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凡真 《中国包装》2012,32(7):37-38
包装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必要条件,而实现包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包装机械。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包装机械在流通领域中正起着越来越火的作用。 传统的包装机械多采用机械式控制,如凸轮分配轴式,后来又出现了电子控制、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日益提高,包装参数的随机多变,这些控制系统己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包装机械多采用机械式控制,如凸轮分配轴式,后来又出现了电子控制、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日益提高,包装参数的随机多变,这些控制系统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这时,一种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它彻底改变了包装机械的面貌,使其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在美欧日等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里,包装机械的操作系统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即从传统的继电器机械调控方式演变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新型电子控制方式。而在最近,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演变又为计算机术广泛应用到包装机械设备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一包装机械图形显示操作者界面(GraphicalDisplay Operator Interface)。  相似文献   

4.
叶峰 《包装世界》2007,(4):26-27
举措1 提高流程自动化采用电脑控制设计 几年前,自动化技术只占包装机械设计的30%,现在已占50%以上,大量使用了微电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控制.包装机械自动化设计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田勇  李俊霞 《包装工程》2022,43(9):171-175
目的 为提高包装机械臂的抓取精度,文中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设计一种包装机械臂定位方法。方法 将激光测距仪与工业相机融合,可实现目标点的初步定位并得到位姿偏差。以机械臂末端位置误差补偿为例,设计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实现PID控制关键参数的在线调整以提高误差补偿精度。进一步地,采用果蝇优化算法实现神经网络控制器初始值的优化,可提高控制系统性能。最后,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臂定位算法可使最大绝对误差从7.704 9 mm下降到1.424 2 mm;平均绝对定位误差降低约82.5%;机械臂执行效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 该定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包装机械臂定位精度,可满足包装、化工、食品等相关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包装机械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东爱  刘美华 《包装工程》2004,25(3):217-218
讨论了包装工程专业不同培养方向包装机械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包装机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进行了实践,提出了包装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拉伸缠绕包装技术在大型煤矿机械出II包装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简单介绍了热收缩包装技术及其特点,给出了大型煤矿机械热收缩包装的具体步骤,最后对热收缩包装技术在煤矿机械出口包装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姜Min  许菊若 《包装工程》1997,18(2):89-91
介绍在包装机械及其它机械中如何用步进电机来实现长度及转角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包装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5,他引:0  
朱建萍  王鹏 《包装工程》2007,28(7):89-91
简述了包装机械的特点及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单条活鱼包装机为例,介绍了一种适合包装机械特点的、集多种包装机械单一设计方法于一体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供广大包装机械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向成本设计技术在包装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罗书强 《包装工程》2008,29(5):112-115
将面向成本设计技术引入包装机械的设计,构建了包含特征建模工具、成组编码与分类识别器和成本估算三大模块的包装机械面向成本设计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包装机械面向成本设计技术的技术路线,最后研究了包装机械面向成本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包含成本信息的包装机械数字化产品建模方法、面向成本的包装机械产品结构优化方法、成本估算方法和零件的分类方法及相似度比较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针对环境控制系统特点的脉宽-模糊复合控制方案;使用Matlab软件的Fuzzy工具箱和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脉宽调节、PID控制、模糊控制和复合控制等4种控制模型,其中模糊控制模型以混合后的温度与基准温度之间的偏差及其变化率为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得到控制信号;输入温度阶跃信号对该4个控制模型的阶跃响应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选取一组动态参数作为输入对复合控制模型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脉宽调节系统的温度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金城  罗坚  白明 《包装工程》2006,27(4):298-300
详细介绍了印刷控制条的控制原理、控制参数、控制具体印刷参数的方法;以传统印刷控制条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数字印刷控制条在控制方法、应用前景方面的优势和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全面认识、深入理解印刷控制条对于印刷品质量控制的生产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胶印过程的控制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管力明  林剑 《包装工程》2007,28(3):77-79
根据印刷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要求,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就控制目标、调节对象以及控制响应等3个方面分析了胶印过程的控制特性,为进一步开展胶印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该文提出了一种双死区设计,运用滑模控制理论,对空气悬架的高度进行精确控制。创新点包括:区别于传统的气体多方变化假设模型,提出了基于热力学分析,利用温度-压强双控制方程建立的高精度非线性空气弹簧气室模型;提出空气悬架高度控制的双死区设置方法,通过大、小2个死区套合以提升控制精度,减少了单死区设置容易出现的振荡现象;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结合系统动力学特性、形式较简且受路面扰动和系统动力学参数变化影响较小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高精度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和双死区设置的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付强  张纪平  马维金  王俊元 《包装工程》2017,38(13):170-174
目的为了消除柔性机械臂的弹性振动,保证机械臂稳定运行。方法以水平运动的单杆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奇异摄动法将动力学方程分解为慢变和快变2个子系统,对2个子系统分别采用反演滑模变结构和模糊控制的手段进行控制,最后利用ADAMS和Matlab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将控制结果与传统PID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稳定时间、振动量、角速度、控制力矩都得到提高,此种控制方式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平稳时间缩短了75%。结论该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对柔性机械臂进行振动控制,且控制效果明显强于传统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李道奎  王锋  雷勇军 《振动与冲击》2009,28(11):173-176
以柔性悬臂梁为对象,采用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基于 控制理论设计鲁棒控制器,对梁进行振动控制。详细给出了控制器设计过程,包括模型参数误差,模型不确定性加权函数的选择以及性能加权函数的设计。对闭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对比了开环和闭环的性能,考察了参数摄动时闭环的鲁棒稳定性。分析结果验证了 控制理论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磁流变式调谐液柱阻尼器(MR-TLCD)是由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和磁流变液阻尼器(MRD)组成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依据Lagrange方程建立了MR-TLCD与单自由度结构耦合动力方程,从耗能受力角度详细阐述了MR阻尼力、TLCD液体恢复力是阻尼力还是负阻尼力。基于MTALAB/Simulink工具箱,仿真分析了单自由度被控结构受风致振动时简单双态控制、离复位控制和两级双态控制三种半主动算法下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级双态控制算法效果最优,离复位控制次之,简单双态控制也远好于被动控制效果。综合考虑MR-TLCD与被控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两级双态控制最趋于稳定。三种控制算法均显示良好控制效果,且结构位移控制效果略好于结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8.
军品包装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及质量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秉飞  陈洋  张春亮 《包装工程》2007,28(5):166-167,184
概述了军品包装的设计开发程序和过程控制要求.介绍了如何通过对军品包装设计开发的方案设计、工程样机研制、试制以及设计定型等各阶段进行有效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设计开发出满足现代武器装备需求的军用包装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于涂料灌装的自动灌装设备,以提高灌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升灌装精度。方法采用双头分别灌装,将灌装时间分散,压缩设备准备时间;采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代替原有气缸驱动,利用伺服电机重复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提升罐装精度。设计相应的控制程序和界面便于生产过程中设备参数的调整。结果针对5 L包装桶的灌装效率为每桶2 s,灌装精度达到±5 m L。结论通过实际生产证明该设备能够适用于各类流动液体物料自动灌装生产。双头伺服驱动容积式灌装机能够作为独立设备单机使用,也可通过以太网与控制设备通讯,作为灌装生产线的一部分配合其他设备使用,能够实现生产状态的在线监测和生产参数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由计算力矩控制器和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器相结合的机器人控制方案,探讨了用线性神经网络补偿机器人计算力矩不确定性误差的方法.推导了网络权值的自适应调整律,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误差的收敛性.所提方案结构简单,鲁棒性强,且神经网络补偿器有较好的适应性,无需事先知道机器人动力学参数和结构的精确值.对某打磨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