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与品牌的重叠与互动拓展了品牌的内涵,更衍生出了强大的附加值。这是一个跨界风行的时代。今天,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着以时尚的名义进行跨界的身影。前几日在某知名工控厂商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提到这个关键词:跨界整合(Crossover Collaboration)。据称跨界的风行是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的。似乎时下在时装设计、汽车设计、工业设计、制造业等领域都刮起了这股强劲的跨界旋风,引领着世界流行的风向标。"跨界"已经成为了当今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  相似文献   

2.
正"跨界"已逐渐成为愈演愈烈的商业潮流,品牌之间的合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品牌相互渗透融合,给品牌以新鲜感、立体感和纵深感。"跨界"强调的是品牌间的合作。建立跨界关系的品牌,一定是具备互补性而非竞争性,看起来毫无关系反而是合作的基础。跨界意味着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求非业内的合作伙伴,实现多个品牌从不同维度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可以出唱片成为歌星,平面设计师可以做三维动画,企业家可以是极限高手,平凡的打工者可以成为演员,一个出色的裁缝也许是个好运动员,以上看似荒谬的“跨界”事件在我们的身边却是真实存在的。“跨界”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名词,“惊世骇俗、剑走偏锋”也已成为一种广泛的流行时尚。  相似文献   

4.
《中国包装》2014,(2):73-78
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行业间已互相渗透,没有一个行业能在跨界营销的时代洪流中独善其身。人们已经很难对一个产品、一家企业或者一项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属性","跨界"成为了国际最潮流的字眼。一、纳米印刷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电子、化工、纺织、通信、环保、人民生活、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利用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5.
跨界思维下羌绣元素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悦  李万洪 《包装工程》2016,37(2):13-16
目的研究在跨界思维影响下,羌绣元素设计应用的跨界基础、跨界途径和跨界意义。方法在打破羌绣传统工艺和技术的思维局限的基础上,分析了羌绣元素以宗教符号为文态、图案纹样为形态、传统色彩为生态的跨界基础,提出在设计应用过程中基于业态和品牌、功能和空间、材质和工艺等的跨界途径,分析了近年来在相关领域中的典型案例,并阐述了跨界的重要意义。结论在跨界思维的影响下,羌绣元素打破了传统思维的"界限",与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领域产生碰撞和交融,从传统二维平面的应用向三维空间跨越时,单一刺绣元素的功能得到转变,因此能通过更多样化的空间形式以及更有效的途径传达羌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张冉  谷巍 《艺术与设计》2007,(10):44-47
在世界逐渐趋平的今天,跨界成为年轻生活的常态。各种资讯与信息的冲击,人们无需跋涉就可以看到自己界限外的精彩。世界既是平的,又是多元的。从来没有哪一代人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拥有如此多样的选择。现代科技与通讯手段的发达使选择更加便利。我们喜欢新鲜,我们热爱冒险。所以,我们选择打破界限,跨界且快乐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设计与跨界     
正前几天,与好友喝茶聊天,谈论的话题是:设计要不要跨界?其实这是个伪命题。设计从来就是跨界的。人类世界,设计无处不在,与机械结合,是工业设计;与纺织结合,是服饰设计;与信息网络结合,是交互设计;与旅游文化结合,是文创设计;与生态结合,是园林景观设计;与管理学结合,是设计管理学;与心理学结合,是设计心理学……设计学科自身不同分支专业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市设计与平面设计结合成为城市VI系统设计,景观设计与装饰设计结合成为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8.
《艺术与设计》2007,(11):52-53
“跨界”的概念自打诞生时起就在各个领域不断蓬勃的发展。鞋子的设计也不例外。鞋子的设计到底属于什么范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界定,这也使得鞋子的设计开放自如,许多设计界的“明星”可以借助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包装》2020,(2):73-74
在大力倡导环保的当下,"循环经济"在企业间逐渐达成共识。跨界对于不少意欲在更多领域扩大影响力或赢得发展机会的企业而言,成为一种理想选择,更成为颇具力量的助推力。企业跨界开展活动,不仅能够令企业在影响力与口碑上更进一步,还可以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传达到更多的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0.
品牌绝对是个好东西,价值30块钱的衬衫.上面只要写个”佐丹奴”或者“皮尔卡丹”就可以卖300块,但是如果没有品牌可能卖20块还有人要和你讨价还价。正因如此,企业都在千方百计要成为知名品牌,以提高身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