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电化学、金相、能谱等方法, 研究了低碳贝氏体钢在表面锈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 在含Cl-环境中的继续腐蚀行为. 实验发现, 低碳贝氏体钢和作为对比材料的低碳钢试样的表面锈层受损伤后, 在继续腐蚀过程中均能很快得到修复. 在损伤程度与继续腐蚀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低碳贝氏体钢的锈层电阻与损伤修复率均高于低碳钢. 低碳贝氏体钢基体/锈层界面的断裂韧性高于锈层本身.在受外界作用时, 锈层不会沿基体/锈层界面彻底脱落从而在基体表面保存残留锈层. 残留锈层能明显促进新锈层在损伤部位的形成. 原有锈层与损伤部位新形成的锈层中Cu和Cr含量接近, 并与钢基体的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2.
利用周浸加速腐蚀实验与力学性能实验对比研究了新型低碳贝氏体钢、超低碳铁素 体钢以及09CuPCrNi钢这3种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与拉伸性能的变化. 与超低 碳铁素体钢和09CuPCrNi钢相比, 新型低碳贝氏体钢不仅力学性能提高了, 而且耐腐蚀性 能亦得到改善, 其腐蚀速率明显低于其余2种对比钢, 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其优势更加 明显. 3种钢的锈层具有相近的相组成, 但新型低碳贝氏体钢的腐蚀产物颗粒最细小且锈层 最致密, 同时在接近钢基体的锈层处Cr和Cu的富集程度最明显且Cl的含量最低. 新 型低碳贝氏体钢锈层阻碍氯离子透过能力高于其余2种对比钢锈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周浸加速腐蚀实验与力学性能实验对比研究了新型低碳贝氏体钢、超低碳铁素体钢以及09CuPCrNi钢这3种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与拉伸性能的变化.与超低碳铁素体钢和09CuPCrNi钢相比,新型低碳贝氏体钢不仅力学性能提高了,而且耐腐蚀性能亦得到改善,其腐蚀速率明显低于其余2种对比钢,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其优势更加明显.3种钢的锈层具有相近的相组成,但新型低碳贝氏体钢的腐蚀产物颗粒最细小且锈层最致密,同时在接近钢基体的锈层处Cr和Cu的富集程度最明显且Cl的含量最低.新型低碳贝氏体钢锈层阻碍氯离子透过能力高于其余2种对比钢锈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低碳贝氏体钢在青岛曝晒一年后表面锈层的相组成、形貌、力学性能以及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锈层由α-FeOOH、β-FeOOH、γ-FeOOH、Fe3O4以及非晶相组成;锈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显示锈层较为致密,合金元素Cr和Cu在锈层中接近钢基体处有明显的富集现象;锈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随距锈层/钢基体界面的距离增大而降低;锈层/钢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能力均高于锈层本身.  相似文献   

5.
低合金耐候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钢基体和带锈层钢试样两方面研究了碳钢、Cor-Ten钢和贝氏体耐候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耐腐蚀性能.钢基体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是贝氏体耐候钢具有最小腐蚀电流和最高极化电阻,表明细晶组织的贝氏体耐候钢基体耐蚀性能优于其它两种钢.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是三种钢锈层的相组成是相近的,但带锈试样的电化学阻抗谱结果显示贝氏体耐候钢锈层的阻碍氯离子透过能力高于其它两种钢锈层.在整个加速腐蚀实验中贝氏体耐候钢失重始终最小,带锈层的贝氏体耐候钢的耐腐蚀性能也优于其它两种钢.  相似文献   

6.
选用某型船用低碳钢,在3mass%NaCl溶液中浸泡一年,用电化学技术研究外锈层去除前后低碳钢的腐蚀电化学特征.运用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EIS)和电化学噪声(EN)技术比较外锈层去除前后钢的耐蚀性,分析外锈层对腐蚀的影响;通过对内、外锈层和裸钢腐蚀形貌的显微观察、对内锈层的电子探针(EMPA)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外锈层对腐蚀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去除外锈层使钢的耐蚀性减小,腐蚀速率增大;外锈层的去除导致氧更易于向内输送,进而影响内锈层/金属基体界面的电极过程.  相似文献   

7.
锈层离子选择性对耐候钢抗海洋性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阐明耐钢表面稳定锈层的抗大气腐蚀机制,研究了人工制备锈蚀层的离子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洋大气中腐蚀4a的耐候钢表面的锈钢产生了分层现象,其内锈层具有较好的阳离子选择性能,阻碍了Cl^-的进入,合金元素在钢腐蚀过程中的重新分配提高了锈层和近界面基体中合金元素的含量。保证了该耐候钢在近海大气中具有较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硼偏聚对超低碳微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热处理工艺使耐候钢中所含硼元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晶界偏聚,并结合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电化学方法研究偏聚对该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的晶界偏聚越强,样品的局部腐蚀就越严重,其表现就是钢基体-锈层界面愈加不平整。晶界硼偏聚首先对该钢初期腐蚀有促进作用,硼的晶界偏聚促进晶界择优腐蚀。在硼明显偏聚的样品的表面形成锈层后,腐蚀会沿晶界深入基体。致密锈层对Cl-的渗透有阻碍作用,使得靠近基体的内锈层中Cl-含量及Cl-/Na+比均低于远离基体的外锈层。电化学结果表明,试样偏聚的加重使得锈层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自腐蚀电位也逐渐向负方向偏移,锈层整体上表现出保护性减弱。  相似文献   

9.
通过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结构钢表面形成了锈层,用压痕法测定了锈层的断裂韧性,在锈层及锈层/钢基体界面预制压痕裂纹,观测压痕裂纹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扩展行为,从而评价了锈层的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锈层/钢基体界面的断裂韧性和抗热震能力均优于锈层本身,裂纹更倾向于在锈层中形核和扩展.温度变化可导致锈层中原有裂纹的扩展,但不会使裂纹在锈层中形核.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Q420qD超低碳贝氏体高强桥梁钢和其对比材料F500L-Z普钢在中性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420qD超低碳贝氏体高强桥梁钢的耐腐蚀性优于F500L-Z普钢;其电化学阻抗值随金属材料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说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金属材料表面锈层不断加厚,逐渐增加了阻挡电解液对金属材料的侵蚀及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向溶液中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柳  朱德贵  张筠  陈荐 《金属学报》1994,30(8):344-347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Fe—30wt—%Ni合金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界面结构,并利用透射电镜高温样品台对贝氏体铁素体台阶长大进行了原位动态观测。结果表明,铁素体呈台阶长大形态,在铁素体/奥氏体宽面上存在Burgers矢是为[111]b型的刃型错配位错,铁素体台阶的增厚速率与按Zener—Hillert方程计算结果相符。为关于贝氏体生长台阶长大机制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铝的熔化极氩弧焊电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铝MIG 焊接电弧固有自身调节作用、物理本质、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用自制的电弧演示装置及平特性(CV)电源和垂直下降特性(CC)电源及垂直陡降带短路补偿的等电弧电流(CAC)电源,测出了不同送丝速度下不同弧长的熔化特性曲线,并对曲线走向各部分进行了分析,得出最强的电弧固有自身调节作用是在上部短路过渡区。这是由于过渡形式的变化和接触型过渡熔滴尺寸(即短路频率)的变化引起的。同时给出了电弧固有自身调节作用的弧长恢复公式及弧长恢复时间常数,以及电弧自身调节作用,两种调节作用兼有的弧长恢复时间常数。利用CAC 电源配合等速送丝系统,测出了直径1.6mm 纯铝焊丝的电弧稳定燃烧区及一元化调节特性曲线。通过大量工艺试验证明,铝MIG 焊接的电弧固有自身调节作用是足够灵敏的,工艺容易实现,且具有电弧燃烧稳定,熔深均匀一致,焊缝成型美观等一系列优点,肯定了这一新工艺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降低细颗粒碳化钨中聚集体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练英 《硬质合金》2001,18(2):93-98
钨粉、碳化钨粉中普遍存在有聚集体 ,聚集体量的多少已成为评价碳化钨粉质量的指标。本文分析了制粉中生成聚集体的原因 ,提出了生产中如何减少或避免聚集体生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Fe-C合金贝氏体在奥氏体贫碳区形成机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贝氏体相变驱动力随奥氏体贫碳区含碳量的降低而增加;在Bs温度,贝氏体临界相变驱动力(绝对值)为470─1200J/mol,随合金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贝氏体铁素体初始含碳量为部分过饱和碳,其过饱和程度随相变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且相变驱动力亦相应升高.在整个贝氏体转变温区,初期贝氏体在奥氏体贫碳区马氏体式切变形成具有热力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TheCubasedinsitucomposites,becauseoftheirexcelentmechanicalandphysicalproperties[1],havebeenconsideredasacandi...  相似文献   

16.
磷在变形IN718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洪伟  郭守仁 《金属学报》1999,35(4):387-391
研究了磷在变形IN718合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磷显著改善了该合金的持久性能,明显延缓蠕变进程,添加0.02%磷可使表观蠕变激活能由678.6kJ/mol提高到746.1Kj/mol,晶界扩散激活能由276.1kJ/mol提高至349.8kJ/mol,磷的作用起因于降低晶界能而偏聚于晶界,从而抑制晶界扩散,降低晶界结合力。  相似文献   

17.
巴虹 《物理测试》2003,(1):20-21
随着入世,中国的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已广泛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认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检测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会常常遇到问题,笔者就检测实验室内开展不确定度评定工作简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国外双金属管生产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双金属管的用途及其要求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双金属管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其产品广泛用于能源、造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业。用双金属管作轴承衬套、各种柱塞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在高温、高压和具有腐蚀性介质条件下工作的各种装置和设备中,均可采用双金属管作配料系统。在锅炉和反应器中,可用双金属管输送高温、高压蒸气。在管道输送方面,可用双金属管水力输送金属。双金属管道可以用  相似文献   

19.
吕铮  徐永波  胡壮麒 《金属学报》1998,34(2):129-133
定向凝固的钴基高温合金在原位拉伸研究中发现了两种裂尖塑性区位错结构,在拉伸辊为[511]时,从裂尖发射的是不全位错,在整个塑性区中全错始终以扩展位错的形式存在;[121]时,从裂尖发射的是全位错,位错在离开裂尖向试样内部运动过程中发生扩展,分析了裂纹尖端应力状态对裂尖塑性区位错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洪伟  郭守仁 《金属学报》1999,35(9):948-950
研究了P,S和B含量不同的IN718合金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普通多晶体的蠕变存在补偿效应。一无素通过影响表现蠕变激活能Q和指九前因子ε0,从而影响稳态蠕变速弯ε=ε0e-Q/RT,各度验合金的Q与ε0遵守补偿定律Q=RTclnε0+Q0,式中常数Q0=68.12kj/mol,补偿温度Tc≈810℃,Tc可能近皇IN718合金δ相快速形成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