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崤山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找矿效果不明显。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规律研究不系统,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矿理论体系。对区内金矿进行成矿年代、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崤山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壳幔混合源,以地幔为主;成矿流体为幔源流体、大气降水和变质流体的混合流体;成矿温度为中低温(136~379℃,平均232℃);成矿盐度为中等盐度(0.20%~27%,平均8.22%);成矿流体密度为低密度(0.65~1.13 g/cm~3,平均0.88g/cm~3);成矿流体压力为5~69 MPa;成矿深度估算为0.43~5.90 km;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结合区内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建立研究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龙头山金矿是钦杭成矿带南段大瑶山地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矿区发育大量不同阶段的黄铁矿,根据其产出特征和先后关系划分为5个世代,对应着5个成矿阶段:电气石-石英-硫化物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Ⅳ)和石英-黄铁矿阶段(Ⅴ)。黄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与金成矿有关的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岩浆热液,具有还原性,且流体富Cl-贫F-,Au主要以(AuCl_2)~-络合物形式迁移。黄铁矿δ~(34)S_(CDT)值介于+1.29×10~(-3)~+2.01×10~(-3),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铅同位素μ值为9.63~9.84,Th/U值为3.87~4.00,变化范围窄,为稳定性铅同位素。综合分析认为:矿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地壳重熔形成的深部岩浆岩,其中岩浆期后热液为主要成矿热液。  相似文献   

3.
铁克里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中亚壳体塔里木地洼区,历经多期大地构造成矿阶段,是西昆仑地区库斯拉普成矿带上重要的铜铅锌矿床。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矿区流体包裹体以及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矿石硫样品δ~(34)(SCDT)值分布较宽(+8.2×10~(-3)~-7.6×10~(-3)),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03~284℃,盐度介于0.18%~24.47%(NaCl),表明流体来源不是单一的,存在至少两种流体的混合。对各类型矿石铅同位素示踪研究表明:研究区矿石铅主要为壳幔混合的俯冲铅,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围岩和下伏基底。研究认为,铁克里克矿床表现出多大地构造成矿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矿作用等特点,为较典型的同生沉积-后期热液改造型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4.
果洛龙洼金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华力西.印支期是最重要的成矿期。矿体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地-层为矿源层和隔挡层,对矿质进行圈闭,变质热液及岩浆提供热源和物质。成矿作用分为变质热液期和岩浆热液期,前者包括乳白色石英脉阶段(A)和含金石英黄铁矿阶段(B),为主成矿期,后者对应石英硫化物再富集阶段(C),起叠加改造作用。综合稳定同位素及包裹体的特征,从多因复成的角度探讨其成矿作用。稳定同位素反映成矿物质及流体为多来源。包裹体研究表明:B、C阶段发育3种包裹体:Ⅰ型水溶液包裹体、Ⅱ型水溶液-CO_2包裹体、Ⅲ型纯CO_2包裹体。B阶段发育的3种包裹体温度集中于260~360℃,Ⅰ型、Ⅱ型包裹体盐度分别为10.70%~22.69%和3.52%~12.42%,流体可能来源于变质热液,属变质热液期。C阶段发育Ⅰ型包裹体及少量Ⅱ型包裹体,温度集中于160~320℃,Ⅰ型、Ⅱ型包裹体盐度分别为15.90%~23.32%和10.62%~13.57%,成矿热液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为岩浆热液期。矿床在变质热液期成矿,后期受到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矿质进行再富集。因此,矿床具多大地构造阶段、多控矿因素、多成矿物质来源、多成矿作用及多成因类型,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5.
辛庄金矿位于山西陆台五台隆起西北侧与燕山沉降带西南缘两大构造单元相互嵌接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上,矿体产状受NNW和NW向断裂控制。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可以将辛庄金矿分为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本区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有两个峰值:320~340℃和220~260℃,分别对应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属于中高温的范围。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CH4以及极少量的H2、C2H2和C2H6;液相成分主要有Ca2+、Mg2+、Na+、K+、SO42-、Cl-和F-。本区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与深部岩浆流体混合特点。总体而言,辛庄金矿的初始流体具有中高温、富CO2、低盐度的流体特征,晚成矿阶段流体演化为低温、低盐度水溶液流体,流体的不混溶导致了主成矿期矿质的大量沉淀。辛庄金矿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李坝金矿床是礼岷金矿带东段一个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近NW向、EW向韧脆性剪切带中。通过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鉴定,李坝成矿过程可以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可细分为黄铁矿阶段(A1)和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A2)、多金属硫化物阶段(A3)等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和显微测温分析表明,A1阶段流体包裹体以水溶液包裹体为主,还有少量的CO_2包裹体(Ⅱ型)、含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均一温度集中于380~400℃,盐度集中于5%~8%NaCl_(eq)之间。A2阶段流体包裹体以CO_2包裹体(Ⅱ型)、含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为主,水溶液包裹体较少,均一温度集中于320~340℃之间,盐度集中于8%~11%NaCl_(eq)之间。A3阶段流体包裹体以CO_2包裹体(Ⅱ型)、含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为主,水溶液包裹体较少,均一温度集中于280~300℃之间,盐度集中于2%~6%NaCl_(eq)之间。通过H_2O和CO_2体系联合p-t图解估算成矿压力为95~150MPa,估算最大成矿深度为5.6 km。对比研究表明:李坝金矿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浅变质沉积岩中,且矿体与围岩边界模糊;金属矿物主要为细粒黄铁矿,上述矿床地质特征总体与卡林型金矿床一致,而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富CO_2、中高温、低盐度的特征,这与造山型金矿床一致。综合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李坝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广义的类卡林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矿化元素及矿物组合,扬子地台北缘中段中上元古界中的金银矿床可划分为四类:1.Au-Ag-Pb-Zn 型;2.Au-Ag-Te 型;3.含Au-石英脉型;4.Au-Ag-Pb-Zn-黄铁矿一重晶石型。通过系统的地层含金银性评价,确立了武当山群杨坪组、挡鱼河组上亚组、碧口群酸性火山岩为有利金银矿化产出的层位,他们控制着区内金银矿化。文中还给出了四类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稳定同位素(S、Pb、H、O、C)组成,剖析了各类矿床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包金山金矿位于湖南省双峰金矿带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将成矿作用划分为变质热液期、岩浆热液期和热液叠加期等3个成矿期,并将岩浆热液期细分为乳白色石英脉阶段(A)、烟灰色石英脉阶段(B)和碳酸盐-石英细脉阶段(C)3个矿化阶段。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来研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并分析矿床成因。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发现,A、B阶段的石英中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I型)、水溶液-CO_2包裹体(II型)和纯CO_2包裹体(III型)。A阶段发育大量I型包裹体和极少量II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60~380℃,盐度为3.12%~15.42%;B阶段发育I型包裹体,II型及III型包裹体明显增多,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70℃,盐度为2.31%~12.29%。群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和CO_2为主,还含有N2、CH_4、H_2、CO等,液相成分主要为Ca^(2+)、Na^+、Mg^(2+)、SO_4^(2-)、Cl^-和NO_3^-。矿床主成矿期流体属低盐度、中高温、富CO_2的Ca^(2+)(Na^+、Mg^(2+))-SO_4^(2-)(Cl^-、NO_3^-)-H_2O-CO_2体系,估算成矿压力为70~113 MPa,估算最大成矿深度为4.2km。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来源于原生岩浆水。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叠加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包金山金矿位于湖南省双峰金矿带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将成矿作用划分为变质热液期、岩浆热液期和热液叠加期等3个成矿期,并将岩浆热液期细分为乳白色石英脉阶段(A)、烟灰色石英脉阶段(B)和碳酸盐-石英细脉阶段(C)3个矿化阶段。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来研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并分析矿床成因。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发现,A、B阶段的石英中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I型)、水溶液-CO_2包裹体(II型)和纯CO_2包裹体(III型)。A阶段发育大量I型包裹体和极少量II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60~380℃,盐度为3.12%~15.42%;B阶段发育I型包裹体,II型及III型包裹体明显增多,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70℃,盐度为2.31%~12.29%。群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和CO_2为主,还含有N2、CH_4、H_2、CO等,液相成分主要为Ca~(2+)、Na~+、Mg~(2+)、SO_4~(2-)、Cl~-和NO_3~-。矿床主成矿期流体属低盐度、中高温、富CO_2的Ca~(2+)(Na~+、Mg~(2+))-SO_4~(2-)(Cl~-、NO_3~-)-H_2O-CO_2体系,估算成矿压力为70~113 MPa,估算最大成矿深度为4.2km。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流体来源于原生岩浆水。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叠加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汞洞冲铅锌矿床位于大别成矿带的东段,是该区内重要的角砾岩型多金属矿床。矿体受角砾岩体控制,赋存于早古生代佛子岭岩群诸佛庵组云母石英片岩和千枚岩之中。矿床经历他形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Ⅰ)、自形石英-铁锰镁碳酸盐-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方解石-绿泥石-黄铁矿阶段(Ⅲ),其中Ⅱ阶段为最主要的铅锌沉淀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综合研究表明:Ⅰ阶段主要发育富CO_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07~354℃,盐度(NaCleq)为0.6%~5.6%(质量分数))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23~377℃,盐度为38.2%~45.3%);Ⅱ阶段主要发育气液相体积比变化很大的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及少量含CO_2的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9~315℃,盐度(NaCleq)为2.9%~6.9%;Ⅲ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2~280℃,盐度为1.4%~5.0%,其中Ⅰ阶段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Ⅰ阶段硅化细粒石英流体包裹体显示岩浆水来源,而Ⅱ阶段晶簇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则存在有大气水混入的特征。成矿流体由中高温、高盐度、富CO_2的岩浆水向低温、低盐度、贫气富水的大气水方向演化。C-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与铅锌等金属共生的白云石中δ~(13)C_(V-PDF)值为-4.6×10~(-3)~-1.2×10~(-3)之间,相对变化较小,δ~(18)O_(SMOW)值为7.1×10~(-3)~10.2×10~(-3),显示岩浆碳酸岩来源。金属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变化范围很窄,在2.5×10~(-3)~4.5×10~(-3)之间,也显示深源硫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汞洞冲铅锌矿床为一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的岩浆热液,矿床经历了隐爆作用和减压过程,使得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此时气液相开始分离,CO_2不断逃逸,成矿金属在残存的高盐度液相中富集,随后大气降水沿着隐爆作用所产生的裂隙加入热液中,流体混合使得体系盐度大幅降低,金属络合物失稳,最终铅锌大量沉淀。  相似文献   

11.
红山南金矿是东天山地区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总结,成矿作用分析,以及与相临区金矿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红山南金矿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成矿作用划分为两期三个阶段,成矿流体是岩浆热液与地表水的混合。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喷出岩建造为主要含金矿源层。  相似文献   

12.
下金宝金矿床位于永安—下营房—毛家沟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作者以河北下金宝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进而探讨本矿床的成矿机理。宏观地质特征和S、Pb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本区成矿物质主要由下金宝花岗质岩浆提供,部分来源于围岩。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本区早阶段的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沸腾作用,导致金的沉淀,中、晚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导因素为流体的混合作用,而水/岩反应促使金沉淀的现象贯穿成矿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金厂沟金矿是青木川-苍社金矿成矿带上最有价值的矿(床)点之一,该矿床赋存于青木川-关口垭韧性剪切带的碧口群二亚群三岩组第一岩性段(Pt2-3bk23-1),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含矿岩系以及围岩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的系统分析,初步认为矿体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并且矿化与磁铁石英岩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关系密切,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围岩,黄铁矿中的硫为水岩过程中流体对碧口群源岩的萃取,金元素的富集可能经过了多个阶段,成岩与成矿处于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14.
山西梨园金矿位于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北北东向的构造带中,矿床热液作用包括石英脉阶段(A)、石英-黄铁矿阶段(B)、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C)和石英-碳酸盐阶段(D)。B、C、D阶段的石英中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水溶液-CO2包裹体(Ⅱ型)以及纯CO2包裹体(Ⅲ型)。B阶段发育Ⅰ型包裹体、部分Ⅱ型及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30~350℃,盐度为1.82%~12.63%;C阶段发育Ⅰ型包裹体,Ⅱ型及Ⅲ型包裹体明显增多,均一温度集中于200~330℃,盐度为1.82%~9.71%;D阶段主要发育Ⅰ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40~170℃,盐度为1.16%~9.58%。包裹体气相成分含有较高密度的CO2和CO、N2、H2、CH4等,液相成分主要为Ca2+、Na+、K+、SO42-、Cl-、F-。估算成矿压力为68~114 MPa,对应的捕获温度为200~430℃,估算最大成矿深度为4.3km。梨园金矿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中低温、富CO2的Ca2+(Na+、K+)-SO42-(Cl-、F-)-H2O-CO2体系,可能为后期岩浆热液流体。矿床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从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入手,对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为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层位,其灰岩岩性是形成接触交代矿床的最有利的岩性,且与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和二叠系上统砂页岩构成了构造薄弱面——钙硅界面,有利于矿液的运移和矿质的沉淀;五通组石英砂岩为矿体定位起隔挡屏蔽作用;断裂构造F1为矿液运移、矿体定位的关键因素;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和热能,是成矿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区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条件、控矿因素、矿化形式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特征,对铜山铜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铜山铜矿包括多种矿化成因类型,整体上属以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为主的燕山期岩浆热液铜铁金硫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老鸦岭铜矿床是安徽省铜陵冬瓜山矿田内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远离主接触带的下二叠统到下三叠统大理岩地层中。原生成矿过程分为矽卡岩期的早矽卡岩阶段(A1)、晚矽卡岩阶段(A2)、氧化物阶段(A3)和热液期的石英硫化物阶段(B1)、碳酸盐阶段(B2)。包裹体岩相学分析表明:石榴子石、透辉石、石英和方解石中发育着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和含子矿物包裹体(Ⅱ型)。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矽卡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34~579℃或者600℃,盐度连续分布在20.80%~56.70%,显示其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的特征,体系处于超高压环境;氧化物阶段,流体减压沸腾,最低沸腾温度为298℃,包裹体具有不均一捕获特征,地下水的混入导致盐度从59.36%到3.76%显著变化,由于处于开放体系,受静水压力影响,估算成矿压力范围为16~37 MPa,结合上覆地层的厚度判断成矿深度约为1.6 km;石英硫化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50~350℃,盐度在3.92%到49.22%之间;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0~193℃,盐度为2.63%~4.39%,成矿流体显示出从高温到低温、从高盐度到低盐度、从均一到不混溶分离的演化过程。基于以上研究,推断老鸦岭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的岩浆流体为开端,在上侵和沿大隆组地层快速运移过程中逐渐演化,伴随沸腾作用和两次地下水的混入,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压力不断下降,最终在青山脚背斜轴部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嵩县焦园萤石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成矿带上,区域上以构造变形为主,断裂发育,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丰富。该区萤石矿属于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期后低温热液矿床。本文介绍了嵩县焦园萤石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阿斯哈金矿位于东昆中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仅有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现发现的矿体均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的破碎带中。矿区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CO2水溶液三相包裹体和水溶液两相包裹体两种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中低温、富CO2特征,流体的捕获温度在170~310℃之间,成矿压力为85~154 MPa,成矿深度为7.5~10.4 km,为中成深度。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运移到浅部时,大气降水的混入以及流体发生不混溶,致使流体的pH值、Eh值等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成矿物质在阿斯哈花岗闪长岩体中一系列NE向展布的张性裂隙扩张部位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9.
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盘龙铅锌矿是桂中地区典型的大型铅锌矿床,它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为了确定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金属来源,作者系统研究了矿床的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和围岩的ΣREE较低,LREE富集、具有显著的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矿石的硫同位素除了3件黄铁矿样品δ34SV-CDT为-17.90×10-3、-21.00×10-3和-20.60×10-3,其它硫化物的δ34SV-CDT均落在-7.10×10-3~7.70×10-3之间,而重晶石样品的δ34SV-CDT较高,达17.3×10-3~29.2×10-3,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和泥盆纪海水的共同作用;矿石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376~18.438、15.763~15.852和38.763~39.060,相似的铅同位素特征表明矿石的来源和成因是均一的、相同的,并且具有壳源的特征。喷流成矿期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属中-低温(166~289℃)、低盐度(4.01%~14.07%)、低密度(0.804~0.955 g/cm3),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综合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盘龙铅锌矿床显著区别于MVT型铅锌矿,应属于海底喷流-沉积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安徽池州李湾铜多金属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文章以李湾铜多金属矿为例,系统分析矿区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同时总结矿床成因,认为矿区下一步应以寻找大岩体接触带的外带中小岩体作为找矿方向,为矿区今后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