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郑达  艾敬  刘晓丹 《包装工程》2020,41(18):12-21
目的 分析后人类时代下艺术家们通过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创作具有智能化的艺术作品的方式。智能化技术对艺术家的创作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实施的工具,同时机器视觉也已成为创意思维的组成机制,建构了从“不可见”到“可见”的新视觉文化体系。方法 在后人类赛博格语境中,从创作设计的智能技术路径、作品交互体验类型的维度,探讨算法和数据作为智能化艺术作品的两个面向;对自然界中的风力、河流等数据可视化,所应用的算法和采集的数据是使艺术作品具有智能化运行的关键因素。从自身艺术创作的智能化动态艺术装置“机器的皮肤”的机制出发,分析具有自主智能艺术的相关文献与作品特征;探索传感器的介入,以及创作者、智能艺术作品与观众的交互联结的产生途径。结论 描绘了人工智能系统的参与,艺术家身份的转换;分析了自然数据、传感器输入和交互互联在智能技术参与下的艺术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品  霍楷  郝燕 《包装世界》2013,(3):112-113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探讨。公共艺术的良好发展能更好地传达整个城市的文化精神,给人民带来更优美的人居环境。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是最近几十年被引入我国,近年来,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应注重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内涵;另外,公共艺术设计要考虑加入可再生和循环设计理念;最后,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离不开特色设计,应强调地域特色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1.当代交互艺术发展的背景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探险精神的大群体,总是在不断地获取新的环境信息,不断去创新探索,由此成就了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伴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不断发展,创作者和观赏者对传统艺术形式都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一单纯在绘纸上呈现一幅绘画作品或展示一件雕塑作品,转而去探索更为新颖、与科技结合的新型艺术作品呈现形式——交互艺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子工业的科技成果逐渐踊跃出新,随之出  相似文献   

4.
李特 《硅谷》2008,(7):131
探讨艺术在现代动画电影中的意义,追问动画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人的心灵出发,将动画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平 《包装世界》2013,(6):17+19-17,19
艺术传播媒介是联系生产者与接受者也就是艺术家与艺术接受者之间的纽带。任何的艺术作品从创作生产出来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并被人们所接受.整个过程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的。本文通过分析艺术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介来阐述艺术流通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6.
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悦 《包装工程》2016,37(12):93-96
目的研究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功能特性和设计策略。方法在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地铁空间中交互性公共艺术最本质的功能特性,结合案例分析交互性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结论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交流窗口,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和交互手段逐步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未来的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应结合便捷交通功能和交互媒介功能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交互空间模式、全信息艺术设计、交互媒体叙事和数字情感体验等设计策略进行创新探索,在吸引乘客参与更多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地铁公共艺术的科技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及我国的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受杜象影响甚巨的六十年代观念艺术,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以及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ing)脱胎转变而成的七十年代表演艺术,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沟通与合作成为在这些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的关注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杨彦辉 《包装工程》2022,43(14):146-154
目的 图形的交互设计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交互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方向。伴随数字化现代设计的完善与发展,交互设计概念的发展与要求,结合设计艺术学中的个体心理与消费者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多种运用等方面的知识,探索概念化交互设计调查与研究的方法。方法 分别从行为认知、多思路受众关系、信息数据的综合利用与参考等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与探索。结论 用设计的方式来整理信息,利用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强化其设计的调查研究,从描述性研究上升为解释性研究,并通过有效的人机交互来传递信息,达到具有预测性的设计研究结果。结合图形化的设计方案将信息内容与设计美学融入现代人机交互的图形设计当中,从而达到人机信息沟通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用人际信息中的“情感信息(emotional message)”概念,以美术作品为例,深入研究美术作品中艺术语言的情感信息特征。研究发现艺术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情感信息的传播过程:艺术语言是一种能引起受众强烈情感反应的符号: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但能刺激受众生理上的情感反应,更能在文化底蕴上给受众复杂、强烈、持久的情感信息。进而使我们更理性的诠释艺术。  相似文献   

10.
设计和艺术从历史的溯源看本是同源,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入手,对于艺术与设计的渊源、艺术与设计的争议出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龚芸 《包装工程》2020,41(20):284-289
目的 探讨互动设计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语境下的内涵特征,梳理互动设计的构成要素,从内部关系入手阐述互动设计意蕴,为国内艺术乡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典型性作品为研究基础,探讨互动设计内在要素的关联,提出互动设计是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介入的起点,并从环境和主体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互动性作品的表意关系,提出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互动设计机制,并从互动性作品的表意形态和内涵架构两方面分析。结论 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难度,互动设计作为一种公共设计实践的方法,只有厘清其相关概念和内在意义,才能促使公共艺术在乡村的实践中有更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冯文博 《包装工程》2020,41(12):292-295
目的研究在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的图形化设计的特征。方法在新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普遍发展的情况下,用语言学原理、符号学理论和影像语言中的蒙太奇理论对信息化的图形展开分析,研究信息图形化设计的特征,从数字图形编码类型分析开始,展开对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图形信息解码的研究。结论信息图形化已开始逐渐由明确的信息视觉传达发展为内容模糊的信息解码自由开放的状态,信息图形化设计也呈现出在可视化视觉语言的基础上,以图形交互式表现为手段,以主次分明的信息结构、动态的图形组织结构为特点,具有明显的形而上的后现代主义审美色彩。在图形化信息的解码过程中,主体先验图式的主观投射和视觉思维下的移情与同构是其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陈昆 《影像技术》2010,22(5):11-13,30
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摄影艺术品不再单单是平面视觉而且是在触觉甚至是在嗅觉上使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的表现。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现象种种表征,成为艺术世界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而数码艺术属于新媒体艺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数字图像技术成为一种基本的语言和工具,以数字图像技术完成的数字影像作品一直倍受关注和争议,争议的焦点则是它对人类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它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当代艺术的视觉对数字影像艺术的影响分析,来探寻数字影像艺术当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谌涛  郝于越 《包装工程》2018,39(24):70-75
目的 研究自主信息传播环境下,智能交互产品的视觉设计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作用。方法 以苹果产品及其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案例,分析其视觉艺术设计对提升交互体验的作用效果及其设计策略。 结论 指出移动交互产品的人机交互体验分为使用层面、情感层面和生态层面的体验内容;论述了视觉艺术设计在交互体验各层次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提出了自主传播环境下的交互视觉艺术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孙光 《包装工程》2012,33(10):143-146
通过校园环境艺术化的建设,创造人的高质量艺术化教育的空间环境。针对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和应用美术与设计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阐述了校园环境艺术化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在于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论证了人们需要追求的是一种适合人文倾向的校园环境,从而更需要把应用美术与设计很好地应用于校园环境艺术化的建设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汤晓颖  邓亚荣  罗立宏 《包装工程》2021,42(18):308-315
目的 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水墨艺术的数字化创新与设计研究,使传统水墨艺术与当代数字化技术从互为平行到主动相交,从传统水墨文化中建构新时代的表现形态与符号新意.方法 在实现当代水墨艺术创意概念设计的同时,完成了红外互动投影系统的搭建,对笔触点与背景图像分离、笔触点的目标追踪等难点技术进行了符合传统水墨艺术的互动投影要求的创新与突破.结论 将互动投影技术与水墨艺术结合,进行再创作、再表达,突破水墨艺术以视觉为主体的惯性认知,强调听觉与水墨艺术的关联性,实现概念创新的设计人员与架构设计的技术人员跨界合作交流,最终完成数字化艺术表现的多感官新体验,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创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梅小清  梅云清 《包装工程》2005,26(4):214-216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及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被公众所认知.高度的娱乐性、欣赏性、教育性,在这个互动化很强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也就成了它的主要功能.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更是一种艺术工程.在新世纪新环境下,探讨动画艺术教育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夏进军  杨婧  范正妍  谢磊  李赟  孙远 《包装工程》2022,43(14):17-28
目的 遵循“艺工融合”理念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与设计创新思路,以磁流体科研成果为技术基础,进行科普产品磁流体演示仪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并验证“产学研创”一体化的跨学科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分析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探索其设计创新路径。以需求与用户体验为导向构建创新设计方法,开展产品功能创新与交互设计。通过控制磁流体的磁致相变效应,完成对音乐旋律映射、语音交互映射和表情交互映射的互动演示设计,开发实现交互的实时模拟技术,形成全新的科普产品交互展示模式。结论 挖掘了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创新设计要素与方法,有效验证了“艺工融合”理念下设计创新实践思路,实现理论学习、前沿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综合性大学跨学科教学模式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也为未来类似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孔维艳  孙文想 《包装工程》2016,37(10):35-38
目的研究交互式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人体工程学、艺术设计学为研究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论证方法,阐述如何运用交互式理念来满足消费者对包装的情感需求。结论交互式理念在包装结构、视觉元素以及包装材料方面的应用,创新了现代包装设计,赋予了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和贴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