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敏  杨勇 《人类工效学》2009,15(1):28-30
本文分析了座椅的热舒适性对人体的影响,阐述了座椅材料与热舒适相关的几项物理性能及测试方法,最后提出了座椅热舒适性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在客观评价方法中,除测试座椅材料的热物理指标外,还可以采用探头式温湿度计测量人一椅界面问温湿度,同时进行主观评价,从而将主客观评价结果很好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公交车驾驶员座椅系统舒适性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几种乘坐舒适性评价方法,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某型公交车驾驶员座椅总成的几何模型,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动力学性能参数,采用国标GB4970—78标准,分析了该座椅的舒适性,同时分析了座椅结构参数与舒适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座椅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文峻  黄方欣  梁文思 《包装工程》2019,40(10):142-149
目的针对公交爱心座椅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技术,提升公交座椅的灵活性和舒适性,提出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免伤害设计方案,并提出具体功能与结构设计的方法。方法针对舒适性和灵活性进行优化,运用数学方法对公交爱心座椅液压系统进行拟定和分析,对方案的升降机构和扶手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公交爱心座椅动力源的具体设计。结论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论述了灵活性和舒适性在公交爱心座椅设计的重要性,从助立、舒适和安全的角度为公交爱心座椅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悬架座椅设计中降低固有频率和保证系统刚度之间的设计矛盾,进一步改善悬架座椅舒适性,将惯容器运用到悬架座椅系统中。建立了ISD(Inerter-Spring-Damper)悬架座椅模型,选出了最适合座椅的ISD结构,并结合三自由度坐姿人体模型(ISO 5982—2001)模型)建立了四自由度人-椅系统集中参数模型。根据座椅台架试验对悬架座椅参数和人体参数进行了识别。分析了模型在不同频段下的动态响应,惯质系数在不同频段激励下的取值,以及惯质系数对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和惯质系数与阻尼的匹配关系。结果显示,将惯容器运用于悬架座椅能明显降低系统固有频率、改善座椅舒适性;惯容器、弹簧和阻尼器三者并联是最适合悬架座椅隔振的ISD结构,舒适性的改善程度和最优惯质系数取值都与激励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5.
徐江华  桂翔先 《包装工程》2020,41(14):149-153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方差分析预测经济舱乘客所倾向座椅间距与IFE显示器高度的方法。方法通过辨识影响乘客座椅IFE舒适性体验的因素,对十六名对象进行测试,采用双因素重复实验方差法分析两个因素在三个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列出九种情况下乘客使用IFE显示屏舒适性评估的均值和标准差,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从而得出经济舱乘客座椅间距与IFE显示器高度最佳值、适合值与经济值。结果舒适的座椅间距与理想的显示屏高度对舒适性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存在交互作用。经济舱乘客座椅间距为91 cm,显示屏上端距地面高为126 cm,乘客对IFE舒适性体验最佳;其次是座椅间距为86 cm,IFE高度为126 cm;最不舒适的是座椅间距81 cm,显示屏高度138 cm。结论研究结果对座椅间距与IFE显示屏高度进行了优化,为乘客座椅舒适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钟奇  郭钢  裴学胜  许娜 《包装工程》2018,39(4):155-15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PCA-BP)的办公座椅舒适性评估方法。方法对4款不同造型、材质的办公座椅进行臀部及背部Tekscan压力测试,并通过五级Likert量表记录被试的心理舒适值。在多重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利用PCA-BP算法建立办公座椅舒适性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论模型拟合的均方误差为0.164,预测值和心理值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18。与普通BP算法比较,基于PCA-BP算法的办公座椅舒适性预测效果更佳,为办公座椅舒适性评估提供了更好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儿童在乘坐安全座椅时背部与臀部接触区域的舒适性差异,得出背部和臀部的压力舒适区域,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 招募8名4~8岁的健康儿童作为被试,让被试先后坐在三款儿童安全座椅上,提取压力数据并做舒适性主观测试;计算标准差检验座椅的稳定性,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座椅间的差异性;绘制压力—舒适性图像验证舒适与不适的区域.结果 在"瞬时"压力测试中C座椅界面压力分配方案最优,与主观测试结果一致(C>B>A).在"10 min"的压力测试中,B座椅的峰值压力更稳定,A、C座椅无显著差异,与主观测试结果不一致,推测儿童对安全座椅的舒适性判断取决于入座时的第一印象.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4~8岁儿童在乘坐不同安全座椅时,材质偏硬、坐面造型平坦的安全座椅对人体的压迫性更强;材质偏软、包裹性强的安全座椅更贴合人机形态,舒适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一直是行业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论文选择四套在几何参数、结构参数、性能等方面不同的座椅进行试验,对座椅系统动态舒适性、相关参数改变及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达到改善行驶平顺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座椅舒适性评价中,皮电反射(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以及瞳孔直径等数据是否与用户主观舒适性存在显著关联关系。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自变量为两种不同的座椅,因变量为EDA、HRV、瞳孔直径以及用户对于座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做独立样本t检测等,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就坐于两种不同座椅的被试瞳孔直径变化存在差异性显著(方差齐,t_(0.05)(27)=–2.718,p0.05),其皮电反射EDA与心率变异HRV的检测结果为差异性不显著。结论在基于心理生理测量方法的座椅舒适性评价研究中,瞳孔指标相对敏感,且与主观评价相关性强,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瞳孔数据协同优化座椅舒适度评价;暂无充分证据支持皮电反射和心率变异性与座椅舒适性存在显著关联。此外,应用眼动追踪等心理生理测量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向指导座椅的改良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松  马佳  杨海霞  苏强 《工业工程》2010,13(1):97-100
汽车座椅舒适性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由于复杂性和主观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汽车座椅舒适度评价成为座椅制造企业和整车企业的一个技术难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座椅舒适度评价模型,应用8个座椅压力分布参数和2个人体参数等对座椅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实例分析显示:与普通BP网络模型对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轨道车辆座椅舒适度评价方法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志伟  李娟 《包装工程》2017,38(2):21-25
目的探讨评价轨道交通工具中座椅装备舒适度的有效方法,以及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工具中座椅舒适度的研究方向。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述座椅舒适度的一般分析方法和国内外轨道交通工具中座椅舒适度研究现状;举例体压分布指标在动车组一等座椅形面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结论座椅舒适度评价一般采用主观和客观综合评价的方法,体压分布与主观评价有显著关系。提出了我国轨道车辆座椅舒适度的研究思路,包括形成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应用主观和客观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统一座椅尺寸参数定义,更新标准数据。在轨道交通工具座椅实际研发中,基于体压分布指标的分析可快捷有效地对座椅形面造型舒适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儿童安全座椅舒适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明  张娟 《包装工程》2017,38(22):60-65
目的探究"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儿童安全座椅健康舒适性评价影响因素,提出安全座椅舒适度评价应考虑的因素。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大数据分析安全座椅舒适度各影响因素,采用人体压力分布指标实验,研究不同材质、不同曲面形态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坐垫的人体压力分布特征及与安全座椅舒适度的关系。结果舒适度的评价体系应结合基于大数据的主客观评价方法。结论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可突破传统安全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的局限,安全座椅舒适评价方式将以革新快捷、直观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13.
尚凯  张青  常能  陈哲 《包装工程》2019,40(24):205-209
目的从视觉感知和使用感知角度探讨可供性概念在座椅舒适度研究中的作用,结合使用者的视觉体验与生理心理体验,为座椅舒适度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以可供性概念为基础,利用文献分析法将其内涵扩展为真实可供性和感知可供性的综合,并对座椅舒适度要素从情感体验、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3个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将可供性引入到座椅舒适度设计中,提出座椅舒适可供性概念并构建了座椅舒适可供性设计要素模型,并对运用该模型进行座椅舒适度设计进行介绍。结论座椅舒适度创新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对于座椅表面特性传达的视觉心理需求。从视觉感知和使用感知到的舒适程度进行创新设计,并形成两者的匹配关系,才能更加满足使用者对座椅舒适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牛晰 《包装工程》2018,39(12):140-144
目的研究一种机载小型民用客机座椅及其舒适性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小型民用客机座椅的现状进行调研,建立小型民用客机座椅舒适性分析模型。结论指出小型民用客机中座椅及其组件的设计除了需要满足相应适航规章的要求与航空座椅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外,还需在最大限度保证乘客乘坐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从座椅的造型、色彩、结构、材料等内容上,为乘客提供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舒适性感受。为此,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热舒适性与热感觉的不同,探讨了室内空气品质、微气候指标和气流运动等与热舒适性的有关问题,研究了热舒适性的评价与数值预测.  相似文献   

16.
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分析室内热湿环境参数;从热平衡的角度引入人体热舒适概念;提出改善室内热湿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的措施.分析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