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限制估计的方向向量与真实的方向向量之间的误差范数的边界,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健CAB(周期自适应波束形成)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克服了方向向量失配引起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性能劣化问题。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较采用传统对角加载技术的R-CAB盲波束形成算法和WCPO-CAB算法而言,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稳健性和输出信干噪比。  相似文献   

2.
盲波束形成技术是针对通信信号的统计性质和确定性性质所构成的一类新的波束形成技术.文中首先对高阶累积量法、基于累积量和特征空间的方法以及最陡下降恒模算法这三种盲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运用这些算法对单信号源均匀线阵、双信号源均匀线阵、单信号源随机扰动阵和双信号源随机扰动阵四种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三种算法可以进行有效的波束形成,基于累积量和特征空间的方法具有最高的输出信噪比.此外,还通过处理实际水下试验数据验证了这三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盲波束形成算法及其C语言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阵列信号处理作为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通信,雷达,声呐,地震勘探,射电天文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波束形成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它使阵列方向图的主瓣指向所需的方向,盲波束形成算法,可以在不知道阵列流形,信号和干扰方位的情况下,仅根据各个阵元的观测数据,恢复出信号.本文主要讨论应用VC 语言实现和比较了几种基于累积量的盲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苏帅  冯杰  孙超 《声学技术》2008,27(1):9-13
假定的期望信号方向向量与真实信号方向向量存在误差时,常规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将严重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凹槽空域矩阵滤波器对基阵接收数据进行空域预滤波,消除协方差矩阵中的期望信号分量,然后重构协方差矩阵同时反变换到阵元域,再用重构的协方差矩阵形成自适应波束权向量.由于方法消除了期望信号分量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对系统误差的稳健性.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卢中新  周胜增  高源 《声学技术》2014,33(5):477-480
矢量阵常规波束形成(Vector array Conventional Beam Forming,VCBF)能够消除普通单线阵左右舷模糊现象,但VCBF波束宽度受到"瑞利限"的限制,不能分辨同一波束内的多个目标。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Vector array STeered Minimum Variance,VSTMV)波束形成算法是一种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高分辨力和抗干扰性能。VSTMV波束形成直接在阵元域进行,计算量较大且稳健性差,不利于实时实现和应用。提出一种分子阵VSTMV波束形成算法(Sub-Array Vector array Steered Minimum Variance,SAVSTMV),可有效降低计算量,算法稳健性更强。通过理论研究和仿真计算,证明该算法比矢量阵常规波束形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陆家威  童晖  许伟杰 《声学技术》2022,41(1):131-136
针对信号导向向量失配以及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存在误差会导致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产生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信源来波角度范围进行Capon谱估计得出重构信源协方差矩阵,并通过特征分解以及子空间性质得出信源的导向向量,然后利用重构所得信源导向向量计算出信源功率以及噪声功率,从而得到重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而得出最优加权向量。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在快拍数较低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李璇  鄢社锋 《声学技术》2008,27(2):181-186
文章回顾了对角加载波束形成理论的发展,列举了几种较常使用的求取对角加载因子的方法。通过多个仿真实例,着重分析了Xavier提出的基于无限随机矩阵理论的对角加载因子的方法.指出了其局限性一在期望信号的方向向量存在误差的时候,该方法产生自消现象,从而波束形成器的性能急剧下降。本文结合特征空间波束形成,根据期望信号的实际方向向量正交于噪声子空间,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一先对期望信号的方向进行校正,再求取对角加载因子,从而加强了Xavier的方法对波达方向失配的稳健性。仿真实例验证了在信噪比不大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盲波束形成的目的就是在不知道阵列流形先验信息的情况下,从阵列输出数据中恢复出源信号.对于独立源信号的盲分离,Cardoso和Souloumiac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的盲波束形成方法(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sation of Eigen-matrices,JADE).然而,巨大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常规时域波束形成技术抗噪声能力弱、对弱目标检测能力差的问题,利用高斯噪声的高阶累积量(三阶及三阶以上)为零、非高斯信号的高阶累积量不为零这一性质,对常规时域波束形成后输出的波束信号进行后置处理。首先,对常规时域波束形成后输出的各预成波束信号,分别求其四阶累积量切片谱值;然后,再对各四阶累积量切片谱值分别进行能量累加,得到空间谱图;最后,通过对空间谱在时间上的累积,得到方位历程图。用仿真和海试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常规算法不能有效检测到弱目标时,经后置处理后可以有效检测到弱目标。结果表明,与常规时域波束形成算法相比,波束形成后再进行切片谱后置处理的算法增强了对噪声的抑制能力,提高了对弱目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盲波束形成算法可以在不知道阵的流型、信号及干扰方位的情况下,仅根据各阵元接收的数据恢复信号。由于水声信号为宽带信号,为了充分利用宽带信息,提出利用频域分解的方法获得满足窄带条件的信号,并利用窄带盲波束形成JADE(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sation of Eigen-matrices)算法进行处理。对宽带盲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盲波束形成算法相对于常规波束形成在信号恢复方面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提高阵列天线波束性能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共轭虚拟阵列的信号导向矢量扩展方法.利用共轭虚拟阵元扩展阵列,增大了阵列孔径却不改变实际阵元数,降低了副瓣电平并且不会增加天线制造成本.在虚拟阵列的基础上对信号导向矢量进行扩展,使阵列波束形成效果更加稳健.本文通过在有无干扰以及存在幅度和相位误差情况下对11个阵元阵列天线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原始阵列波束、虚拟阵列波束以及扩展导向矢量后的波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殷冰洁 《声学技术》2018,37(6):596-600
在短快拍、信号导向矢量失配环境下,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性能受到影响,对角加载技术是提高算法在复杂环境下性能鲁棒性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水声环境和水声信号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声矢量阵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水声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信息,在不同环境下自适应地选择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确定波束形成的权矢量,从而实现提取期望目标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的目的。无需任何用户参数,鲁棒性强、估计精度高。最后基于声矢量阵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取目标信号,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贵生  胡文治  陈阳 《声学技术》2023,42(3):381-385
文章研究了基于空域反转阵(Spatial Reversion Array,SRVA)的导向最小方差(Steered Minimum Variance,STMV)波束形成方法。根据空域反转阵的原理将均匀线阵列的快拍进行空间反转,再与原阵列快拍卷积,得到孔径扩大近一倍的空域反转阵,提高阵列性能。将同样的方法用于构造空域反转阵的导向向量,实现其导向最小方差(SRVA-STMV)波束形成。仿真和海试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的STMV波束形成,空域反转阵STMV波束形成能够获得更窄的主瓣、更低的旁瓣、更高的输出信干噪比以及更好的多目标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地形、海流和布放方法等的影响,声阵在布放后通常会偏离原定阵形。若直接利用原定阵形作方位估计,则各种高分辨方位估计算法的性能通常会退化甚至失效。因此,为了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算法,必须对阵元的位置进行校正。RCB(Robust Capon Beamforming)是最近提出的一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直接对导向矢量进行估计,并用估计的导向矢量作波束形成,从而有效避免了因阵列流形失配而导致的算法性能下降。借用RCB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阵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对导向矢量进行估计,然后用估计的导向矢量推导出阵元的位置。湖试结果表明了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poses a maximum confidence measure-based closed-loop dual-microphone beamforming direction and beamwidth steering algorithm to facilitate robust speech recognition.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feeding back the confidence measure reported through a back-end speech recognizer, automatically steering a front-end microphone array to optimally identify the correct speaker direction and array beamwidth. The technique enables users to move around freely and directly improves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a voice command task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demonstrated superio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制动力矩波动引起方向盘抖动的传递途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制动抖动整车道路再现试验和dynamo试验台的制动器台架试验研究,确定了制动器制动力矩的低频波动(BTV)向方向盘传递的主要路径,并考察了传递路径中各个零部件对制动抖动的吸收与放大,为寻求传递途径的衰减控制措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制动力矩波动传递的主要过程是制动力矩经过轮胎地面耦合作用,经过悬架系统传递到转向横拉杆并最终传递到方向盘,制动抖动在传递过程中整体衰减,但是在局部存在放大现象,机械结构上的放大对抖动的传递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