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用动力松弛法(DRM)分析了双模量复合材料层板的大挠度弯曲问题。文中介绍了求解该问题的主要公式和步骤;对轻度双模量材料及高度双模量材料的两层正交铺层矩形板在正弦载荷和均匀载荷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把其结果与小挠度结果及单模量结果做了比较,讨论了大挠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模量性质对大挠度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浮筏是一类高效的隔振装置,目前正在向大尺度方向发展,由于筏架是一个弹性体,筏架支撑点的改变能导致安装面的挠度发生变化。在隔振装置安装中,仅以空间几何高度确定隔振器的安装状态,将难以避免由于安装面挠度变化导致的隔振器的实际载荷偏离设计值的现象。在分析产生这种误差起因的基础上,对浮筏的安装方法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方法,提出了共点负荷法安装的新工艺,该工艺能实现保障或提升隔振器的隔振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桥梁的重要环境荷载,主梁挠度是悬索桥整体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主梁挠度和结构局部温度间为高度非线性关系。两者的功率谱表明挠度长期趋势主要受温度影响,利用EMD方法可将挠度温度效应从挠度时程中分离出来。温度上升与下降阶段的挠度温度效应的比较结果显示,挠度温度效应不仅与局部位置的当前温度有关,还与这些位置的温度历程有关。以结构温度为输入、挠度温度效应为输出,建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 model),计入温度历程影响的模型比只考虑当前温度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结构局部温度与挠度温度效应间的非线性关系,该模型精度较高、泛化性能较好。利用温度历程和SVR模型可方便地计算挠度温度效应,该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泰Bin  李建芬 《工程力学》1999,2(A02):622-627
本文通过对三种跨度下六种常用楼盖结构体系的分析计算,给出了各种体系在三种跨度下的材料用量,造价,结构高度,挠度等经济技术并加以讨论,得出了一些初步结果,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政文  张春雨 《工程力学》1999,3(A03):818-823
本文将配点法与子域法相结合,求解了弹性基础上简支圆板的大挠度塑性动力中响应问题。给出板的弯矩,挠度,速度及停止运动时间表达式,了弹性基础模量对停止运动时间和板的残余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拟壳法把单圆弧波纹管膜片看作具有初始挠度圆环薄板的组合结构,用非线性大挠度弯曲理论对单圆弧膜片的非线性大变形进行了分析。选取膜片圆弧部分的最大变形处挠度为摄动参数,采用板壳理论的修正迭代法,对外周边固定内周边自由的单圆弧波纹管膜片进行了求解,由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得到了精确度较高的二次解析解。通过波纹管膜片圆弧的矢高和波长绘制了圆弧最大挠度处的特征曲线,随着单弧膜片的矢量高度的增加,膜片的挠度非线性增大,随着单弧波纹管膜片的弧长变长,膜片的挠度非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同时具有预应力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非预应力组合梁的特点,这使得影响其长期挠度的因素众多。该文作者推得了综合考虑混凝土板中非预应力纵向钢筋、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等因素影响的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挠度计算模型,并已得到试验结果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张拉龄期、初始有效预拉力、非预应力纵向钢筋配筋率、混凝土板宽度、钢梁高度、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预应力筋种类等因素的不同取值,分析各因素对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挠度的影响规律及程度。结果表明:施加体外预应力可以大大减小组合梁附加挠度,当体外预应力抵消全部恒载产生的挠度时,终极跨中附加挠度可以降低28.9%;而且初始有效预拉力值越大,组合梁终极跨中附加挠度越小。该研究成果可为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和挠度控制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冰  王元丰 《工程力学》2000,1(A01):602-606
本文在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徐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徐变对构件挠度的影响。推导出徐变过程中构件挠度的计算公式。考虑在徐变的过程中,含钢率、作用荷载、混凝土标号及钢材等影响因素,应用这个公式对具体构件徐变对挠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林继德 《工程力学》1996,(A01):382-385
本文为工程中压杆屈曲大挠度近似计算找到了一种新途径,笔者首先讨论压杆屈曲大挠度与物理学中单摆运动两种问题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的相似性,从而由单摆运动的近似解,直接通过比拟的京都是得出压杆屈曲大挠度问题的近似解,通过实例计算,其结果表明,所得的一阶近似解具有较高精度,然后给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的计算压杆屈曲最大挠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0.
周志敏  周勇  丁文  曹莹  陈吉安  杨春生 《功能材料》2005,36(11):1779-1781,1785
提出了弹性极限和小挠度极限的概念,对微桥在不同长度、厚度以及可能的弹性模量和残余应力范围内的变形行为进行了表征,提出基于弹性、小挠度极限来选择微桥尺度,并确定实验载荷及小挠度范围的方法,解决了微桥样品尺度以及载荷、挠度范围选择的问题。对两组挠度一载荷实验曲线的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卷筒包装材料的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卷筒包装材料的收放卷过程为例,分析包装机械工作过程中柔性包装材料的张力。通过变质量构件的动力学分析,得出张力控制力矩随卷筒直径变化的计算公式。此外,由于张力还受张力还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是一个随机过程。当统计图上出现不正常变化时,调节控制力矩需加一个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宝钢1550电镀锌机组导电辊表面筒体使用的是哈氏合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哈氏合金的焊缝腐蚀和开裂,是导电辊最大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采用填丝TIG焊的导电辊哈氏合金筒体的失效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并最终导致失效的原因,为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导电辊焊缝的抗蚀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瓦楞辊在复杂工作应力条件下的中凸度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力学的方法,建立相应的上、下瓦楞辊的中凸度数学模型,推导出中凸曲线方程。对优化后的瓦楞辊进行力的加载和几何约束等边界条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且使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将优化前后的中凸值和6对啮合的瓦楞辊间隙值进行比较。结果优化后的上瓦楞辊中凸值比优化前最大降低了31.1%,下瓦楞辊中凸值比优化前最大降低了43.7%;6组啮合的瓦楞辊,优化后比优化前的中凸值间隙减小,说明优化后的6组瓦楞辊的自身受力情况较为均匀,生产出的瓦楞纸板质量更好,并且瓦楞辊之间的阻力减小,延长了瓦楞辊使用寿命。结论通过对瓦楞辊中凸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将上瓦楞辊制成向下凹的形状,同时将下瓦楞辊制成向上凸的形状,根据有限元仿真的数据对比得出研究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考虑凸轮与转子间最大压力角及凸轮轮廓最小曲率半径等几何约束条件的同时,结合最大接触压应力、最大剪应力等动力约束条件,对凸轮机构基本尺寸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方法。最后辅之实例,结果表明低速上述最小尺寸由几何约束条件控制,中速时主要受动力约束条件限制,高速时则完全由动力约束条件所主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瓦楞辊齿顶动态包角变化规律,优化瓦楞辊的楞型参数。方法建立瓦楞纸板成型过程中瓦楞辊的齿顶动态包角方程,选取3组实际楞型参数,对每一个不同的转动角度所对应的动态包角进行计算,并用Matlab求解,以确定在一个啮合周期内包角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参数。结果不同楞型参数瓦楞辊在工作时的总包角变化规律不同,且该变化规律与实测工况一致;瓦楞辊齿顶动态总包角的突变会导致瓦楞纸成型过程的振动和噪声明显增大,从而降低成型质量、减短机器寿命。结论建立的动态总包角方程符合瓦楞纸板的实际成型过程,为瓦楞辊的优化设计及误差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e flexural response of 3D woven textile composite panels containing an edge crack is evaluated using the End Notch Flexure (ENF) test. In doing so, the effectiveness of 3D reinforcement in increasing and/or eliminating delamination is demonstrate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ENF configuration using the Discrete Cohesive Zone Model (DCZM)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formation response and fracture proper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esented in Pankow et al. (2011) [1]. A modified trapezoidal traction law was used in the DCZM to computationally evaluate the ENF test result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redictions are reported, up to the point at which the crack reaches under the loading roller and damage begins to occur locally under the roller.  相似文献   

17.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通常具有非线性与低信噪比特点,提出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与形态学分形维数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LMD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分解为若干个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分量,计算包含有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的PF分量形态学分形维数,并将其用作特征量判断滚动轴承工作状态及故障类型。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8.
大型节能水泥粉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大型节能的水泥粉磨的发展动态 ,指出以辊压机或特殊结构的立磨作为预粉磨机与球磨机组成的水泥粉磨系统是当前的主要流行方式 ,另外用粉磨效率高的立磨或辊压机代替球磨机的水泥终粉磨方式在国外也有一定发展 ,但采用终粉磨系统要注意水泥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9.
Indentation resistance of sandwich bea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gh-order sandwich beam theory is used to model the local deformation under the central indentor for sandwich beams loaded under three-point bending. ‘High-order' refers to the non-linear variations of in-plane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through the height of the core which the model incorporates. The analysis is elastic, which is appropriate to describe the beam response up to peak load for the material combination of GFRP skins and Nomex honeycomb core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Reasonable agreement is found between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of the displacement field under the indentor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using a beam with GFRP skins and Nomex honeycomb core. By using the model to consider the way in which different wavelengths of sinusoidal pressure loading on the top skin are transmitted to the core, a spreading length scale λ is introduced. λ, which is a function of the beam material and geometric properties, characterises the length over which a load on the top surface of a beam is spread out by the skin. Calculations of the effect of roller diameter on indentation behaviour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length scale. When λ i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roller radius R, corresponding to a flexible skin, the contact load at the roller-skin interface is transmitted relatively unchanged to the core. Conversely, when λ/R is greater than about 0.25, corresponding to a relatively rigid skin, the load from the roller is spread out by the skin and the pressure in the core is distributed over a length of the order of λ.  相似文献   

20.
基于路径规划的迷宫移动机器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路径规划的迷宫移动机器人的设计目的是开发一种在迷宫的未知行进环境中,以恰当的搜索策略进行路径搜索来选择正确路线,最终走出迷宫到达预定目标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设计中采用红外传感器实现简单而有效的迷宫路径搜索和路口类型识别。软件分为三个层次来完成不同的功能,并应用了遇到路口“左转优先”的简单优化决策法则。开发的成果为优化、快捷走出更为复杂的路径规划的迷宫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