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淬火冷却方式、不同表面强化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压铸模具的表面硬度、耐磨损性、耐高温腐蚀性和渗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分级冷却比普通油冷、离子氮化后再固体渗钒-稀土钇的复合强化热处理比普通离子氮化处理,均明显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和耐高温腐蚀性,在镁合金压铸模具热处理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把复合刷镀技术作为一种表面强化的手段应用于热锻模具,对复合刷镀的操作工艺及合理参数选择做了探索,配制了复合刷镀液,经实验测试和生产使用,证明镀层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红硬性高等特点,是提高热模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5,(4):929-931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微观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H13钢铝合金压铸模具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H13钢铝合金压铸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型腔的红硬性下降,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够,在高温金属液体的冲击下,模具型腔产生磨损和腐蚀。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强化技术可以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针对普遍存在的压铸模容易老化、寿命较短的特点,指出选用优良的钢材制作是保证压铸模寿命的基本条件。合理设计铸件及压铸模、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规范的热处理工艺、模具表面强化处理以及压铸模使用过程中规范的操作能延长压铸模寿命。我公司的压铸模长期使用这些方法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国产H13钢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可从8万模次延长至12万模次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热疲劳龟裂是铝合金压铸模具的主要失效模式. 针对这一现象,利用激光表面熔凝技术及激光表面填丝技术耦合仿生强化模型对压铸模具表面进行强化,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下热疲劳裂纹扩展形态,探索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方法. 试验利用Nd:YAG激光器对试样进行加工,每隔500次热疲劳循环后,观察不同试样裂纹扩展情况,5 000次循环后得出裂纹扩展形貌. 结果表明,经过激光表面填丝技术处理所得的仿生单元体硬度相对于激光表面熔凝处理所得单元体略有提高,经激光表面填丝技术处理的试样具有更高的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压铸模具钢的选择与提高压铸模寿命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从压铸模具钢3Cr2W8V和4Cr5MbSiV1(H13)的材质和热处理工艺方面分析了提高压铸模寿命的途径。认为选择电渣熔铸钢,采用合理的预处理、热处理工艺,以及在压铸生产过程中进行消除应力回火,通过模具的表面强化和防粘模处理能显著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此外,对模具延寿工作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传统渗碳、渗氮及表面淬火工艺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基础上,简单综述了传统工艺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应用的工艺优缺点及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新型表面形变强化、高能束流表面强化、表面冶金强化、表面复合强化及表面纳米强化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表面形变强化中的喷丸强化工艺、高能束流表面强化中的激光表面淬火与电子束表面淬火工艺及表面冶金强化中等离子喷涂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表面复合强化技术和表面纳米强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尤其是将表面复合强化技术中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与新型工艺、新型工艺与新型工艺的多种复合工艺的相互结合及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模具工业》2013,(1):I0004-I0004
压铸模型腔的表面处理是传统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之一。由丁可作为压铸模具的材料多种多样,相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在不同的材料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近期,有关专家针对模具基材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材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怎样延长压铸模使用寿命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压铸模具的失效机理和影响因素,阐述了压铸模模具表面强化处理技术方式,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必要性,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各种表面强化工艺优劣的基础上,介绍了这一技术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指出正确运用表面强化技术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表面强化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说明了模具的地位和作用,表面强化技术对模具质量与寿命的影响和关系,介绍了常用表面处理技术以及表面处理新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表面如何进行改性,使其在几何形状精度不受影响和不明显增加模具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在覆盖件拉伸时摩擦部位的耐磨性,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质量,是模具界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探索的课题。通过机器人控制感应淬火对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表面进行改性,为提高模具表面硬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表面强化技术与模具寿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综述了现代表面工程系统中表面强化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模具延寿领域的应用,建议加速这些技术在模具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激光表面硬化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表面硬化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显著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激光表面硬化及数值模拟的情况进行概述,主要介绍了激光表面硬化技术的强化机理、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论述了激光表面硬化数值模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激光表面硬化及数值模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The influence of laser surface melting and induction hardening on the surface structure,con-tact fatigue life and failure behaviour of the nodular cast iron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con-tact fatigue life can be improved by both laser treatment and induction hardening,but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typ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 former is due to lumpy and deep spal-ling caused by crack propagation between the quenching zone and the substrate,and the latteris due to nubby and surface flaking caused by the oil wedged action into surface cracks.  相似文献   

16.
激光热处理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作者从4个方面介绍了近的来我国激光热处理的现状及发展:(1)激光硬化;(2)激光熔覆;(3)激光合金化;(4)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激光微熔处理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对球墨铸铁表面组织、接触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破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和高频淬火均可提高球铁的接触疲劳强度,但其接触疲劳破坏过程和形式却不同,前者是由于硬化层与基体间裂纹扩展造成大块深层剥落,后者则是表层裂纹在油楔作用下造成小块浅层脱落。  相似文献   

18.
车轴是列车转向架的核心部件之一,引发车轴失效的表面损伤形式主要包括腐蚀、微动磨损和外物致损。表面强化可改善车轴表面完整性,进而抑制裂纹萌生和延缓裂纹扩展,以提高车轴疲劳强度并延长剩余寿命。车轴表面强化技术主要包括滚压、喷丸及表面感应淬火。首先,概述了国内外普速和高速列车车轴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滚压和喷丸等物理强化方式使车轴表面塑性变形硬化并引入残余压应力,表面感应淬火通过马氏体相变提高车轴表面强度并引入残余压应力。然后,重点综述了上述3种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当前车轴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其中,深度滚压是车轴表面强化的主要方式,表面感应淬火主要应用于部分高铁车轴上,而喷丸在车轴上的应用尚少。最后,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对比了车轴表面强化技术的优劣:喷丸强化深度有限,不足以提高车轴剩余寿命;中碳钢车轴表面淬火方案在淬硬层深度和残余应力大小方面均优于合金钢车轴滚压方案。基于损伤容限设计的评价为未来车轴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激光相变硬化在Cr12汽车模具材料表面强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对汽车模具Cr12材料表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试验,探讨了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相变硬化层深度的影响,研究了横向和沿深度方向显微硬度的分布情况以及硬化层的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表面硬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可以消除表面裂纹,从而成倍地提高了汽车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CVD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峰  杨艳丽 《热处理》2009,24(4):7-10
简要论述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其他表面硬化技术相比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近年来发展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激光化学气相沉积(LCVD)、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HVCVD)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WCVD)等新CVD技术,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