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滑板喷射型准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将补气结构设置于滑板上的新型滚动转子压缩机结构,该结构能保证吸气结束后补气口才向压缩腔打开,避免了补气回流至吸气管导致的容积效率降低。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型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新型结构可完全避免喷射过程中喷射制冷剂回流至吸气腔;与传统结构补气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相比,带有新型喷射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提升2.6%~3.7%。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螺杆式压缩机,属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是近期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冷机。它是利用装置在机体内的一对互相啮合的阴阳转子,在旋转时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达到吸入,压缩和排出气体的目的。国产螺杆压缩机是喷油润滑和冷却  相似文献   

3.
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做了部分改进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余隙容积对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余隙容积减小后压缩机的性能明显提高;改进样机较原压缩机的制冷量增大2.43%、COP增大3.23%;然而余隙容积减小后,因共鸣腔容积的减小导致压缩机噪声较原压缩机有所增加,但仍能够满足国家的标准66dB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坤  巴德纯  杨乃恒  刘波 《真空》2003,(5):12-1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特殊爪型干式真空泵的容积利用系数。根据啮合原理,提出了计算机模拟创成方法并同其它爪型干式真空泵的容积利用系数做出了比较。研究表明,特殊爪型干式真空泵与单爪型干式真空泵相比。在同样结构参数下(泵腔尺寸或中心距),对于不同的形状系数,容积利用系数提高了14%~56%;特殊爪型干式真空泵与双爪型干式真空泵相比。在保证转子强度许可和同样结构参数(泵腔尺寸或中心距)下,对于不的形状系数,容积利用系数提高了1.4%~24.4%。所以,我们得出结论,(1)利用新型的特殊爪型转子,我们可以在结构尺寸相同时获得更大的抽速;(2)本文提出的计算机模拟创成法,对于加快研制开发新的真空泵或压缩机转子型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规单螺杆压缩机结构型线复杂、加工技术要求高。本文介绍了一种链式星轮单螺杆压缩机,将常规星轮齿的回转运动改为直线运动。链式星轮的设计简化了转子螺旋齿、螺旋槽和星轮齿型线,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使得转子与星轮齿的啮合密封效果较好,容积效率较高,为0.936。本文还分析了该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转子设计、吸排气口设计以及密封润滑的方式,并对该压缩机进行了泄漏分析。  相似文献   

6.
滑片式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的一种。气体在滑片式压缩机压缩过程中的泄漏途径有周边密封间隙、转子表面间隙、滑片端部间隙和再膨胀等。因为在滑片式CO2压缩机中泄漏损失是影响容积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压降损失对容积效率的影响很小,所以容积效率会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对于滑片式CO2压缩机来说,即使转速很高,其吸气压降值也很小,因而与R134a压缩机相比,它更适于在高转速的条件下工作。由于泄漏损失随转速的升高而下降,而压力损失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加,所以指示效率会随转速的增加略显凸形。  相似文献   

7.
建立活塞式压缩机工作腔内制冷剂的热力学模型,通过编程求得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制冷剂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规律。利用FLUENT建立动网格模型,模拟活塞凸头结构对压缩机排气过程的影响,从而推导出活塞凸头结构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凸头结构通过减小余隙容积从而提高容积系数,但凸头对排气产生额外的压力损失,降低压力系数,最终的压缩机COP不一定增加,同时结合仿真计算得出马赫数云图,根据马赫数云图可以得出比较合适的活塞凸头外形结构,为活塞凸头结构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汽车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上,进行了变含油量、变转速和变工况实验,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压缩机容积效率、压缩功率损失、排气温度、制冷量和COP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压缩腔内油气质量百分比为7%~9%时,压缩机工作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号中小型商用压缩机噪声与能效问题,分别对压缩机腔内排气流道的声学和阻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压缩机腔内排气流道中一阶排气孔径、缓冲腔容积和排气路径等结构参数对压缩机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一阶排气孔径对排气流道声学及阻力性能影响较小;增大缓冲腔容积且增长排气路径可以改善排气流道传递损失,但压力损失增大;进口端面与第一个缓冲腔之间没有明显压降,最大压降发生在内排气管流道中。最终进行样机制作和测试,噪声和制冷量测试结果与数值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螺杆泵转子型线的设计是螺杆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摆线转子型线是一种常用的型线,型线位于节圆外的部分为外摆线,位于节圆内的部分为内摆线。选取合适的齿顶圆半径和节圆半径,分析构建了转子型线外摆线和内摆线方程及齿顶圆和齿根圆方程;设计了单头对称的摆线型螺杆泵转子型线及转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转子容积利用率与相关参数的关系,为摆线型罗茨泵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如何分析和评价管理者的绩效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迫切问题。依据美国学者坎贝尔、鲍曼和穆特威德鲁等人的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管理者绩效的结构和绩效可能包含的因素。运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了109名管理人员,采用类属分析和德尔菲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多层分析,最后归纳出描述管理者绩效的三个维度:任务绩效、个人特质绩效和人际关系绩效,并对这三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绩效分离性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翼  廖建桥 《工业工程》2006,9(4):49-53
分析和评价雇员的工作绩效是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绩效可分性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显著的影响,以及人口变量中服务年限、年龄、职称等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显著的影响.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素分析法,验证了各种变量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提高雇员工作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纯铜及合金Cu-Cr、Cu-Zr、Cu-Cr-Zr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研究了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对纯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可显著提高纯铜的强度,强化方式为析出强化;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弥散相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的运动,使合金的导电性能降低;在中性盐雾环境中,纯铜及合金的失重速度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微量Cr的添加可以提高纯铜的耐蚀性能,而微量Zr的添加则使纯铜的耐蚀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总结了蓄能器产品性能,并对产品安全性能控制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绩效沟通,是员工与直接上级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就绩效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探讨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利于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张浩 《材料工程》2018,(1):114-118
以Cu(NO_3)_2·3H_2O和Ce(NO_3)_3·6H_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Ce/TiO_2。探讨Cu-Ce负载量、Cu与Ce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对Cu-Ce/TiO_2性能的影响。利用SEM,LPSA,BET和UV-Vis测试Cu-Ce/TiO_2的表面形貌、粒度分布、孔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u-Ce负载量3%、Cu与Ce摩尔比1∶1、煅烧温度500℃时,制备的Cu-Ce/TiO_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湿性能。Cu-Ce/TiO_2呈近似球体,具有较好的均匀化和分散性,其粒径分布为1202.98~5364.48nm,其中d50为2437.57nm。Cu-Ce/TiO_2具有狭小瓶颈的"墨水瓶"型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05.55m2/g,孔体积为0.1200~0.1246mL/g,平均孔直径为3.44~4.02nm。Cu-Ce掺杂促使Cu-Ce/TiO_2内部形成新的能级,提高捕获e-和h+的能力,增强光子的利用效率,促使吸收边带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性能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的种类、合成 ,主要综述了高分子金属络合物不同于低分子络合物的催化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磁性以及作为催化剂、光学材料、电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对常规抗震设计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及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着重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enterprises must continuously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n adequate control an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encourage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to pursue excellent performance,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uses a systematic review to answer two research questions: (1) has this large number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PMS) publications contribut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2) what woul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MS lead us to?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field has not evolved substantially for the past 30 years. While various PMS a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ere are many instances of a common ground on what were discussed but in a few instances, there is little to no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activ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used to describe them, and there is also a great deal of overlap in the meaning of definitions and terms. Nevertheless, the synthesis review revealed that many of the discussions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useful and in certain cases, interesting and insightful. Research gaps were identified and narrowed by synthesising instances of a common ground, and if a common ground is not forthcoming, references to non-PMS articles were made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true’ meaning of terms, purposes and applications of PMS. This improves our understanding of PMS, and thus we can use the result of the review to conceptualise and present coherent arguments in the pursuance of a good PMS. This resear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s in the area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within an organisation, and shall provide a basis on which ongoing and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on this field can be built up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