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合金化法是新兴的材料制备方法,简要介绍了机械合金化的基本原理,报道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高氮不锈钢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种经传统的球磨机改进而成的低温球磨机,对目前国内外低温机械合金化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对具有高温稳定性的纳米材料制备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总结,讨论了低温机械合金化的反应机制和能提高纳米材料高温稳定性的机理,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5.
6.
通过X射线衍射、SEM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r80A120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组织、相结构及硬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Cr80Al20混合物粉末经96h机械合金化后,其组织为Cr(Al)的过饱和固液体加上ηAlCr2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机械合金化铜稀土氧化物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挤压及粉末冶金技术,并结合金相、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稀土氧化物对纯铜电工材料物理力学性能、高温性能和电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不仅新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热强性.而且新工艺为电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Au-20%Sn合金,分析了合金物相、组织和硬度随球磨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合金塑性与合金组织及制备工艺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法可以制备Au-20%Sn合金;随球磨时间的增加,Au-20%Sn的合金化程度增加,组织中的金属间化合物逐渐增多,最终基本上为δ相和ζ′相;合金的硬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并在球磨60min后获得最高硬度104.2HV,然后开始下降;球磨后的合金粉末在190℃×2h的烧结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再结晶程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导致烧结后合金硬度在球磨时间超过60min后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机械合金化的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介绍了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特点,对目前机械合金化存在的两种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通过原子扩散逐渐实现合金化反应机制和爆炸式反应机制实质上是相似的,导致效果的不同主要在于合金体系的形成热不同。另外对影响机械合金化过程的因素以及该工艺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合成PLZT粉末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不同球磨设备机械合金化PLZT陶瓷粉末及其合成机理.与滚动式和行星式球磨相比较,多维摆动式球磨能在短时间内合成PLZT单相固溶体粉末.理论计算表明,撞击能量是决定能否发生机械化学反应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1.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hape memory powders of Cu-AI-Ni prepared from pure powders of Cu, AI and Ni using the mechanical alloying(MA) techniqu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hardness measurement, metallograph observation, XRD and SEM. The hardness reaches the peak as the increase in hardness due to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decrease in hardness due to kinetic annealing reach a balance. The process of MA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laminated structure, and the layer becomes thinner with an increase in milling time. The pre-alloyed shape memory powder can be formed by milling at 300 r/min for 50 h using a planetary ball mill.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Si_3N_4、B4C、C、Si等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2Si-B-3C-N粉末,在氮气保护下1900 ℃, 40 Mpa热压烧结30 min获得2Si-B-3C-N陶瓷,研究了块体陶瓷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高能球磨粉末在热压烧结后致密度达到了97.9%.热压烧结的2Si-B-3C-N陶瓷中主要含有等轴状的b-SiC和层片状的h-BCN相.BCN晶粒尺寸约为200 nm,SiC晶粒尺寸约为400~500 nm.BCN晶粒主要分布在SiC晶粒周围.2Si-B-3C-N陶瓷的室温抗弯强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硬度分别为446.6 Mpa、144.6 Gpa、5.10 Mpa×m~(1/2)和5.53 Gpa.在高温空气状态下,2Si-B-3C-N陶瓷的抗弯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000和1400 ℃下的抗弯强度分别为358.7和202.1 Mpa. 相似文献
15.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Al-Pb相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Al、Pb粉末按照Al 2 2 5Pb(at% ,下同 )的配比进行了机械合金化 ,并对Al Pb合金的物相、晶粒尺寸、点阵常数作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机械合金化可以获得Al Pb纳米晶超饱和固溶体。参照Miedema半经验理论模型 ,计算了该合金系的相变驱动力 ,分析指出当Pb含量为 86 8%~ 98 4 %时 ,该合金系存在发生非晶的化学驱动力。利用机械合金化动力学机制分析了Al Pb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和非晶的可能性 ,其中Al 2 2 5Pb形成固溶体的自由能要低于形成非晶的自由能 ,但都大于零 相似文献
16.
机械合金化W-Ni-Fe纳米复合粉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W,Ni,Fe粉末按照91.16W6.56Ni2.26Fe和95W5Ni的成分配比进行了机械合金化(MA).通过调整球磨转速、球磨时间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其对粉末结构的影响,并对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物相、合金化特性、晶粒尺寸、点阵畸变及粉末形貌和颗粒度作了测定和分析讨论.机械合金化使晶粒细化并产生孪晶和位错.有利于原子扩散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和非晶;高的球磨能有利于形成非晶相、晶粒细化和点阵畸变,350r/min球磨20h后晶粒尺寸可达25nm;输入的球磨能不同.粉末粒度的变化路径不同,但都会经历长大,变小和稳定三个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