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动力吸振器进行随机响应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实际结构作减振设计是,经常遇到结构激励源未知的情况。本文研究利用的动力特性和实测的随机响应数据,设计动力吸振器的问题。利用频响函综合技术,导出了结构安装动力吸振器胶后的响应之间的关系,运用优化方法,确定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动力吸振器在动力总成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轻型客车动力总成振动过大的问题,对其进行了试验测试与局部结构模态分析。分析得到,发动机激励与动力总成的托臂及其悬置组成的刚体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引起了系统共振;同时,探讨了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阻尼式动力吸振器,并将其应用于该车动力总成中。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吸振器能够有效地控制动力总成的振动。理论分析及试验方法对同类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种主动电磁式动力吸振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孙志卓  王全娟  王付山 《振动与冲击》2006,25(3):198-200,201
在传统的动力调谐吸振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动力学和电磁学的研究,得到了一个刚度可控的电磁弹簧,具体地讨论了该电磁弹簧的形成原理,以此电磁弹簧为核心元件,研究了一种固有频率可在线调整的主动电磁式动力吸振器。通过对设计实例进行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有限周期梁用动力消振器抑振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弯曲波方法导出了多支承梁加动力消振器位移响应的普遍表达式。理论分析发现了周期结构用动力消振器抑制振动的一些新特性:(1)仅用一个动力消振器可抑制周期结构对应传递频带内的一组共振峰。被抑制的共振峰的数量与跨距的数量和消振器的布置位置有关;(2)动力消振器调谐频率与对应传递频带的第一个共振频率相关联。当动力消振器与作用在梁上的外载荷作用在同一点时,最佳调谐频率比总是大于1,否则最佳调谐频率比小于1。  相似文献   

5.
动力吸振器作为一种振动控制的主要手段,很少被用于铁道车辆车体结构的振动控制。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车辆在33.6 Hz处存在地板局部振动放大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建立地板-多重动力吸振器系统运动方程,推导得到动力放大系数函数,并提出一种基于偏导数的数值搜索方法,计算多重动力吸振器的最优参数。利用仿真方法提取地板目标模态的振型函数,并计算模态质量,最终得到地板最优多重动力吸振器参数。将动力吸振器建入车体仿真模型对其振动控制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目标频率33.6 Hz处的地板振动加速度峰值下降23.98%,且33.6 Hz附近的振动传递率也有所下降,所设计的地板多重动力吸振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动力吸振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动力吸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传统的被动式吸振器的结构形式,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现代主动式动力吸振技术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自适应固有频率可调节动力吸振器,它有识别瞬间的调节并修改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结果使机床无颤振动削能力得到增加,强迫振动的有效值平均减少50%。  相似文献   

8.
一、组合型动力吸振器的理论分析和参数优化提高减振装置的效率是减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将若干个动力吸振器并联使用[1,2].本文提出一种组合型动力吸振器,其特点是,在使主系统达到一定减振要求的前提下,减振器的质量比其他同类减振装置的小,结构更紧凑.组合型动力吸振器的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M、K、C表示主系统质量、刚度和阻尼,吸振器部分由两个弹簧K_(d1)、K_(d2),阻尼器C_d,吸振质量m_d组成.其中弹簧K_(d1)和阻尼器C_d  相似文献   

9.
悬臂梁动力吸振器的理论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典质量-弹簧系统吸振器动力参数固定不可变的局限性,设计一种由连续梁及质量块组成的新型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建立吸振系统理论模型,确定质量块在悬臂梁不同位置时的吸振频率,并且基于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分析吸振器的吸振性能,最后实验验证悬臂梁式吸振器良好的吸振效果。结果表明,悬臂梁式吸振器动力吸振可行有效,吸振参数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10.
电磁式有源吸振器及其特性实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式有源吸振器及其特性实验分析张洪田,张天元,刘志刚,柳贡民,张文平(哈尔滨工程大学)一、概述动力吸振器是由于Frahm于1902年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它结构简单,又能有效地抑制定频强迫振动,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动力吸振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较难用一般算法计算的旅行商优化问题,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建模,并使用MATLAB软件对算法进行了实时仿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优化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开放车间调度问题,运用了文化基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在文化基因算法的框架中,既有种群中的全局搜索,又包含针对问题自身特点的局部搜索,为解决开放车间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算法。按照文化基因算法的思想和特点,将爬山法作为局部搜索策略加入到全局搜索策略所用到的遗传算法中,通过对开放车间调度问题的邻域结构进行研究,加入爬山搜索法进行优化求解。基于40个标准算例,通过与下界值的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在解决具有较大搜索空间的调度问题时,其拥有更出色的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3.
《技术计量学》2013,55(4):512-526
The use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in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profiles remain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vario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SPC problem with a nonlinear profile is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ovel scheme to monitor changes in both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profile online. It integrates the multivariate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procedure with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based on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The proposed scheme not only provides an effective SPC solution to handle nonlinear profiles, which are common in industrial practice, but it also resolves the latent problem in popular parametric monitoring methods of being unable to detect certain types of changes due to a misspecified, out-of-control model. Our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nitoring scheme. In addition, a systematic diagnostic approach is provided to locate the change point of the process and identify the type of change in the profile. Finally, a deep reactive ion-etching example from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二阶和四阶Helmholtz方程的一类周期边界问题的差分解法及其在过渡曲面设计中的应用。这类方法不同于传统的PDE方法中的二阶和四阶的偏微分方程,比传统的二阶和四阶偏微分方程有了更多的自由项,因此,在曲面设计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形状控制参数可进行调整,文中重点讨论了方程中的系数对曲面形状的影响,并研究了边界切矢条件对曲面形状的影响及其在曲面形状设计中的应用。设计者只需给出边界曲线和边界切矢,并通过对它们的控制就可构造和修改曲面形状。  相似文献   

15.
以单特征不相容问题及其解变换的研究为基础,探讨多特征不相容问题的结构、判断方法和求解方法,并以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为例说明其应用价值。这一研究将为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提供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As it is often the case in public-key cryptography, the first 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schemes were based on hard problems from number theory (factoring, discrete logarithms). The secur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depends on an NP-complete problem from the theory of error correcting codes:the syndrome decoding problem which relies on the hardness of decoding a binary word of given weight and given syndrome. Starting from Stern’s scheme [18], we define a dual version which, unlike the other schemes based on the SD problem, uses a generator matrix of a random linear binary code. This allows, among other things, an improve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rate with regards to the other schemes. Finally, by using techniques of computation in a finite field, we show how it is possible to considerably reduce: —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mputations done by the prover (which is usually a portable device with a limited computing power), — the size of the data stored by the latter. Received March 10, 1995; revised version December 1, 1995  相似文献   

17.
郜红合  曾旭  赵谦 《包装工程》2021,42(18):333-340
目的 解决目前公共扶手消毒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且需要人力操作的问题.方法 首先对现有公共扶手消毒设备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存在的缺陷与问题;然后利用TRIZ理论中的功能分析、因果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出根本问题;最后利用物理矛盾、物场分析法、ARIZ算法工具找到问题的最终解,并形成最优解决方案.结果 运用TRIZ工具解决问题,设计出一款能够自主通过公共扶手上的障碍部分,实现无接触式全自动公共扶手消毒设备.结论 方案解决了目前公共扶手消毒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为TRIZ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超  邓援超  郝雪君  夏万 《包装工程》2020,41(15):193-199
目的解决现有套袋机套袋装置在套袋过程中薄膜内袋容易产生折角的问题。方法利用TRZI理论中功能模型及因果链分析对初始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到根本问题后,再将根本问题转化为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TRIZ中解决问题的工具找到多个解决方案模型,并对方案模型进行可用性评估。结果将评估所得的最优方案进行实施,薄膜内袋折角的问题被解决,双层袋合格率达到99.5%。结论利用TRIZ理论中的一系列工具对薄膜内袋折角问题进行转化,建立了解决方案模型,选取了最优方案进行实施,成功解决了薄膜内袋折角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分批调度的批量划分和排序优化问题,提出两段染色体编码方式,分别描述工序信息和批量信息.提出舍弃比率概念来优化种群初始化过程.采用自适应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以双种群协同进化方式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以文献数据为例仿真测试了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对于复杂的分批调度问题,改进遗传算法一般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解.成功应用分批调度改进遗传算法解决了某公司分批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瑜  赵忠明  柳星春  汤泉 《光电工程》2008,35(12):63-66
针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中变化区域的自动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类间最大方差准则,利用C均值算法自动确定变化阈值的方法.该方法中将变化区域提取问题转化为两类之间的分类问题,利用C均值算法进行迭代处理,当两类之间方差最大时即为最佳变化阈值T.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确定图像变化检测的最佳阈值,实现变化区域提取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