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等离子喷涂Al2O3涂层腐蚀失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Al2O3陶瓷涂层,研究 了涂层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及其失效机制.结果表明,Al2O3涂层在碱性环境中耐 蚀性较强,在酸性环境中的耐蚀性较差,在盐类环境中的耐蚀性一般.陶瓷涂层在腐蚀介质 环境中工作时,因其内部非平衡相、夹杂物、残余应力及孔隙率的存在发生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2.
马壮  李晓  袁晓光  时海芳 《表面技术》2008,37(3):25-26,86
镁合金具有优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但其耐蚀和耐磨性能较差。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并采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分别测试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有新相生成,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热化学反应法制备氧化铝基陶瓷涂层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Q235钢上制备氧化铝基陶瓷涂层,对涂层进行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在600℃固化产生了新陶瓷相;涂层较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大大提高了基体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基质氧化物对热化学反应型氧化物陶瓷涂层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分别以Al2O3和SiO2为基质氧化物在850℃下制备陶瓷涂层,通过对陶瓷涂层的物相分析,热震性能测试、致密性以及耐蚀性测试分析比较,确定两种基质氧化物对陶瓷涂层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经热固化后两种涂层均产生了大量新相,增加了涂层的抗热震性能的同时新相本身具有的化学稳定性使涂层的耐酸、碱、盐能力不同程度上提升,但是由于SiO2本身的性质使涂层更致密,因此综合耐蚀性优于Al2O3基陶瓷涂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ZL101、MB2表面制备MgO基陶瓷涂层材料,用磷酸铝粘结剂调制料浆制备涂层;MB2分别选用磷酸铝粘结剂和水玻璃粘结剂制备两种陶瓷涂层.结果表明,ZL101固相反应型陶瓷涂层耐磨性、耐蚀性均明显优于基体.MB2表面采用水玻璃粘结剂制备的陶瓷涂层的相对耐磨性、耐蚀性均优于采用磷酸铝粘结剂制备的陶瓷涂层.ZL101陶瓷涂层热固化时有MgAl2O3新相产生;MB2陶瓷涂层热固化时则有MgAl2O3和MgSiO3新相产生.随固化温度升高,涂层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锂钴复合氧化物涂层的高温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途径、无机途径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耐蚀性能的LiCoO2的涂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途径涂层在热处理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是类似的,在干凝胶状态下为非晶态结构,400℃已晶化,物相为Li0.4CoO2;650℃涂层晶化已趋于完整,最终得到的涂层物相结构为LiCoO2。两种途径制备的锂钴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良好的高温耐蚀性能,无机途径涂层的耐蚀性又略好于有机途径涂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1Cr18Ni9钢基体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扩大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范围,采用料浆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具有保护性的SiO2基陶瓷涂层.并对涂层进行相结构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且涂层中有新相生成.腐蚀试验和磨损试验证明,采用本工艺在1Cr18Ni9钢表面涂覆陶瓷层能大幅度提高基体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热化学反应SiO2基纳米陶瓷涂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镁合金具有优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但其耐蚀和耐磨性能较差.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并采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分别测试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有新相生成,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AZ31镁合金的耐蚀性,对高能微弧火花合金化技术制备的Al-Y涂层进行研究.涂层的耐蚀性采用极化曲线测试和浸泡腐蚀实验进行评价.涂层的结构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物相衍射来表征.合金化过程中表面出现“喷溅特征“.实验得到均匀、致密的涂层.涂层厚度为22.5~30 μm,晶粒尺寸为1~1.5 μm.涂层由Al、Mg17Al12和Al3 Y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同原AZ31基材相比,Al-Y涂层的耐蚀性较高.浸泡实验表明Al-Y上形成的表面膜比AZ31上形成的表面膜在3.5wt%NaCl溶液中更能提供有效的保护.经初步分析,涂层中的Al和Y对改善耐蚀性均有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AZ9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对羟基磷灰石涂层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并通过腐蚀浸泡试验、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对该涂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4.5,温度为60℃时,涂层的致密性最好,呈放射状的结构,主要成分为HA相,涂层的厚度约为60~70μm,与基体结合较好;HA涂层对镁合金基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提高了基体合金在生理溶液中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hexadecylamine (HDA) on a Chromate phosphate coating on aluminium was studied using an optimized Chromate phosphate bath, The addition of HDA was found to decrease the coating weight, but to enhance the coating qua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DA helps in regulating the excessive attack on the metal and its ability to reduce Cr6+ to Cr3+ compensates the possible time delay for the initiation of coating deposition due to the inhibition.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失效的汽车制动鼓取样分析,认为汽车制动时,制动鼓发生了组织转变(相变)。相变的结果导致在制动鼓工作表面出现硬质斑点及裂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灰铸铁含C量和在灰铸铁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唐山不锈钢公司提高扇形段的使用寿命以及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选20钢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焊接参数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析了电流、电压、板长及板厚分别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和电压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最大,板材厚度其次,板材长度最小.  相似文献   

15.
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对大方坯质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芳  陈永 《铸造技术》2005,26(8):720-722
进行了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对大方坯的内部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搅拌电流由250A增至500A时,大方坯中心区等轴晶率由18.80%增至36.24%,中心疏松全部控制在1.5级以下,中心偏析评级全部控制在1.5级以下,大方坯凝固组织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明显增加,大方坯中大型夹杂总量较低,促进夹杂物上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管件收口工艺的刚塑性有限元模型,运用DEFORM-2D软件对不同的管件壁厚进行收口成形的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壁厚对收口质量、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和行程载荷变化以及可能产生的缺陷等。结果表明:为了满足管件收口的尺寸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在该模具下的收口,应该保证管件的壁厚大于5mm而小于15mm。  相似文献   

17.
摩擦对收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建立了弹体毛坯收口工艺的刚粘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摩擦因子条件下弹体毛坯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及可能产生的缺陷,为了获得所需的收口毛坯形状尺寸,其模具与坯料之间的剪切摩擦因子应控制在m=0.15以下。  相似文献   

18.
环件径向轧制的非稳态因素导致环件位置、塑性铰位置、尺寸大小动态变化.运用Abaqus软件,对环件径向轧制过程塑性铰研究表明:塑性铰的动态变化受到压下量的影响.无导向辊径向轧制时,在开始阶段没有塑性铰,随着芯辊的不断进给而出现塑性铰,而且塑性铰位于与轧制区域相对的环件直径的另一端,且偏向轧制出口区域一侧.  相似文献   

19.
阻尼对水泵管路隔振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泵系统的管路振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振动传递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阻尼措施是管路隔振的重要解决方法。对影响阻尼效果的参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及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自由阻尼效果随厚度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通过对阻尼参数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最优参数,对管路系统的隔振方案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循环伏安(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黄铜矿在含有5×10-4mol/L乙黄药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以及电位对黄铜矿表面膜层成分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路电位(OCP)下,天然黄铜矿表面发生黄药阴离子的吸附过程;在阳极电位范围-0.11~0.2V内,主要发生黄药阴离子氧化形成疏水双黄药膜层的电化学过程。形成的双黄药膜层在电位为0V时具有较高覆盖度和较大的厚度,随着电位的增加表面双黄药膜层的覆盖度和厚度减小。当电位高于0.2V时,黄铜矿表面发生以自身活化溶解为主的电化学过程,黄铜矿表面由双黄药膜层转化成为大量具有多孔和疏松结构的含有Cu(Ⅱ)和Fe(Ⅲ)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