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间隙面差作为评价白车身装配制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汽车制造业的关注。传统的间隙面差测量存在着损伤被测零件、效率低、可重复性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本文基于PolyWorks工业软件,以传统间隙面差测量为基础,对常见的间隙面差测量类型进行了归类,提出了一种间隙面差虚拟匹配测量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证明了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白车身装配CAD模型间隙面差名义值的算法,该算法基于UG二次开发测点生成,在零件需要保证精度的匹配关键位置生成测点,并由点生成截面,获得两个匹配零件该截面处信息,该信息包括测点坐标、截面线,从而计算的出该匹配零件间隙面差的名义值.该名义值将用于实际测量真实值的比对,来判断两匹配零件匹配实际信息是否合格.由于...  相似文献   

3.
针对PHANToM Desktop力反馈器工作空间狭小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动态空间匹配算法和代理点移出视锥体时的漫游技术.首先分析设备工作空间在三维方向与视锥体的匹配关系,通过对x、y和z轴方向进行空间匹配,实现近视点处操作精度高和远视点处可视范围大;然后利用映射区外的工作空间进行视点漫游,可以扩展虚拟装配可视范围.在虚拟装配过程中,实时地计算代理点与零件间的接触力,并反馈给用户,使用户可以感知零件的几何外形与硬度特性等;同时采取弹簧质点模型计算约束力引导用户进行装配定位.  相似文献   

4.
在大型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装配过程中难免出现装配对接间隙,由于间隙较小,当构件固定之后内部间隙不可达,难以测量。因此,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完成装配体小间隙的测量,本文提出了利用逆向重建和虚拟装配的方式进行装配间隙测量的方案。本文基于大型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测量的背景,结合双目视觉测量原理,采用视觉与激光相结合的测量方式,研究从点云获取至装配仿真模型的逆向重建技术,在CATIA的虚拟环境下完成装配间隙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河北省地方校准规范JJF(冀)154—2018《面差尺》的起草背景和编制思路,详细分析了面差尺计量性能(游标尺标记棱边至主标尺标记面的距离、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标尺标记的宽度和宽度差、工作面的平面度、漂移、零值误差、示值误差)的提出及技术要求的确定、校准设备的选择,为面差尺的制造及校准提供技术依据及参考。补充了规范中未考虑到的阿贝误差和平面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使得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更加全面和准确。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的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菲 《硅谷》2010,(7):60-60,120
虚拟装配技术是虚拟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基于WEB的虚拟装配技术是目前研究热点。以球阀虚拟装配为例,对基于WEB的虚拟装配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三维静态建模、装配规划、实时交互控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以UG为开发平台,利用C,C++编程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3上实现对装配件装配间隙分析以及匹配面的提取的二次开发以实现部分UG没有的功能模块的自动化,并结合开发实例和C,C++的编译环境详细介绍了UG二次开发的过程。该程序可有效避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能极大的减少工作人员的人力和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民机带中心对称间隙的方向舵为研究对象。按动力相似准则设计了尾翼颤振风洞模型,通过地面共振试验获得不同操纵刚度和自由间隙组合情况下方向舵旋转模态的力频曲线,根据收敛的频率值获得有限元模型作动器单元的等效刚度,经动力学特性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颤振分析。风洞试验后通过比较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①颤振速度一致;②颤振频率的偏差不大于6.5%;③颤振型一致。由此可见,根据试验频率得到的等效操纵刚度是准确的,用来预测弹性操纵面的极限环振荡临界速度是可行的,可以作为民机适航符合性验证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准确度高、操作性强的角度介绍了针对面差尺不同的计量特性如何选择相应的测量标准器,通过对测量面差尺各计量特性的标准器进行不确定度计算,论证了其合理性,并具体介绍了测量各计量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0.
论文提出了基于装配顺序的装配容差信息建模方法,以装配仿真路径规划的装配顺序为基础,提取装配体中各零件的特征约束关系及相关的关键特征,进而获取组成环容差信息,建立装配容差信息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装配顺序对装配误差累积过程的影响,减少了人工容差信息建模繁琐的交互操作,提高了装配容差信息的建模质量。基于DELMIA平台开发了飞机装配仿真系统。该系统已在工程上成功应用,提高了飞机装配仿真的效率,减少了飞机实际装配生产中的出错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VRML场景的虚拟装配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va 和VRML 的结合,构成了创建基于网络的大规模虚拟环境的理想综合平台,特别适合分布式VRML 场景的虚拟装配环境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VRML 和Java的虚拟现实构建方法,即通过I-DEAS 完成虚拟产品的物理建模和装配设计,修改由I-DEAS的输出的VRML 文件,增加交互性所必需的传感器节点,然后利用VRML 的Script 和EAI将它们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在此技术上完成VRML 场景的动态生成、装配控制及装配过程的动画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球,锥面零件起皱极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零件由模过程及几何基础上,给出了球、锥面零件侧壁起皱(内皱)的判据解析式,分析了材料性能及零件几何参数对内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装备虚拟装配应用问题,基于Visual Studio 2010、OSG、Cegui、VC++等软件平台和相关硬件设备,搭建了功能完整、使用方便、交互性好、沉浸感强的某型号电牵引采煤机虚拟现实装配应用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技术方案与构建方法;针对构建方法中的模型制作技术,结合UG与3Ds Max的建模优势,提出先在UG中建立CAD精确模型,后利用3Ds Max对模型进行转换、修改、优化和渲染,最终生成高质量虚拟现实模型的模型处理方法,弥补了艺术类模型装配精度较低和工程CAD模型很难直接生成虚拟现实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机钣金零件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以特征遍历进行特征提取的新方法.利用CATIA三维模型,在CATIA平台上,以VS2005工具和CATIA的应用组件架构(Componen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CAA)调用CATIA的API函数,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特征匹配技术,比较Excel表格中的特征与钣金零件的三维模型特征,准确地提取钣金零件三维模型的特征(如肋孔、表面类等),使钣金检验规划时间大约缩短20%,提高了钣金检验规划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和总结了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原理,实施步骤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并以拖拉机前驱动桥为虚拟装配对象,在计算机虚拟装配环境(Division Mockup)中装配并进行相应的装配检验,介绍生成装配序列与装配路径,并制作成装配动画的步骤,形象地展现产品的装配全过程。在(Division Mockup)中,以第三方插件为桥梁,借助由数据手套、位置跟踪器(FOB)、偏振眼镜和投影系统组建的虚拟现实环境,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并介绍了人机交互接口定义的规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包装实验室构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阐述了目前高校包装实验的教学现状,论述基于虚拟仪器构建虚拟包装实验室的可行性,详细介绍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指出基于虚拟仪器进行实验教学将会成为包装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VRML-JAVA的通用虚拟装配场景交互操作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CAD软件输出的VRML文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树形结构组织场景,将不同CAD软件输出的VRML文件进行标准化的基本方法。利用JAVA语言强大的编程功能和VRML2.0提供的EAI(ExternalAuthoringInterface,外部程序扩展接口)针对标准文件编写交互操作的程序,从而实现了对不同CAD软件建模的VRML装配场景的拆装、任意部分的隐藏和透明度调节等交互操作控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virtual.lab软件的粘弹性材料吸声性能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动态热机械仪(DMA)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低频动态力学性能,依据温频等效(WLF)原理拓展得到材料在宽频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而计算出材料的声学参数。依据材料的声学参数便可由virtual.lab软件计算出材料的吸声性能。利用本方法计算了两种橡胶材料的吸声性能,与声管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