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三大问题: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安全问题。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既是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减少燃料消耗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能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资源匮乏和大量消耗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量达到223319万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同时,由于中国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也很高,不仅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逐渐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用的能源消耗以及排放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问题和环保压力[1],安全、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已经刻不容缓[3]。为了推动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的开发[4]、轻量化汽车的开发[5]等举措均已列入国家以及行业规划。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即资源化的主要手段之一[6],能够在汽车使用过程节约燃油消耗并减低废气排放。在汽车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的巨大消耗所带来的能源匮乏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因此,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计量科技为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效能、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经着手进行计量服务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研究,本期对此进行介绍,同时希望已开展节能减排相关计量技术研究的各级计量技术机构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汽车轻量化越来越成为缓解能源压力和改善环境、降低雾霾的重要手段。尽管我国商用汽车在汽车总保有量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其燃油消耗量已经占到全部汽车燃油消耗量的70%左右,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每年消耗的燃油占全部汽车油耗的56%,其尾气排放也占汽车排放的50%以上,我国公路运输车辆的载重和自重较欧洲地区、美国、日本平均高出20%左右,给我国带  相似文献   

6.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了汽车保有量增速最快的国家,大量增加的汽车保有量尽管为民众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保和能源问题。为解决困扰汽车发展的能源问题,国家通过技术研发与能源替代不断将新能源技术应用于汽车中,为汽车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加大新能源应用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做好节能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用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对于能源的节约、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能源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首问题,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汽车是成品油消耗的第一大户,通过对汽车驾驶操作中影响油耗的主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实现汽车驾驶节油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尤其是工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材料产业。材料工业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材料的生产、制备、使用及废弃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统计数据表明,材料产业不仅是矿产资源的主要消耗者,而且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物质基础的材料,将来应该以怎样的模式发展下去?国内外材料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近年来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燃油费用居高不下,成为汽车使用成本的最大支出部分。加之能源紧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汽油的消耗。如何有效节油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汽车驾驶技巧与节油的关系出发,详细分析探讨了如何科学正确的使用汽车驾驶技巧以达到节油的目的,减少行车成本,减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大量消耗燃料所致的能源枯竭正在威胁着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无公害车--电动汽车正在走人人们的生活.以清洁干净且来源无限的太阳能为动力源的汽车是未来汽车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太阳能汽车通过车载的太阳能电池将取之不尽的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驱车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