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三种典型的城市公园(海滨公园,街心公园和综合性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声景观要素分析。其中,海浪声、交通噪声和流水声被视为公园内的背景声。通过实验室主观评价研究,对包括风声、道路交通噪声、鸟鸣声在内的城市公园中经常出现的七种声音进行了与舒适度相对应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公园中,与人工声(例如广播声和交通噪声等)相对比,实验被试者更喜欢鸟声和流水声等自然的声音,其中鸟声被认为是与各种公园都最和谐也最能引起人愉悦感的声音。与此同时,在有无背景声的情况下,对各种声音的最适宜声压级和主观评价如何随声压级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噪声作为一种声音信号应该是时间和空间两种特性的组合。通过对道路交通噪声和铁路噪声两种声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和双耳自相关函数(Interaural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的分析,判定表征声音信号空间和时间的物理量是否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表明交通噪声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观评价实验,找出人的主观感受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声压级测量自相关函数和双耳自相关函数接合时空特性可以更好地表征交通噪声的特性,初步认证其与主观反应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对应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及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SD),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分情况下,声景观边缘效应在公园边缘外侧比内侧更明显,该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景观使用者的心理感知;(2)公园不同质边缘的声景观边缘效应强度依次为:地形种植水体广场;(3)受声景观边缘效应影响较大的项目包括:噪声、气氛、美感、情绪、舒适度、愉悦度、吸引力。该研究将城市公园声景观评价由公园内部拓展到公园边缘及外部,为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声景观边缘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编写Matlab程序生成不同频率和声级的单频噪声(模拟增压器噪声),分别加入到同一汽车背景噪声中,合成24个声样本。对这些声音进行主观评价实验, 听者用分数来评价背景噪声中单频声的可听见性和可接受程度。对主观评价分数与对应的单频噪声高出背景噪声的分贝数之间、前者与对应的单频噪声的音噪比之间作相关和回归分析,由此得出增压器噪声的限值,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5.
闫靓  陈克安 《声学技术》2003,22(Z2):322-324
1.引言 声质量(Sound Quality)指人对声音质量好坏的感觉,包括声音的客观属性和人的主观评价两个方面,主要分为环境声质量和产品声质量两大类. 声质量评价属于声音的心理评价范畴;具体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目前,国内外有关环境声质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环境噪声及其引发的烦恼度评价方面.所用指标多表现的是声音的负面影响,如:交通噪声指数、尖锐度、粗糙度、烦恼度、语言干扰级,等等.这些评价指标不仅适用范围有限、物理概念不明晰;更重要的是,其计算烦琐、评价过程复杂,不易被理解接受.鉴于此,本文首次提出环境声质量分类评价体系和与之相应的定量评价指标ESO作为一种新的环境声质量评价方法,以弥补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轿车的声品质理应取决于客观的噪声测试结果,但也和人为对噪声特征的感知程度切切相关,两者经常不会同步吻合。因而对人所感受的轿车声品质进行科学的主观评价试验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采集6款轿车的车内外声音信号并进行筛选,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的样本库,根据不同频段声音信号表现不同特性的特点,对样本信号进行分频段预处理;通过试验确定出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的主体最佳的男女比例为3/1;选取对评价主体要求较低的成对比较法对轿车声音样本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轿车声音特性影响最大的频段为500~4 000 Hz频段,其次是20~150 Hz频段,4 000 Hz以上频段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对非平稳工况下的车内噪声进行声品质评价。考虑到车内噪声的时变性,在非平稳工况下建立噪声库,计算相关的噪声心理学参量时变值。将采集到的噪声进行主观评价试验,以"时变综合烦躁度"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指标,并将语义细分法作为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法。评价者依据自己对声音的主观感受滑动评价软件滑块,得到连续时变噪声评价值。根据噪声心理学参量时变值和实时主观评价值,建立BP神经网络客观模型。再通过四折交叉法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此评价模型对噪声时变综合烦躁度预测有效。  相似文献   

8.
从主客观评价角度出发,针对竞品车急加速进气噪声建立了声品质物理评价模型。通过测试竞品车急加速进气噪声,对获取的声音样本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主观评价与典型声品质客观参量的计算。利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获取的主客观指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并分别以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为输入建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客观参量存在信息的重叠时,主成分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声音样本指标间的关联性,实现简化神经网络输入并保证预测精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永超  古林强 《声学技术》2022,41(5):751-756
梳理了近年来地面反射声和室内声景观的研究情况,结合实验心理学以及室内声景观主观评价等研究框架,通过三个基于反射声感知的声学可听化实验,确定了在四间房间内人耳对有无地面反射声参与的三种声音信号的绝对感觉阈。结果表明语音信号高于本底噪声10dB(A)即可被察觉,而水流声及音乐声高于本底噪声17dB(A)才能够被明显察觉,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对地面反射声的处理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康  梁兴雨  温永慧 《声学技术》2014,33(6):526-530
交通噪声是城市主要噪声源之一,在解读了原始声景研究范畴与研究内容后,通过对道路交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交通声景的概念,并从人、声音、环境三个角度阐述了交通声景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交通声景与建筑声景研究对象、调节手段进行比较后,对交通声景的特点进行了解析。交通声景的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立一个恰当的交通声景评价体系需要大量的分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1.
朱天媛  刘江  郭渲  任维 《声学技术》2022,41(5):742-750
城市森林公园是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城市绿地空间,其声景品质是影响游客游览体验的重要因素。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公众声景感知数据,探究森林公园不同功能区中声景感知特征及差异性,并揭示游客社会、人口、行为学特征以及鸟鸣声、风吹树叶声、谈话声与交通声等4种典型声源对总体声景感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鸟鸣声在森林景观区具有更高的声源优势度与和谐度,且在不同功能区对比中差异性最为显著;声景愉悦度在各功能区对比中表现为更显著的差异性;游客年龄、职业、教育背景以及游览频率对声源与声景总体感知影响更为明显,且鸟叫声感知受其影响最为明显,而交通声最不明显;鸟鸣声对声景愉悦度以及丰富度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而交通声对其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提升不同功能区的声景品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城市森林公园声源优化控制策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快速地了解湿地公园客观声环境对人主观喜好度的影响,运用声漫步实验获取如意湖湿地公园区域内声压级数据以及声景喜好度主观评分,以测点主导音为声景类型的划分依据,选择11类函数进行声压级与声景喜好度评分拟合,采用均方根误差、卡方、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检验模型的精度,叠加各类声景的喜好度拟合模型,构建湿地公园声景喜好度评价(Soundscape Preference Evaluation of Wetland Park, ESPWP)模型,同时通过拟合优度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声压级与三类声景的喜好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生物声与地球声的喜好度评分均值显著高于人工声,人工声声压级显著高于地球声和生物声(P<0.05);各声景的喜好度拟合模型中,地球声、生物声均相对倾向于二次曲线函数模型、人工声倾向于逆函数模型,拟合优度分别为0.90、0.81、0.87;地球声、生物声声压级的阈值为43~45 dB(A),人工声随着声压级增大,喜好度评分降低。ESP-WP模型的模型精度检测值R2=0.73为高性能模型,可以便捷、快速地将声压级转化为人对于声景喜好度主观评价值,为湿地公园声景观的优化和提升提供参考思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森林公园中声景的客观物理量和人主观感受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声景生态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声漫步法和语义差异法对森林公园中的地球物理声、生物声和人工声进行主观喜好度评价,同时测量客观的物理指标,通过对主客观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森林公园声景喜好度评价模型,并结合三者各自对应的评价模型构建了森林公园声景喜好度评价模型。在森林公园规划中,可应用该模型将森林公园中的声级数据近似模拟为声景感受得分,以仿真来访者的主观感受,为森林公园建设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声景观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声景生态学及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城市公园声景为研究对象,通过群体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恢复性环境相关属性,参考视觉景观恢复性评价体系构建模式,文章确立远离性、吸引及兼容性、丰富性作为声景恢复性评价的相关指标,建立集合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赋权并建立等级制度,最终得出声景恢复性评价量化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金鸡山公园的声景进行实地研究,提出了针对声景恢复性的景观提升建议。结果显示,三类声景对恢复性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是:生物声(0.474 7)、地球物理声(0.362 7)、人工声(0.162 6)。对三类声景恢复性效果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均是其对应的吸引与兼容性。据集合后权重得出三类声景及其各类属性对城市公园声景恢复性效果影响程度高低的排序,以期能够通过声景恢复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地研究经验,为今后景观空间中的声景营造提供参考意见和数据支撑,让更多研究者关注到声景恢复性的相关建设。  相似文献   

15.
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游客游览体验的重要媒介。通过对福州市 5个城市公园的实地调研和公众问卷调查,探究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游客声景感知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对音乐声、广播声和交通声的优势度与和谐度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镶嵌式和疏林式两种配置模式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阶梯式和镶嵌式植物配置模式下,总体声景感知的愉悦度和丰富度评价较高,而疏林式最低,且受声源感知影响最为明显。音乐声感知特征、植物景观色彩度与植物群落围合度对总体声景感知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从植物景观配置角度为提升城市公园声景品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及声景学相关研究在国内的兴起,声景对城市绿地的影响日渐加深。基于客观声压级与主观声舒适度评价两种数据的绿道声环境表现,通过解析场地声景优劣的影响因素,运用多维视角提出锦城绿道一期声景优化的策略与建议。并得出以下主要成果及结论:首先,城市道路所产生的车流噪声对绿道影响显著,绿道内部景观节点处呈现出高声压级点状聚集。其次,游客对安静的声环境期待较高,较为安静且自然声较高的区域更容易被游客接受,同时消极声的干扰程度、场地功能的协调性是产生声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全局统筹规划并在声源、传播过程及受声处实现多过程管控才能够形成协调的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