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4不锈钢双活性屏离子渗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缪跃琼  高玉新  郑少梅 《表面技术》2016,45(4):95-98,115
目的 考察304不锈钢双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方法 利用双活性屏离子渗氮(DASPN)和普通直流离子渗氮(DCPN)两种技术对304不锈钢进行低温(420℃)硬化处理,对比分析两种工艺所得渗层的组织,对比研究两种工艺所得渗层的相结构、硬度和耐蚀性能.结果 采用DASPN技术可获得比采用DCPN技术更为均匀、致密的渗层,渗层为单一S相层,硬度为763 HV0.25.电化学测试表明,两种渗氮技术相比,DASPN处理获得的渗层耐蚀性能更优.结论 采用DASPN技术对304不锈钢进行低温硬化处理,在试样距双屏的距离为70 mm时能够获得比DCPN更好的渗氮效果.该技术适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离子渗氮AISI 420马氏体不锈钢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不同温度对AISI 420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渗氮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氮层的硬度分布,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离子渗氮AISI 420不锈钢在模拟工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ISI 420不锈钢350℃低温离子渗氮层由ε-Fe3N和N过饱和固溶体αN相组成,其化学稳定性高,加之固溶Cr元素的联合作用,明显提高了AISI 420不锈钢基材的腐蚀抗力.AISI 420钢经450℃和550℃渗氮处理,渗氮层中的αN分解成了α相和CrN,造成基体贫Cr,降低了基材的耐蚀性能.马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表面硬度,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极化曲线和显微硬度等方法研究表面离子渗氮X12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渗氮层成分、显微组织结构、硬度以及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渗氮马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了70μm的渗氮层,渗氮层由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组成,化合物层的组成相主要为γ-Fe N和ε-Fe N。离子渗氮不锈钢经过72 h纯水浸泡后表面发生点蚀。基体内部向表层的扩散降低了钢中的固溶铬含量以及渗氮层形成的孔隙和裂纹共同降低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4.
渗氮在制造工业的各个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借以改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抗擦伤性能。可是,渗氮虽提高其耐磨性,但耐蚀性却下降。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不锈钢的渗氮有了重大进展。现在,可以获得同时改善耐磨和耐蚀的渗氮层。本文重点介绍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获得各种渗氮层组织,低温渗氮可获得硬度超过1400HV的单相渗氮层,并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00Cr22Ni5M03N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特点,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法(EDS)研究了该钢固溶油冷后的组织和各析出相的性能,分析了该钢离子渗氮层的组织。试验表明,该不锈钢在固溶处理时必须快速冷却,并在低于600℃时效。提出了降低离子渗氮层脆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渗氮温度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直流脉冲离子渗氮设备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采用显微硬度计、倒置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渗氮温度对奥氏体不锈钢显微硬度、金相组织、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离子渗氮处理得到的渗层表面硬度均在1150 HV0.05以上,耐磨性能提高4~5倍,低温离子渗氮在提高耐磨性能的同时保持其耐腐蚀件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磨损和腐蚀抗力的渗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在制造工业的各种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借以改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抗擦伤性能。可是,渗氮虽提高其耐磨性,但耐蚀性却下降,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不锈钢的渗有了重大进展,现在,可以获得同时改善耐磨和耐蚀的渗氮层,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获得各种渗氮层组织,低温渗氮可获得硬度超过1400HV的单相渗氮层,并显著改善其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保障304奥氏体不锈钢良好耐蚀性前提下,研发显著改善表层硬度及耐磨性的低温高效离子渗氮技术。方法 低温离子渗氮时,在试样周围均匀放置微量海绵钛,研发304奥氏体不锈钢创新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技术。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显微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测试仪,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分别对试样截面显微组织、物相及成分、截面显微硬度、渗层耐磨性能、耐蚀性能等渗层组织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304奥氏体不锈钢在420 ℃/4 h钛催渗离子渗氮处理后,不仅保持了良好耐蚀性,且渗层耐蚀性比常规低温离子渗氮略有提升,同时,表面硬度与耐磨性大幅提高,表面硬度由常规离子渗氮的978HV0.025提升至1350HV0.025。磨损率由20.9 μg/(N.m)降低至7.4 μg/(N.m),下降了约2/3。特别有价值的是,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效率比传统离子渗氮显著提升,渗氮层厚度由常规离子渗氮的11.37 μm增厚到48.32 μm,即渗氮效率提高到常规离子渗氮的4倍以上。结论 本研究研发的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技术在保障304奥氏体不锈钢优良耐蚀性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不锈钢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能,且具有显著的催渗效果。  相似文献   

9.
周武  王敏  赵同新  卢军  杨旗 《金属热处理》2022,47(11):147-151
采用离子渗氮工艺对一种Fe-C-Cr-Ni-Mn-V沉淀硬化型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离子渗氮温度下渗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C-Cr-Ni-Mn-V沉淀硬化型奥氏体不锈钢经430~520 ℃离子渗氮处理10 h后,试样表面均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渗氮层,表面硬度显著增大。随着离子渗氮温度的升高,渗层厚度增大,520 ℃渗氮时渗层厚度达到78 μm。当渗氮温度为430 ℃时,渗层表面主要由γN+CrN+γ′-Fe4N相组成;当渗氮温度升高至520 ℃时,渗层表面主要由γ′-Fe4N+CrN+ε-Fe2-3N相组成。在3种渗氮温度下,渗层中均有CrN析出,导致渗层耐蚀性低于基体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单一S相渗氮层,提高该系列不锈钢渗氮层的硬度、抗磨损性能,对比揭示渗氮前后不锈钢的磨损机制。方法 采用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技术(LTPNT)在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渗氮层的截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通过比磨损率和磨痕形貌分析渗氮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电化学实验考察渗氮前后3种不锈钢的耐蚀性。结果 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经380 ℃、12 h处理后,其表面获得了厚度为15 μm左右、与基体致密结合、组织成分均匀的渗氮层;渗氮层的相结构主要为S相,无CrN相析出;经渗氮后,该系列不锈钢表面硬度均为1 100HV左右,较基体硬度提高了5倍左右;不锈钢基体的磨损机理为黏着和磨粒磨损,经渗氮后转变为氧化磨损和微切削;渗氮层的比磨损率约为不锈钢基体的1/20,抗磨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25 ℃环境温度下渗氮后,304L、316L和321的自腐蚀电位下降,腐蚀电流密度增加,腐蚀速率加快,耐腐蚀性能稍有降低。通过对比腐蚀形貌发现,渗氮层仍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结论 通过LTPNT可以获得高硬度、组织均匀致密、结合强度高的渗氮层,渗氮层中S相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抗磨损能力,降低其摩擦因数和比磨损率,对延长不锈钢的服役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