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AUT(自动超声检测)与RT(射线检测)检测管道环焊缝结果不一致的问题,结合AUT与RT检测原理,制作了校准试块及含人工缺陷焊缝,制定了AUT与RT检测管道焊缝试验方案,根据试验方案对人工缺陷焊缝进行了对比检测,在此基础上分析AUT与RT对管道环焊缝缺陷的检出率。结果表明:AUT对全自动焊产生的未熔合缺陷具有很高的检出率;RT检测自动焊环焊缝坡口时,若射线方向与未熔合缺陷方向一致,则检出率最高,但随着射线方向与未熔合缺陷角度的增大,检出率降低,容易漏检。  相似文献   

2.
对管道焊缝射线照相底片进行评定时,由于焊缝存在的单边未焊透、条形缺陷、根部内凹和咬边及成型不良等影像类似未熔合,而引发各方对缺陷定性的争议。就管道焊缝和射线照相工艺特点,研究未熔合和相类似缺陷的影像特征及评定方法,以帮助正确判定未熔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铝合金大厚板焊缝坡口打磨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及铝合金坡口内的电弧行为分析,可知焊缝坡口打磨不当一方面导致焊缝根部产生未熔合或熔合不良等焊接缺陷,另一方面造成焊接电弧攀升,这是由于最小电压原理与电弧稳定燃烧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铝合金大厚板焊缝坡口打磨不当而导致焊接缺陷增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及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4.
Monel-400合金焊道成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Monel-400合金药皮焊条电弧焊的焊道成形试验,分析了焊道的成形特点及原因;讨论了焊道成形对焊缝中产生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的不良影响,从焊接工艺参数、操作工艺、坡口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焊道成形、焊缝组织和防止产生焊缝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为异种金属焊缝,使用690合金过渡连接低合金钢与不锈钢,制造过程中690焊材易产生微裂纹、未熔合和氧化物夹杂等缺陷。通过分析缺陷产生机理并结合实际制造情况,研究化学成分、焊接方法、工艺参数、辅助工艺措施以及坡口结构等对690镍基焊材焊接缺陷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合金元素含量可达到降低结晶裂纹敏感性的目的;适当减少焊接热输入,避免熔池过热,可降低裂纹和未熔合敏感性;控制坡口收缩变形,能够避免对焊接质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焊机》2020,(1)
对铝合金导电管焊接接头进行X射线检测组织分析,发现接头中出现气孔、夹渣、未熔合及未焊透等缺陷。详细分析接头缺陷的产生原因,通过优化坡口结构、焊接方法、调整焊枪位置及焊接参数,消除了导电管焊接接头出现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X65M D559 mm×12.7 mm钢管进行全自动焊,焊接完成后对环焊缝进行外观检测、射线检测、微观形貌分析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种焊接工艺参数下获得的环焊缝外观成形良好,射线检测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焊缝拉伸试验、面弯试验、背弯试验、-20℃冲击试验、系列温度冲击试验等性能较好。但在小热输入工艺条件下,焊缝不同位置微观形貌产生不同程度的侧壁未熔合缺陷,焊缝刻槽锤断试验也出现明显的未熔合缺陷。  相似文献   

8.
陈亮 《无损检测》2022,(1):56-59
基于DNVGL-ST-F101-2017规范的要求,结合海底管线U型坡口焊缝的特点,选择直径为168 mm,壁厚为18.6 mm及管径为508 mm,壁厚为31.8 mm的两种规格管线,制作一系列焊接缺陷,焊接缺陷分布于焊缝根部、热焊、填充及表面区域,缺陷类型包括未熔合、气孔及层间未熔合等.使用TOFD(超声衍射时差法...  相似文献   

9.
全自动焊接技术具有焊接速度快、坡口角度小、焊接面窄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焊接中。长输管道全自动焊焊缝的射线检测(RT)底片中经常出现线型影像,该线型影像一直被误认为是伪缺陷。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复工艺评定试验,对比不合格射线检测(RT)样片,发现此类线型影像并非伪缺陷,而是由边缘产生的未熔合线性缺欠;根据缺欠产生原因,研究长输管道全自动焊接边缘未熔合抑制技术,提高了长输管道全自动焊的焊接质量,其一次焊接合格率可达9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李衍  薛飞展 《无损检测》2010,(8):567-570,644
介绍按ASME法规2009增补版要求,用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承压设备焊缝时,根据相控阵扇形(S)扫描图像,结合相应探测布置截面图,对典型焊接缺陷检测图谱进行识别和评定的应用案例。所涉及的焊接接头为相对于X型坡口双面焊有一定检测难度的V型坡口单面焊和T型接头组合焊,焊接缺陷包括焊趾裂纹、焊道下裂纹、内表面开口裂纹、坡口未熔合、根部未焊透以及密集气孔等。同时,比较了相控阵检测的定量结果与实际缺陷尺寸。  相似文献   

11.
使用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和超声波检测方法对两种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筒体环焊缝进行了检测,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下裂纹、未熔合、气孔等缺陷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X射线检测对裂纹的检出率低,对未熔合缺陷不敏感,对气孔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超声波检测对裂纹、未熔合缺陷敏感,对气孔缺陷检出的灵敏度偏低。建议在检测GIS筒体环焊缝时结合使用这两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结合超声检测串列式扫查的原理和特点,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海洋钢结构厚板K型或单V型坡口焊缝的串列式扫查装置。使用此装置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降低了检测的人力工时投入,提高了检验准确率,达到了稳定、快速检测垂直于扫查面的面状缺陷(如坡口未熔合、中心裂纹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冷凝罐BOSS焊缝(小支管与筒体的安放式角焊缝)的制造工艺和结构特点,结合客户对BOSS焊缝体积型缺陷的检测要求,参照标准RCC-M-2007 《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与建造规则》制定了冷凝罐BOSS焊缝的射线检测工艺,并进行射线检测试验和工艺验证。射线检测结果符合检测相关标准要求,检测效果非常显著。根据检测出的缺陷类型,改进了制造工艺,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将目标检测网络Faster-RCNN应用在船舶焊缝X射线缺陷图像检测中,探讨了Faster-RCNN在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中的效果。针对船舶工业中的X射线焊缝图像,首先采用CLAHE方法对焊缝X射线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焊缝中存在的气孔、裂纹、未熔合等5种具有典型特征的缺陷作为识别目标进行标注并对数据进行增强。在目标识别上,采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来减少梯度弥散现象提高模型准确率,并针对焊缝缺陷目标小的特点对RPN网络锚点参数进行改进优化,同时引入FPN网络提取缺陷特征。最后与其他检测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集在模型上的mAP值达到96.33%,可以满足X射线焊缝缺陷自动化辅助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某电站锅炉空间受限区域的小径管进行相控阵超声检测和射线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对坡口未熔合缺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射线检测的检出率,可以有效提升焊接质量,避免缺陷漏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站P91管道常见的焊缝根部缺陷,设计了具有相应缺陷反射体的模拟对比试块,对焊缝根部进行相控阵检测工艺的研究和验证。结果表明,制定的焊缝根部相控阵检测工艺对管道焊缝根部裂纹、根部未焊透和根部未熔合缺陷具有较好的检出效果,能检测出0.5 mm深根部裂纹、1 mm深根部未熔合和1 mm深的根部未焊透缺陷。将根部区域置于40°~45°声束角度范围内进行扫查可获得较好的根部缺陷的检测效果。此检测工艺在电站管道的监督检验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角焊缝未熔合的超声检测工艺,针对笔者单位目前某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熔合的定性较为困难)进行解剖分析,从而优化检测工艺,更好地对缺陷进行定位、定性并对焊缝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D6A 20钢异种金属机器人自动焊焊缝质量的射线检测问题,从焊接结构入手,合理安排射线检测工艺,在缺陷评定中排除焊缝成形干扰,实现了该椭圆多层焊缝的高质量检测和缺陷的准确定性.并分析了焊缝中裂纹产生在焊接性能良好的20钢根部的机理,其原因是D6A与20钢的厚度和抗拉强度差异太大,导致在焊接应力和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在20钢焊缝根部区域沿熔合线方向产生焊接裂纹.根据分析结果,改进焊接工艺后,裂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周大禹  聂勇  左畅  蔡军 《无损检测》2010,(9):713-718
采用不同射线透照工艺,对带人工模拟缺陷(裂纹和未熔合)的异种金属焊缝试块进行了射线检验,得到了各缺陷的检验结果,并与解剖测量的缺陷尺寸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检出/漏检数据,获得检验概率函数;通过信号响应数据,获得检验概率函数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异种金属焊缝中缺陷的射线检验可靠性,分析了影响射线检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给出了缺陷的检出概率和检测概率曲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管道全自动超声检测(AUT)和射线检测(RT)对管道对接环焊缝侧壁未熔合缺陷的检测能力,设计了专用的对比试块,通过对测试结果做回归分析,计算出了AUT检测侧壁未熔合缺陷的最小高度值。通过分析RT灵敏度与缺陷坡口角度之间的关系,将AUT与RT的灵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AUT与RT检测法在环焊缝侧壁未熔合缺陷检测能力上的差异,并解释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得出此两种检测方法存在不同灵敏度极限的结论,且不建议使用射线检测对AUT方法检出结果进行抽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