(质量分数,下同)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随镀液pH值增加,沉积速度提高,镀层中Co含量升高,Ni含量和P含量逐渐降低;随镀液中Co2 比例增加,沉积速度下降,镀层中Co含量升高,Ni和P含量降低.化学镀Ni-Co-P合金后的NdFeB磁体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当镀液金属离子配比[Co2 ]/[Ni2 Co2 ]=0.3时,镀层耐腐蚀性能最好,且优于相同施镀条件下所得到的Ni-P镀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Co对Ni—P/Al2O3合金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方法对样品的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高温烧结对样件进行了硬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当Co含量为5.0%时,样件Al含量减少幅度不大,且P、Ni含量分别增加至11.46%和53.91%。热处理对镀层硬度性能测定,在8000C时,其硬度为822HV。  相似文献   

3.
Zn^2+和CO^2+对汽车件无镍常温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Ni2 污染环境,汽车磷化向无Ni或低Ni方向发展,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Zn2 ,Co2 浓度对常温低锌汽车磷化膜性能的影响,对磷化液中添加不同量Co2 所形成的磷化膜做了对比试验.证实Co2 能细化磷化膜的晶粒形态,同时使磷化膜晶粒由片状向柱状转变;耐碱蚀试验表明,当Co2 从0.084g/L增加到0.420g/L时,在碱液中15min后的失重量从1.07g/m2下降到了0.60g/m2,这表明磷化液中Co2 的加入能提高磷化膜耐碱性,有利于提高随后的电泳涂膜的附着力(均达到1级)和耐冲击性能.试验证明,在汽车常温磷化中采用Co2 取代Ni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化学镀液中金属离子Co2+与(Co2++Ni2+)的摩尔浓度比获得了不同的Ni-Co-P合金化学镀层。研究了钴的引入对Ni-Co-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及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与(Co2++Ni2+)摩尔浓度比的增加,镀层的沉积速率不断下降,镀层中P含量逐渐减小,镀层表面的胞状组织由大到小;镀层硬度随Co2+与(Co2++Ni2+)摩尔浓度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Co2+与(Co2++Ni2+)摩尔浓度比为0.4时,硬度最大达554.12HV,镀层具有优良的耐硫酸腐蚀性能,Co2+与(Co2++Ni2+)摩尔浓度比为0.6时,镀层耐蚀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NiAl(Co)-TiC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原位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能球磨机分别对四种成分的Ni50-Al50-x-Cox 10%(体积分数,下同)TiC (x=5,10,20)和Ni50-Al45-Co5 20%TiC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得到原位内生TiC弥散强化的NiAl(Co)纳米复合粉末.结果表明,球磨Ni50-Al45-Co5-10%TiC粉末过程中,爆炸反应机制生成NiAl(Co)和TiC化合物,其中NiAl(Co)化合物晶粒仅为10nm左右,TiC晶粒为35~50nm.但当TiC含量增加到20%时,其爆炸反应起始时间延后20min.同时随着Co含量增加,Ni50-Al40-Co10-10%TiC粉末的机械合金化的产物仍为NiAl(Co)和TiC,但NiAl(Co)化合物的生成机制转变为扩散反应机制.进一步增加Co含量(20%,原子分数)则导致了γ-Ni(Al,Co,Ti,C)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反应机制仍为互扩散反应.  相似文献   

6.
余慧茹  李则河  王海波  蔡伟 《功能材料》2006,37(12):1876-1878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系统研究了Co含量对Ni56Fe17Ga27-xCox合金组织结构和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铸态Ni56Fe17Ga27-xCox合金显微组织由马氏体和γ相两相组成,γ相随Co含量增加而增多, Ni56Fe17Ga21Co6合金中γ相的体积百分含量达到70%.马氏体相为单斜6M结构.试验合金冷却和加热过程中发生一步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相变温度(Ms、As)随Co含量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显微技术、DSC、VSM方法,研究了Cu含量x(x=3,5,8)对Co41Ni33Al26合金马氏体相变和Curie点的影响.结果发现在x≤5%范围内,Co41Ni33-xAl26Cux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与x的关系成直线变化,x每增加1%,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约44K;其Curie点随x增加而缓慢下降,x每增加1%,Curie点约降低3.6K.与L10马氏体结构的Co41Ni33-xAl26Cux(x=0,3,5)合金相比,具有B2结构的Co41Ni25Al26Cu8合金易磁化,并且饱和磁化强度低.  相似文献   

8.
18Ni系马氏体时效钢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及尖端科技等多个领域,18Ni300作为金属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中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的专用马氏体时效钢,已获得广泛关注。18Ni300中不同元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对18Ni300的元素成分测定尤为关键。该文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马氏体时效钢18Ni300粉体中Ni、Co、Mo、Ti、Al含量的新方法,克服现有国标检测的不足。采用盐酸和硝酸进行试样消解,避免氢氟酸对仪器的腐蚀与污染,同时匹配酸度和基体含量,减少测试过程中的基体效应,采用内标法对待测元素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0%~11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CaO-Al2O3-SiO2系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制备黑色装饰微晶玻璃,使用Fe2O3、Ni2O3、Co2O3等着色剂,研究了其对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的颜色、烧结和晶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合理的着色剂种类、含量以及热处理制度,并利用XRD与SEM等技术研究了黑色装饰微晶玻璃的结构.研究表明:以Fe2O3、Co2O3组合和Fe2O3、Co2O3、Ni2O3的组合都可制得黑色系列玻璃与花纹清晰的黑色微晶玻璃;100g玻璃配合料中,较合理的着色剂用量为:Fe2O33~5g,Co2O30.15~0.25 g,Ni2O30.2~0.4 g.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由于其优良的电容特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Co(OH)_2和Ni(OH)_2是研究的热点。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Co(OH)_2/Ni(OH)_2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沉积产物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以及电化学阻抗谱对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可以制备出不同摩尔比的Co(OH)_2/Ni(OH)_2复合材料,电极材料为纳米花状结构,而这种结构大幅增加了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随着沉积溶液中Co(NO_3)_2或Ni(NO_3)_2含量的增加,Co(OH)_2/Ni(OH)_2电极材料的放电时间与比电容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当沉积溶液中Ni(NO_3)_2∶Co(NO_3)_2=1∶1时,所沉积的Co(OH)_2/Ni(OH)_2复合材料的放电时间最长、比电容值最大,可达到841.15 F/g。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可溶性的聚(苯胺-邻六氟羟基苯胺)(PAH)的共聚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氟谱(19F-NM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光谱(UV)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邻六氟羟基苯胺(HAFIP)成功导入了共聚物主链中,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介于6.51×10~4与9.04×10~4之间。HAFIP的存在抑制了共聚物的醌式结构n→π*跃迁,随着共聚物中邻六氟羟基苯胺(HAFIP)摩尔分数的增大,共聚物形貌逐渐由纳米纤维向纳米颗粒变换。与聚苯胺难于溶解于一般有机溶剂不同的是,当邻六氟羟基苯胺(HAFIP)的摩尔分数超过0.5时,共聚物可以完全溶解于四氢呋喃、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表明HAFIP的导入,可以大幅改善聚苯胺的溶解性能,从而扩展聚苯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_2MgSi_2O_7:Eu~(2+),Rs~(3+) (R~(3+)=Ce~(3+),Y~(3+))系列荧光粉.结果表明,少量稀土离子的掺入没有改变晶体的物相结构.在Ca_2MgSi_2o_7:Euz~(2+)荧光粉中,Ce~(3+)和y~(3+)的掺入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较大,且与掺杂元素、掺杂量相关.当掺杂Ce~(3+)和Y~(3+)的量分别为0.007mol和0.05mol时,所得荧光粉在532nm处的发光强度分别是未掺杂时的127%和117%.结果表明,在Ca_2MgSi_2O_7中Ce~(3+)与Eu~(2+)存在能量传递,Ce~(3+)的加入显著敏化了Eu~(2+)的发光,导致荧光强度的进一步提高;Y~(3+)的掺杂可以使荧光粉的粒径减小,并导致基质中的电荷缺陷而敏化Eu~(2+)发光,从而使荧光强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电化学沉积太阳电池用CuInSe2(CIS)和Cu(In,Ga)Sez(CIGS)薄膜的研究和发展;对CIS和CIGS预制层的电化学沉积路线,包括一步沉积、分步沉积和特种电沉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综述了电沉积预制层的后处理,包括退火、化学处理和PVD调整成分的研究状况.回顾了基于电化学沉积的CIS和CIGS太阳电池研究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目前实验室和产业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四个N-(邻硝基苯基)-N'-(甲氧基羰基)硫脲(H_2omt)(1)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Cd(Homt)_2 (bpy)(2)、Zn(Homt)_2(phen)(3)、[Cu (H_2om't)_2Cl]_2}(4)的~1H、~(13)CNMR谱,归属了它们的所有谱线,对于它们的化学位移与配位行为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5.
双噁唑啉化合物对PBT的增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双(2-唑啉)和双(2-唑啉基)苯作扩链剂,用焙融挤出的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扩链,考察扩链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PBT的特性粘度及端羧基含量(CV)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2,2'-双(2-唑啉)作扩链剂时,PBT的特性粘度[η]从0.799提高到0.926dL/g,CV降至5eq/10 ̄6g以下;当用双(2- 唑啉基)苯作扩链剂,[η]从0.763增至0.925dL/g,CV降至10eq/10 ̄6g以下,达到了较满意的扩链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均匀沉淀法,以尿素为沉淀剂,在聚四氟乙烯低温反应釜中160℃水热,在较低的煅烧温度下制备了亚微米级长余辉发光材料Sr0.97Al2O4∶Eu0.01,Dy0.02。XRD结果表明,在1000℃煅烧4h能得到单相的SrAl2O4∶Eu,Dy,SEM测试显示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为球状形貌,粒径大小约为200~500nm,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SrAl2O4∶Eu2+,Dy3+的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强,其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60nm,发射光谱峰值位于513nm,SrAl2O4∶Eu2+,Dy3+在1100℃煅烧后的余辉衰减时间比1000℃煅烧后显著提高,其热释光谱峰值在80~90℃。  相似文献   

17.
化学活化烟气灰的活性评价及火山灰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州武进烟气灰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激发剂三乙醇胺和复合型激发剂FAA对其进行活性激发,分析化学活化烟气灰的火山灰效应,结果表明,激发剂可明显提高烟气灰的活性,其中三乙醇胺不但具有明显的早强作用,对体系后期强度的发展也有一定贡献.采用Ca(OH)2剩余量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评定烟气灰的活性,结果表明,激发剂的引入可显著降低活性评定体系中的Ca(OH)2剩余量,其中在三乙醇胺激发下,Ca(0H)2剩余量较少;在激发剂的作用下,活性评定体系中的Ca(OH)2峰值明显下降,烟气灰对Ca(0H)2的消耗明显增加,其中在三乙醇胺作用下体系中的Ca(OH)2峰值较低,表明三乙醇胺对烟气灰的激发效果较FAA好.  相似文献   

18.
Ni(OH)2晶型构造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Ni(OH)2微粒。基于Ni(OH)2的结构特征,考察了阴离子、氨浓度、反应陈化时间对Ni(OH)2的结构控制规律,并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对此进行解释,认为通过改变反应休 理论化学条件来改变有关生长长基元及其维度、连接方式是控制粉体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钛酸异丙酯(Ti(OPri)4)、锆酸正丁酯(Zr(OC4H9)4)为无机前驱物原料,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SMA)为偶联剂,通过原位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透明的纳米TiO2-ZrO2/Poly(MMA-co-MSMA)复合材料。通过红外(FTIR)、紫外(UV)、椭圆偏振光谱仪、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仪(TGA)等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折射率显著提高,随着TiO2-ZrO2无机氧化物含量的增加,633 nm处折射率从1.491升高到1.579。随着无机组分的增加,紫外吸收增强,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粒径增大,从20~30nm增加到80~90 nm,但复合材料块体始终保持透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800℃最高残炭率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达7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偶氮二异丁基盐酸脒(AMPMDHC)为引发剂,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性PMMA微球,合成粒径为500nm的单分散PMMA微球的聚合条件是:MMA/H2O=20:100(m1),温度为70℃,AMPMDHC用量为0.06g,反应时间为1.5h.实验结果表明:(1)引发剂用量越多,PMMA微球粒径越小,但对微球粒径分布影响较小;(2)反应温度升高,微球粒径增大,单分散性降低;(3)微球的粒径随着水的用量增大而降低,当MMA/H2O小于1/6时,微球粒径趋于18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