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低频主/被动拖曳声呐和航空吊放声呐探测安静型潜艇是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一种主要探潜方式.与此同时,使用空投鱼雷与安静型潜艇进行作战将是一种主要的反潜手段.文章讨论潜艇对抗空投鱼雷将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分析我国潜艇将面临的敌空投鱼雷的性能特点和反潜飞机上的主动吊放声呐及空投浮标的情况,接着讨论早期发现携带空投鱼雷和吊放声呐的直升机平台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对入水鱼雷的发现和对抗问题.  相似文献   

2.
噪声干扰器对抗鱼雷的作战效能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投轻型鱼雷反潜的工作过程,对潜艇使用噪声干扰器对抗鱼雷的作战效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水声对抗过程中噪声干扰器、鱼雷、潜艇的对抗模型,讨论了主动声白导鱼雷的探测模型和噪声干扰器的声对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得到了鱼雷可能再次发现目标时的时间节点。结果表明:噪声干扰器的合理使用和潜艇的快速反应可显著降低鱼雷对潜艇的探测性能,这为潜艇指挥员正确使用噪声干扰器、取得好的鱼雷对抗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姚蓝  刘平香 《声学技术》2001,20(4):183-187
对于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来说,鱼雷威胁是致命的,因此近10几年来,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章在简要介绍威胁不同类型舰艇的各类鱼雷以后,讨论了反鱼雷水声对抗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也讨论了新一代水声对抗技术对鱼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直升机吊放声呐对潜艇目标进行搜索,是航空反潜作战的重要环节。采用蒙特卡罗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对三种搜潜方法的搜索概率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5.
陈敬军 《声学技术》2013,32(5):439-444
鱼雷防御可以采用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种对抗手段。现在大多数鱼雷防御系统还是软杀伤型的系统--使用诱饵或干扰器干扰潜艇的目标指示,去误导或打断鱼雷的制导机制。但软杀伤并不能对抗某些类型的鱼雷,加上大部分先进的现代鱼雷都具有反对抗措施,导致软杀伤防御的有效性在降低,需要开始更多地关注能够消除威胁的硬杀伤系统。现代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中正在不断增强对来袭鱼雷的硬杀伤能力。反鱼雷鱼雷、火箭深弹、拦截网、爆炸式声诱饵等都是用于鱼雷防御的硬杀伤手段,对相关硬杀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回顾。  相似文献   

6.
声自导鱼雷是攻击潜艇的主要武器之一。而使用噪声干扰器则是潜艇对抗来袭声自导鱼雷的主要手段。介绍了噪声干扰器对抗原理,建立了噪声干扰器使用模型以及声自导鱼雷对潜艇攻击的弹道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噪声干扰条件下智能与非智能鱼雷攻击潜艇的命中概率。证明了为对抗水声干扰器材,鱼雷需要向智能化高速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噪声干扰器对抗声呐使用效果分析与使用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噪声干扰器是一种宽带大功率压制性干扰器材 ,可用来对抗主、被动声呐跟踪 ,还可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攻击。文章在分析噪声干扰器工作机理基础上 ,以假想潜艇携带噪声干扰器对抗声呐为例 ,通过仿真计算 ,分析噪声干扰器对抗声呐的使用效果 ,并对噪声干扰器使用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随着反潜兵力的迅速发展,为了能使潜艇成功地规避武器的攻击和反潜兵力的跟踪,美苏英法等国都很重视提高潜艇的隐蔽性能和改进其水声观通设备.1964年美国海军提出设计新的攻击型核潜艇的要求,首先是一种安静型潜艇,其次是高速型潜艇.美海军认为,虽然高速艇具有敏捷的攻击和规避能力,但工作噪声较大;而安静艇具有低工作噪声和较强的探测能力,可以优先发现对方,在遇到反潜兵力尤其是遇到水面舰艇或反潜飞机时,安静性比高速性更为重要,因为可以在安静而隐蔽的航速下安全规避.  相似文献   

9.
机动规避是潜艇对抗航空声自导鱼雷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潜艇运动态势对声自导鱼雷探测性能的影响以及潜艇规避航空声自导鱼雷攻击的3种机动模式,建立了潜艇机动规避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潜艇不同规避航速和航向时声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潜艇采用合适的规避策略可以降低航空声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0.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由于受潜艇航行带来的水流作用力的影响,鱼雷诱饵出管后将向潜艇的尾部方向回转,如果潜艇发射鱼雷诱饵时的航速较高,则这种回转将十分严重,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这将给发射艇及鱼雷诱饵带来安全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鱼雷诱饵发射装置在艇上作向前倾斜的斜置式布置结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布置方式可以削弱鱼雷诱饵出管以后的回转趋势,从而可以避免较高航速时鱼雷诱饵与发射艇的回转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