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别实施不同序列核磁共振(MRI)检查的诊断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开展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检查的60例病患临床资料,研究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所有病患均被确诊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全部病患均先后实施磁共振三维序列以及二维序列检查,相较于解剖测量值。对比两种检查序列在后交叉韧带(PCL)以及前交叉韧带(ACL)方面测量值;对比诊断情况;对比两种检查序列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判断情况;对比两种检查序列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诊断符合率。结果:在PCL以及ACL方面,二维MRI检查角度、厚度、长度均与MRI检查、解剖测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PCL以及ACL方面,三维MRI检查角度、厚度、长度均与解剖测量无显著差异(P0.05)。二维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是83.33%,低于三维MRI检查的95.00%(P0.05)。两种检查序列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维MRI检查与二维MRI检查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5.55%、80.00%(P0.05)。结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病患选择三维MRI检查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作为间接MR影像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共选取采用MR影像诊断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42例,MR检查工作,需要借助扫描仪及专用的线圈,采用双回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后交叉韧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9例ACL损伤患者和38例ACL正常患者,PCL角109°ACL损伤的敏感性为73.68%,特异性为86.21%。PCL线阳性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3.10%。共有29例ACL损伤患者和38例ACL正常患者,PCL角ACL损伤指数为101±10.2,ACL正常指数为115±9.7。PCL指数损伤指数为3.75±0.85,ACL正常指数为4.95±0.58。结论:PCL角109°及PCL线阳性为ACL损伤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ACL损伤无法通过敏感性进行判断,PCL角度及指数越小,增加了ACL损伤的发生可能性,在对ACL损伤进行诊断时,需要借助关节镜。为了提升ACL损伤检出率,应结合ACL信号、角度及骨挫伤等直接或间接影像来完成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借由MRI进行诊断的实际效果加以摸索。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38例(均为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所接诊病例)。所有患者按照MRI进行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关节镜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效果与关节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借助MRI检测,存在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特点和MRI扫描方法的特性,对斜矢状位MRI扫描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有效提升扫描的显示率。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参与研究,同时选择另外7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参考。对所有人员均采用斜矢状位扫描和垂直矢状面扫描,所有人员的扫描位均包括伸直位、屈曲位和微屈位。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查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在MRI扫描下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的显示结果。结果:经过扫描显示,患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屈曲位斜矢状位MRI扫描中的显示率高达100%,相比垂直矢状面扫描及其他扫描位具有成像明显的优势。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屈曲位斜矢状位MRI扫描效果最好,显示率较高,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荣瑛  郑红光  徐强  郑海东 《工程力学》2012,29(7):298-304,312
该文通过SONATA MAESTRO 1.5T采集0°/25°/60°/80°四个屈曲角下的正常膝关节的MRI图像,构建四个屈曲角位姿的正常/内侧副韧带缺损的整体胫股关节3D 模型,通过对这八组模型施加不同的外翻力矩进行有限元仿真,来分析内侧副韧带缺损时关节软组织及韧带的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1) 膝关节外翻时,内侧副韧带缺损会引起交叉韧带的张力显著增大,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替代了内侧副韧带的外翻限制作用,成为抵抗外翻的主要稳定结构,其中前交叉韧带相比后交叉韧带能提供更大的外翻阻力。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交叉韧带抵抗外翻的负荷均显著增大。在高屈曲角位姿时,交叉韧带尤其是前交叉韧带,极易伴随内侧副韧带断裂而产生联合损伤;2) 内侧副韧带缺损降低了膝关节的直向稳定性,特别对股骨内侧髁与内侧胫骨关节面的直向稳定性的损失最为 明显。膝关节的外侧关节软骨和半月板在外翻时比正常关节承受更高的负荷,同时外侧半月板传递力的能力明显下降;3) 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股骨软骨在小屈曲角位姿(25°屈曲角)等效应力值变化最大,而胫骨软骨和半月板在小屈曲角位姿(25°屈曲角)和高屈曲角位姿(80°屈曲角)最大等效应力值变化最为明显,外翻时最大等效应力变化最大的屈曲角位姿将更易导致关节软骨与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膝关节损伤实施核磁共振(MRI)诊断的结果和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螺旋CT检查,然后进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总结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5例患者中,关节腔积液12例(34.3%),半月板损伤10例(28.6%)、韧带损伤8例(22.9%)、骨质改变5例(14.3%)。MRI诊断准确率为100%,CT诊断准确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MRI检查能够明确病理改变和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多方位、无辐射、分辨率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和关节镜检查在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在我院收治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共150例,对其进行MRI以及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观察MRI和关节镜检查半月板损伤程度以及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的对比情况。结果:MRI检查半月板损伤程度的结果、检测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和关节镜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可以准确的评价半月板的损伤分级并且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的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X线平片检查(X线组)和MR影像检查(MR组)方法进行诊断,以关节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和MR影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韧带退变、软骨下囊变、关节腔隙狭窄、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等方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关节积液、滑膜增厚改变、关节腔内游离体、半月板退变及损伤等方面,RM影像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 :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当中,X线平片和MR影像均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其中MR影像的能够诊断出更多阳性病变,可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文基于正常膝关节的MRI图像数据,构建正常/单束/双束韧带重建胫股关节整体模型,通过对这3个关节整体模型分别加载单一负荷(轴向力)及组合负荷(轴向力和扭矩)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3个整体模型在两类负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通过从整体模型的应力云图中提取股骨、胫骨、关节软骨、半月板及后交叉/内侧/外侧韧带的表面应力等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掌握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及MRI的特征性改变,重点在发现早期较可靠的征象。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7月临床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23例(31个髋关节)患者的CT及MR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双侧发病8例,年龄33岁-73岁,男性14例,女性9例。结果:7例为早期(I-II期)股骨头形态无改变,其中CT检查5例股骨头持重部分骨小梁结构稀疏、增粗,星芒状结构扭曲变形、消失,小斑片状硬化及星芒状骨小梁呈大网眼状改变,2例股骨头无明确的异常征象;MRI检查7例股骨头的前上部可见线样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像,关节腔内少量积液。16例为III-IV期,股骨头有不同程度变形、变扁,关节面骨质断裂、凹陷,股骨头内骨质碎裂、囊变,关节软骨破坏,髋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骨关节病变,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早期病理改变为缺血并骨细胞及骨髓细胞的死亡,后期为修复阶段,为大量的再生血管、骨再生。常规X线检查敏感性差,CT可发现骨质内矿物质变化及骨小梁细小断裂,但对显示早期骨髓细胞的坏死不如MRI敏感,正常成人骨髓主要为脂肪细胞,缺血坏死早期MRI可清楚反映骨髓成分的水肿、坏死、炎性反应、坏死后修复等不同的病理过程以及病变的范围等,故MRI检查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延福  潘启源  路康 《影像技术》2013,25(2):19-20,15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X线平片及CT检查阴性的肢体创伤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发现骨挫伤41例,其中股骨挫伤12例、胫骨挫伤9例、髂骨7例、腰椎7例、颈椎4例、桡骨2例.同时伴发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及关节腔积液等。结论:MRI检查是目前诊断骨挫伤的非创伤性唯一有效方法,同时能准确显示创伤部位周围各组织的损伤情况,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B超对膝关节病变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4例存在膝关节病变的患者做研究对象。将68个有病变的膝关节进行常规X线检查、B超检查,10位患者进行MR(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包括骨质酥松、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髁间棘变尖、滑膜增厚、软骨病变、软骨下骨质破坏、半月板变性、韧带病变几方面。对比各项诊断结果。结果:X线检查与B超检查对比,各有优势,而MR检查与X线对比,虽然有些比X线检查结果敏感,但价格较高。结论:三个检查诊断各有优势,但B超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全面诊断出膝关节病变情况,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脊柱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脊柱外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就诊前有明确的外伤史,并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CT检查出113例脊椎骨折,MRI检查出116例脊椎骨折,两种方法检查脊椎骨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能够清晰辨别的椎体骨折线116个,MRI能够清晰辨别的椎体骨折线79个,椎体骨折线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前纵韧带损伤和后纵韧带损伤检出率(33.90%、85.00%、33.05%、32.20%)高于CT(22.03%、13.56%、5.08%、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在软组织损伤检出率(50.00%vs 53.3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椎体骨折线上显示清晰,MRI在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前纵韧带损伤和后纵韧带损伤方面诊断更为准确,两种诊断方法各有优势,临床根据目的选择或者联用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临床怀疑半月板损伤患者,患者均接受MRI和关节镜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此次MRI检查的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经MRI检查后显示0级24例,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27例;关节镜检查显示退变35例,撕裂25例。关节镜检查共58例得到确诊(96.67%),MRI检查共57例得到确诊(95.00%),MRI检查灵敏度为98.28%(57/58)、特异度为50.00%(1/2),阳性预测值为98.28%(57/58),阴性预测值为50.00%(1/2)。关节镜检查准确率为95.00%,MRI检查准确率为96.67%,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时可考虑采用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其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半月板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CT与MRI影像诊断临床价值。方法:笔者选取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有脊柱结核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CT和MRI诊断,所进行诊断的内容主要包括骨质椎间盘损伤、韧带扩散、钙化、椎旁出现肿块、硬膜囊肿和脊膜强化等六类具体现象。结果:40例患者在经过CT与MRI诊断之后,发现CT与MRI两种方法对于骨质椎间盘损伤以及椎旁出现肿块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诊断,两种方法对这两者症状进行诊断的结果没有多大区别。而对于钙化现象,CT方法则具有很大的优势,相比较MRI方法而言。而对于另外三种症状,即脊膜强化、韧带扩散和硬膜囊肿,MRI则具有很大的诊断优势,相比较CT而言,MRI能够更加容易诊断出这三种症状。结论:CT和MRI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优劣势之分,在进行脊柱结核患者的诊断时不能单纯只使用其中一种方法,而是应该搭配使用,进而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更好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循证医学理念,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评价低场磁共振(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及Elsevier以及中国期刊网(CNKI),在1990-2013年间公开发表的相关中文及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低场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和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84%和89.8%,Q*值为0.829。结论:低场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MRI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2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MRI和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特点和准确率。结果:在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改变、半月板变性、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方面,MRI检查的阳性检查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而在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囊变、软骨下赘骨、关节面不平方面,两种检查结果近似(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给予其MRI检查阳性率更高,检查结果较为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腿腓肠肌急性损伤的MRI表现,提高对腓肠肌损伤的认识,为临床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影像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腓肠肌急性损伤病例影像学资料,共32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有29例行DR或CT检查,MR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T1WI、T2WI、T2WI+FS。结果:32例中发现腓肠肌1度损伤15例,2度损伤15例,3度损伤2例,3例伴有比目鱼肌损伤,所有病例均未见胫腓骨骨折。结论:小腿腓肠肌损伤的磁共振检查发现病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级跳训练、竞赛对运动员膝关节冲击损伤影响程度,以1名健康男性运动员左膝关节为研究对象,利用膝部CT扫描和磁共振(MRI)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包括股骨、胫骨、腓骨、髌骨以及膝部各主要软骨、韧带在内完整的三维膝关节立体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MDA)与有限元分析(FEA)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三级跳起跑、跳跃、落地全过程运动员膝关节处冲击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变化状况。计算显示:在三级跳运动过程中,膝关节胫骨外侧接触区域受到的载荷,发生的位移最大,并随着跳跃和落地的冲击程度增强而变大。这加剧了胫骨部位的磨损程度,因而易诱使运动员膝关节发生骨损伤,计算结果与国外相关文献相比较为一致。结果表明:借助有限元与多体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好地研究三级跳训练和竞赛过程中人体膝关节的冲击振动行为,为膝关节运动损伤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方法,也为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采用CT诊断的老年的肠及肠系膜损伤。结果:主要CT征象:①腹腔游离气体28例(93.3%);②腹腔及肠管间积液24例(80%);③肠管膜破裂2例(6.7%);④肠系膜血肿7例(23.3%);⑤肠壁增厚4例(13.3%)。螺旋CT在腹腔游离气体、腹腔及肠管间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P<0.05),肠管膜破裂的诊断准确性最高(P<0.05)。结论:CT诊断可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提供丰富的影像学资料,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