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电解法回收WC粉再制硬质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以锌熔回收的WC为原料制备YG8硬质合金以及添加稀土氧化物的YG8-RE合金,通过金相、SEM分析了稀土氧化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添加稀土氧化物能改善合金的晶粒均匀性和孔隙度,提高合金的性能。添加稀土氧化物能够使得合金粘结相中α-Co的稳定性增强,并使断裂方式发生改变,提高了合金强度。  相似文献   

3.
《硬质合金》2019,(6):434-439
为了研究碳含量对WC-Co-Ni-Fe-Cr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本文以WC-9.5%(Co-Ni-Fe-Cr)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碳含量变化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WC的平均晶粒长大,但是WC的晶粒度比较均匀,在出现渗碳的情况下也未见异常粗大晶粒出现;脱碳和渗碳对抗弯强度影响极大,均会引起合金抗弯强度的显著下降,脱碳的影响尤其明显;粘结相中Cr和W的含量随着碳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了碳势高固溶度下降,与WC-Co硬质合金表现出相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何平 《硬质合金》1996,13(2):78-81
采用OLRMPUS.PMG3型光学显微镜和JCXA-733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应用二次电子图像(SEI),背散射电子图像,待征x射线扫描图像,较全面地观察和分析了WC-Co-Ni合金的断裂行为行径,孔隙和夹杂物等断裂源及其走向,确定了降低合金断裂强度的重要因素,表述了断裂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李力军  高峰 《硬质合金》1996,13(3):133-137
采用不同类型的WC硬质合金颗粒及不同成分的金属基本组成的两种复合耐磨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韧性及其影响因素,观察分析了其断口形貌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韧性与断面上WC硬质合金颗粒及金属基体的面积分数有关,主要取决于金属基体的成分、组织状态、韧性和含量,基体的韧性越好,含量越多,则复合材料的韧性越高.在冲击载荷作用下,WC硬质合金的断裂为脆性解理断裂,而金属基体则为具有少量塑性变形的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6.
添加剂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硬质合金刀具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发现刀头局部产生微小裂纹,直至开裂,影响刀具的生产和使用寿命。为找出硬质合金微裂纹发生的工序及产生微裂纹的主要原因,与二汽量刃具厂合作,采用X-射线衍线应力测定方法,对硬质合金(G-8)在各个工艺环节下残余应力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这种合金产生最大应力的工序是在磨锋工序中,本文通过EDAX及SEM证实了这一结果,并分析了断口形貌,表明裂纹并不穿过WC晶粒,而是沿晶粒边界扩展。  相似文献   

8.
以市售W粉,Co粉和石墨粉末为原料,采用普通工艺制取WC-12wt%Co合金。合金显微组织正常,含有大量板状WC晶粒。研究表明,使用板状W颗粒粉末、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烧结时间都有助于合金中板状WC晶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费氏粒度(Fsss)0.8μm及1.8 pm两种WC为原料,研究0%-0.06%炭黑添加量对WC-6%Co非均匀结构硬质合金试样的孔隙度、石墨相、WC晶粒分布及形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加量的增加,合金试样的孔隙度均为A02B00;平均晶粒度在0.95~1.00 μm之间变化,粒径离差系数在0.83-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氧化铬添加对超细WC-10%Co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重点是添加量和高能球磨时间对WC晶粒度、合金组织和合金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氧化铬抑制晶粒长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细化了WC晶粒,提升了合金性能,但过分球磨则会导致合金中缺陷增加和WC晶粒的异常长大;抑制剂Cr2O3有效地抑制了晶粒长大,合金中的WC晶粒度随抑制剂加入量的增加而细化,但过多的抑制剂会导致缺碳相和孔隙度的增加,降低了合金的强度。因此适当的球磨和合适的Cr2O3加入量将会在生产低孔隙度、高硬度、高抗弯强度的超细硬质合金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WC-Co硬质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切结合WC-Co硬质合金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检测工作,采用JCXA-733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和3014型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从断口形貌、WC-Co合金的断裂行为、孔隙、夹杂物、η相的组织成分和结构等都做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实验表明合金断裂过程主要沿WC硬质相与Co粘结相界面断裂或通过Co粘结相断裂,很少是WC穿晶解理断裂,同时阐明了断裂源中的孔隙、夹杂物、η相是降低硬质合金断裂强度的重要结构因素,从而探讨了WC-Co合金断裂的机理。该分析研究为质量检测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5.0kW横流CO2激光器对电冶钢结硬质合金DJW40表面进行重熔处理。对重熔区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激光重熔区分为熔凝区、过渡区及热影响区;熔凝区组织细小且致密,由粘结相和碳化物构成;大颗粒碳化钨部分溶解,小颗粒碳化物完全溶解;相比于基体,过渡区碳化物数量增多,过渡区的厚度与激光扫描速度成相反的变化;热影响区为相变硬化区,小颗粒碳化物有所增多。激光重熔可以大大改善电冶钢结硬质合金表面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导卫辊用RE-WC-钢结硬质合金覆层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WC粉+1Cr18Mn8Ni5N和改进的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RE-WC.钢基复合涂层.然后利用氩弧熔覆工艺对其涂层进行熔覆,并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由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增强的熔覆层,强化相主要是WC/W2C;熔覆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熔覆层硬度可达750HV0.1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纳米Si3N4-WC复合陶瓷,研究了WC颗粒的添加对纳米Si3N4陶瓷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3N4-WC复合陶瓷的基体显微组织由粒径小于100nm的等轴晶粒构成,WC以独立颗粒的形式存在,对显微组织影响不大;纳米Si3N4-WC复合陶瓷的硬度随WC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低于单相纳米Si3N4陶瓷,添加适量的WC颗粒可以提高纳米Si3N4陶瓷的断裂韧性,但对抗弯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应用电磁感应熔渗法成功制备了性能良好的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元素的扩散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宏观硬度。通过常温三体磨料磨损实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硬质合金与钢基体冶金结合良好;硬质合金与钢基体间硬度过渡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耐磨性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载荷为5.25kg时,相对耐磨性达到45钢的4.88倍。  相似文献   

16.
唐楷  林永忠  颜杰  黄新  李富兰 《硬质合金》2010,27(3):159-162
选择了数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聚乙二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添加到硬质合金球磨介质(乙醇-PEG)中,并引入超声波作为辅助手段分散WC,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来表征WC的分散度。通过分散时间实验和沉淀对比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分散时间与表面活性剂品种对WC分散的影响。结论表明:延长超声波分散时间,可有助于WC在球磨介质中的分散;球磨助剂选用AEO-9,效果好于其余种类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7.
屈广林 《硬质合金》2008,25(1):32-36
本文通过调整合金微观组织结构,针对抑制剂的添加进行优化等措施,成功地研制出YL10A这一性能达到国外牌号使用水平的新牌号,从而打人国外牌号占领的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18.
抑制剂对超细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超细硬质合金中添加抑制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硬质合金中添加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种类、方法以及抑制剂对超细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的渗硼工艺制备了渗硼厚度不同的YG11硬质合金试样。利用经典方法测定试样的密度、洛氏硬度、抗弯强度、钴磁及矫顽磁力等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渗硼试样断面的组织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硼试样断面的相成分。在自制的专用磨损实验机上对比了各组试样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YG11硬质合金通过气-固相渗硼处理后,断面组织可分为渗硼层、过渡层和基体3个部分。渗硼层出现了新的硬质相W2C、CoW2B2、CoW3B3等,WC晶粒细化,钴相因渗硼得到了强化。合金的耐磨参数比未渗硼时提高了14%~30%。经渗硼后硬质合金抗弯强度下降,但韧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