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中国古代几案类家具发展历程进行探索。方法以历史为脉络,以几案类家具高度尺寸、桌面形态及功能型制的发展特点为参照,对家具设计发展与生活方式、设计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探索几案类家具发展的一般规律。结论通过揭示家具发展规律来帮助设计师走出\"中国形式\"家具设计的思维定式,为现代中式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明式椅类家具的人体工程学进行分析,明确优缺点,从而拓展现代家具设计。方法以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从人的心理、生理对明式椅类家具进行分析。结论明式椅类家具的功能中有着一定的精神与文化因素,造就了其设计原则,即尊严第一,舒适第二。当尊严与舒适发生矛盾时,舒适一定要让位于尊严。拓展设计时,结合明式椅类家具的人体工程学优缺点,其伦理功能应进行有目的的取舍,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4.
自包豪斯创建以来,一项美学观与工业生产活动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工业设计渐入人心。明式家具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工业设计史中璀璨的一页,无论从材料特征、加工工艺、造型,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境界。作为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杰出手工业品,凝聚了匠人的聪明智慧和几代人的心血,它已经不是单纯的工业品,还是一项有独特创造性并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艺术品。因此,通过研究明式家具到清式家具的发展可以窥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明式椅类家具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一种新的方法来获得对明式椅类家具造型的客观评价。方法运用眼动实验和语意差分法相结合,对明式椅类家具的造型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在明式椅类家具4个样本的5个角度中,受关注度最高的为\"前视图\"和\"前侧视图\",明式椅类家具会给人带来强烈的\"传统、高雅、简约、自然\"的感觉。结论眼动实验和语意差分法不但弥补了传统主观性评价方法的不足,而且丰富了传统感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蒙古族家具作为北方游牧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造型浑厚、装饰丰富、技法精湛,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卓越的艺术品质。旨在通晓当下公众的审美偏好与心理需求,以此把握蒙古族箱柜类家具特征与公众感性意象之关系,从而在创新设计中对特征要素择优而从。方法 以蒙古族箱柜类家具为研究对象,基于魅力工学等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收集获取实验样本后进行深度访谈,依据访谈结果绘制评价构造图并构建魅力因子矩阵,并根据所得抽象语义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蒙古族箱柜类家具魅力评价均值后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定量研究后得到“简约质朴”“雍容华贵”“肃穆庄严”“简便易用”四类语义词与公众吸引力的关联度,以及具有正向影响的设计要素。结论 该方法科学合理的将公众审美偏好与蒙古族箱柜类家具特征要素建立联系,并明确各项特征要素对公众审美偏好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大小,不仅为后续研究该方向的学者及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使蒙古族箱柜类家具传承创新中与时俱进,去芜存菁,绵延精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情境法将以往以产品或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家具设计方式进行卧室柜类家具适老化设计。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研、无结构式访谈与投射测试等方法,建立典型人物,并以此建立出多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使用情境,借助情境获取老年人对于卧室柜类家具的需求项,并根据所获取的需求项进行适老化设计实践。结果 设计满足老年人对于安全性、舒适性、易记忆、功能性需求,同时便于不同行为能力的老年人进行收纳行为的卧室柜类家具。结论 根据情境法寻找设计机会,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方案包括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硬件设计时将滚珠丝杠、消毒与照明二合一感应灯、“门连架”、抽屉式分层隔板等加入卧室柜类家具,以满足老年人日常收纳需求。软件采用适合老年人认知特点的界面设计,期望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及富有亲和力的柜类家具外观造型与产品功能设计,构建具有良好实用性、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的卧室柜类家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冰盘沿外轮廓的造型比例,分析其造型设计,求出外轮廓形体变化趋势的函数关系式;以人体工程学中膝关节的活动规律为依据,分析冰盘沿线脚对于人体的适用性设计。方法以冰盘沿的外轮廓造型为依据进行分类,测量计算各类冰盘沿垂直方向的上下划分比值,并与黄金分割数相比较,测量绘制各例冰盘沿外轮廓的形体变化趋势曲线,得出其拟合曲线后分析变化特点,论证冰盘沿造型设计美学的合理性。求出各例拟合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模拟人体从站立到坐下的过程中各阶段膝关节的肢体变化,将冰盘沿自身的形体变化角度、可活动范围与垂直厚度,同人体在坐的过程中不同状态下舒适的膝关节活动角度、活动范围与腘窝尺寸比较,得出冰盘沿对于人体的适用性。结论冰盘沿的造型符合设计美学和人体工程学中对于家具的设计要求,不仅满足\"坐\"的基本需求,同时增加了美观性与舒适性,对现代家具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魏晋至宋金瓷瓶造型的艺术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瓷瓶造型的演变历史进程以及代表性瓷瓶器形特征,归纳总结出瓷瓶造型的\"观物取象\"和\"象形取意\"美学设计理念。结论瓷瓶造型是功能与审美和谐统一的创造。现代设计应学习与借鉴瓷器造型的形态之美,塑造出具有实用功利性与精神超越性的器物,来满足人类对艺术与实用这两种不同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丛雅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250-250
通过分析达芬奇作品中的艺术特征、形式、手段等。总结其在造型艺术上的成就,并进一步运用更多的造型形式、手段等,促进造型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视错觉在现代家具造型中的应用。方法以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生理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理论资料,从形式要素与视觉特性两大方面归纳、总结视错觉在现代家具造型中的应用途径。结论视错觉与家具设计的融合,拓宽了家具设计思路,满足了消费者视觉和心理双重需求,有利于快速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对成都春熙坊内部的清代古典家具装饰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成都锦江总府路春熙坊内部空间的座榻、椅柜、卧床、洗脸架、木雕佛像屏风等40余件清代遗存的古典家具,基于设计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封建贵族阶级在古典家具色彩、造型、材料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与众不同的装饰特征,并结合清代满族的历史知识分析古典贵族家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出成都地区清代古典家具的传承途径。结论 根据春熙坊座榻、椅柜、卧床、洗脸架、木雕佛像屏风等贵族古典家具展现的装饰色彩、装饰造型与装饰材料等特征,反映出在大一统背景下,贵族阶级为了巩固朝政,以满族为主导逐渐将自身的萨满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融为一体,最终让清代家具装饰与文化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因此,如果要使清代古典家具传承下去,需要通过仿制传承、创新传承及教育传承等三种途径,这对于传承成都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当代经济、艺术与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广式家具是我国地方传统家具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家具走向世界的一朵奇葩,具有鲜明的广东地域特色和西洋艺术旨趣。深入研究广式家具的设计思想,不仅可以揭示其内在规律,而且还能为其现代复兴提供方法指导。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考察,研究广式家具的设计思想。结论在材质工艺上,其率真豁达,求真大度,追求材美工巧;在造型装饰上,其又求新善变,兼容并蓄,勇于中西交融;在功用审美上,则务实亲民,商业世俗,能兼顾百姓日常之需。广式家具不仅传承了中国造物的传统精神,而且也饱受当时广东政治经济、工艺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具风貌的广东地方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7.
汉代装饰艺术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考察汉代装饰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探讨传统艺术资源对当代设计创作的意义。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汉代装饰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从汉代装饰艺术的风格特点、纹样、色彩和装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其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考察和分析。结论提出汉代装饰艺术的具体元素与装饰风格特征,及其给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带来的灵感启发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进一步阐明中国传统艺术是当代设计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古代圈椅的艺术分析及设计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绘画作品和图片,分析了圈椅在中国古代常见的形式。从对称和平衡美、完美的比例尺寸关系、线形美以及材料、结构、装饰美等方面对圈椅进行了艺术分析,并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特性。结合当代设计案例,分析了古代圈椅对于开发现代中式家具的意义,指出圈椅的大弧度椅圈曲线和\"S\"或\"C\"形靠背都是现代中国风格家具中常用的造型符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结合汉代肖形印造型的图形设计案例,探讨现代图形对于汉代肖形印图形的继承和设计转化策略。方法结合自身图形设计创作过程和思考,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视知觉原理和理论工具,对现代图形如何以当代视角对传统肖形印图形进行借鉴;传统象征语义如何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进行转化继承;以及传统肖形印图形信息诗化再现尝试这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运用当代设计成果、大胆地尝试信息再编码,是现代图形将汉代肖形印进行有效设计转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