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注浆成型结合真空发泡制备出具有明显梯度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该工艺在浆料中加入发泡剂, 然后注入底部为石膏的模具中, 抽真空保压并恒温保存, 浆料在低压下会形成孔径梯度结构。研究发现, 气压对样品的梯度结构有较明显影响, 随着气压由80 kPa降低到9 kPa, 样品气孔率由59.01%提高到80.85%, 当气压为80 kPa时, 样品无宏观梯度结构, 随着气压的降低, 梯度结构趋于明显。压汞法测试表明, 9 kPa气压制备的样品孔径分布比较分散, 具有0.5、20、30、40、60、100和200 μm等多种气孔孔径值。该工艺具有简易、廉价, 孔径分布和气孔率可调的优点, 可实现大尺寸、复杂形貌材料的制备, 为梯度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多孔泡沫镁是用特殊方法制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新型金属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在能源、建筑、交通、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多孔泡沫镁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发泡法制备泡沫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工艺过程,论述了增粘、混合、发泡和冷却4个过程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采用TiH2的缓释技术,可大大延缓TiH2的反应时间,使TiH2均匀混入铝熔体,从而制得孔结构均匀、吸声性能优良的泡沫铝。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板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镁合金板材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温度、压下量、板坯厚度等轧制工艺参数及轧制方式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评述了多种轧制工艺.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镁合金板材将会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Mg-Ca二元生物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分别制备了Mg-Ca-Mn和Mg-Ca-Sr三元合金,比较了3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在Hanks溶液中的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g-Ca-S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230MPa,析氢腐蚀速率为0.042 mL/(d·cm2).  相似文献   

6.
以A356铝合金为原料,通过熔体发泡法与吹气法分别制备了泡沫铝。其中,吹气法工艺分别采用Al2O3及SiC颗粒制备了样品。运用光镜、SEM、EDS、XRD等检测技术,对两种方法制备的泡沫铝的泡壁微观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组织中第二相在泡沫稳定性中的作用。运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了各种第二相在组织中的平均面积分数,通过阳极覆膜技术确定了初生铝平均晶粒大小,而共晶硅的变质等级依据美国铸造协会的标准判定。结果表明,由于原料及工艺的不同使得两种泡沫铝在物相组成、各相面积分数、平均尺寸、初生铝相晶粒大小、共晶硅相变质等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熔体发泡法制备工艺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利民  王录才  王芳 《材料导报》2003,17(6):28-30,69
论述了国内外泡沫金属生产中熔体发泡法制备工艺的发展形势,并对熔体发泡法中不同种发泡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介绍了国内外对采用熔体发泡法生产泡沫金属所做的各种试探性研究,总结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对不同种发泡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关键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对熔体发泡法生产泡沫金属的发展前景做了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8.
烧结多孔铝合金的孔隙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多孔铝合金,讨论了影响多孔铝合金密度、孔隙率等的因素,并用Matlab软件所编写的程序,对多孔铝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窦雁巍  胡明  崔梦  宗杨 《功能材料》2006,37(3):395-398
以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多孔硅材料并通过表面轮廓测试仪、原子力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等设备对制备多孔硅的孔隙率、厚度、表面形貌、以及热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本实验制备的多孔硅属于介孔硅(15~20nm),其孔隙率随腐蚀时间和腐蚀电流的变化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加多孔硅的厚度和孔隙率,可以使得多孔硅的热导率显著降低(最低可低至0.62W/m·K).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吹气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生产工艺,并对泡沫铝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概述。介绍了国内外对采用吹气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吹气发泡法生产泡沫金属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镁合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通过塑性成形方法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成为了重要课题。镁及其合金因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较好的回收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室温变形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差等缺点是其广泛应用的瓶颈。在总结镁合金腐蚀特点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塑性成形方法对镁合金腐蚀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了不同加工成形方法在提高镁合金耐蚀性应用方面的进展,从腐蚀机理和工艺参数2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不同塑性成形方法对镁合金耐蚀性的影响机制,其中包括挤压–ECAP、超声滚压处理、等通道转角挤压、热轧处理、触变成形、板材挤压、板材轧制、交叉轧制、异步轧制和异步交叉轧制、压铸、快速凝固、搅拌摩擦焊、增材制造、喷丸等。从成分分布、析出相等微观角度阐述了影响镁合金腐蚀行为的机制,指出了塑性成形方法在提高镁合金耐蚀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镁合金AZ31进行搅拌摩擦焊获得了成型良好的焊缝,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焊缝组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晶粒形貌和晶界析出的第二相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搅拌摩擦焊可以获得组织致密的焊缝,焊缝区域根据组织特点可以分为焊核区、热机影响区和热影响区;焊核区"洋葱环"之间呈现层片状结构,晶界强化相数量减少且尺寸变小;热机影响区在前进侧和焊核区有明显的分界,晶粒呈细长条状,后退侧和焊核区分界相对不明显,晶粒变形较小;热影响区在前进侧较窄,组织与母材组织相比变化较小,而后退侧热影响区较宽,晶粒尺寸有所增长,这与搅拌摩擦过程中金属切削迁移的堆积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球磨后的NiTi合金粉末为原料,添加尿素作为造孔剂,利用粉末烧结法制备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预成型压力等条件对制备的多孔NiTi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Ni粉和Ti粉近等原子比混合烧结方法,此方法制备的多孔NiTi合金的相组成更加纯净.且随烧结温度升高,多孔N...  相似文献   

14.
ZK60镁合金铸坯均匀化退火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条件下ZK60镁合金铸坯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分析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铸坯组织转变和成分均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均匀化起主要作用.提出了ZK60镁合金铸锭的优化退火工艺为470℃×14h.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镁合金件的微弧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不同大面积镁合金轮毂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及工艺测试,探讨了镁合金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并对大面积镁合金件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等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优化出用于大面积镁合金件微弧氧化的电参数,可为微弧氧化工艺及电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无铬微弧氧化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试验对MB2镁合金无铬、磷、镁微弧氧化成膜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氧化膜层的显微硬度、截面形貌和相结构,采用动电位扫描法考察了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30 g/L KOH,45g/L Al(OH)3,2 g/L K2SiO3,2g/L添加剂M,电流密度65 mA/cm2,温度45℃.该微弧氧化新工艺能在镁合金上形成银灰色的氧化膜层,其显微硬度值及耐腐蚀性远优于传统含铬工艺DOW17所形成的膜层;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O,MgAl2O4,Al2O3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孔径较为均匀,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疏松层,内层为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致密层;在成膜过程中,电解液的铝盐浓度和微弧氧化电流密度是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中间相沥青和甲苯作碳质前驱体和发泡剂,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出孔径为10~25μm的泡沫炭,并着重研究了超临界发泡条件对泡沫炭的孔形及韧带结构的影响。超临界发泡包括成核、扩散、聚集及膨胀过程,同时泡孔的形成也是热力学、动力学及力学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中间相沥青中存在轻组分,超临界发泡过程伴随着自发泡过程,由此可获得层次孔结构的泡沫炭。  相似文献   

18.
原镁直接熔炼生产镁合金压铸件的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我国镁合金压铸件生产现状,分析了从原镁到镁合金压铸件的工艺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全封闭式熔化及浇注集成化方法、合金化阻燃技术和半固态成形技术等三种工艺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通过自主研究的微弧氧化工艺在AZ9lD镁合金表面获得了表面质量良好的彩色陶瓷质氧化膜。利用EPMA-EDS、XRD等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微弧氧化膜层的截面形貌和相结构,并采用NaCl溶液浸泡试验和中性盐雾试验考察了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氧化膜分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尖晶石型的Mg、Al的硅氧化合物陶瓷膜,具有坚硬的特点;内层为含少量硅的Mg、Al复合氧化物,与基体结合牢固,结构致密,形成了硬度和韧性的良好组合。氧化膜具有极佳的耐蚀性,性能优于铬酸盐阳极氧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