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别采用双匝感应器和倾斜30°单匝感应器的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处理了国产55钢与日本S55C钢丝杠光杆,并对处理后的丝杠光杆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日本S55C钢组织中的带状偏析较国产55钢明显;经双匝感应器处理的国产55钢与日本S55C钢的淬硬层深度基本一致;而经倾斜30°单匝感应器处理的国产55钢的淬硬层较深、硬度较高。因此,可以采用国产55钢替代日本S55C钢制作f40 mm以下小规格的滚珠丝杠。  相似文献   

2.
GCr15钢滚珠丝杠倾斜感应器淬火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倾斜30°感应器的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处理了Ф40mm GCr15钢滚珠丝杠。金相观察和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表明,滚珠丝杠齿底部位的硬化层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可以满足Ф40mm规格滚珠丝杠的技术要求。因此,Ф40mm规格以下的GCr15钢滚珠丝杠可以采用倾斜感应器的表面感应加热淬火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借助工艺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55Cr Mo钢精密滚珠丝杠感应加热及冷却工艺参数,改善了丝杠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分布。构建了丝杠单感应圈加热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单感应圈加热时沟道区域的温度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沟道区域的温度场分布不合理是导致淬硬层分布不合理的主要原因。针对单感应圈感应淬火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双感应圈加热工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感应圈加热工艺、喷水冷却带宽度为40 mm时,可保证丝杠沟道顶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6.2 mm,沟道底部的淬硬层深度约为3.0 mm。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丝杠沟道区域的淬硬层分布得到较大的改善,数值模拟结果与工艺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试图用含碳量为0.54%的中碳钢感应淬火制作轮毂轴承,在弹性流体润滑条件下进行旋转接触疲劳试验。该种钢材的热轧棒经过热锻制成轮毂推进轴承的凸缘圈,随后进行感应淬火,当淬硬层深为2mm,左右时,其寿命指标L10和L50均较长。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四匝感应圈与倾斜30°单匝感应圈对国产CrMo钢与德国CrMo钢丝杠光杆进行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处理,经材料成分、显微组织、表面淬硬层的硬度梯分布等检验,综合分析了表面感应加热淬火的工艺质量。结果表明,两种CrMo钢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别,经四匝感应圈和倾斜30°单匝感应圈感应淬火处理后的组织基本相同;但经四匝感应圈感应淬火处理的淬硬层深度均大于经倾斜30°单匝感应圈感应淬火处理的结果。而且德国CrMo钢的淬硬层深度均大于国产CrMo钢,这与德国CrMo钢的淬透性高于国产CrMo钢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金相分析、硬度测量等手段对Cr-Mo钢精密滚珠丝杠表面硬化层出现的淬火裂纹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Cr-Mo钢表面感应淬火裂纹的产生原因与钢材冶炼时局部缩孔形成的疏松缺陷、钢中存在带状组织和感应加热淬火工艺的不合理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用含碳量为0.54%的中碳钢感应淬火制作轮毂轴承,在弹性流体润滑条件下进行旋转接触疲劳试验。该种钢材的热轧棒经过热锻制成轮毂推进轴承的凸缘圈,随后进行感应淬火,当淬硬层深为2mm左右时,其寿命指标L_(10)和L_(50)均较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金相、显微硬度等方法对Ф110mm40Cr钢梯形丝杠的感应加热调质样品进行了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40Cr钢梯形丝杠样品的整体组织并非正常的回火索氏体,局部存在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形态,而且硬度较常规调质的偏高。因此,该工件的质量不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原因是感应加热时回火不充分所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含铌弹簧钢扣件感应淬火和空气电阻炉加热淬火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感应加热可以改善试验钢的组织均匀性,避免空气炉加热过程中出现的表面脱碳现象;含铌弹簧钢适宜的感应淬火温度为10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国产Cr/Mo钢滚珠丝杠与国外某同类丝杠进行对比,从材料成分、硬度梯度分布、显微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国产丝杠原材料质量欠佳和热加工工艺尚不合理是与进口丝杠性能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同时加热淬火方式和连续加热淬火方式对45钢锻件车轮进行感应淬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方式(感应器与工件间隙6 mm、输出功率为339 kW、频率为6.3 kHz),用清水进行喷淋冷却,然后对其进行230℃×2 h炉中回火处理后,车轮外表面踏面及倒圆角区域的表面硬度为509~599 HV0.2(50~55 HRC)、淬硬层深度为3.4~4.7 mm、显微组织级别为5~7级,均能达到其技术要求,并在工业化试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镶钢导轨以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等优点,一直用于机床行业。为此,我们曾用T8、T10材料进行试验,发现由于镶钢导轨(如图1所示,用A、B、C、D表示导轨的四个淬火表面)上油孔、螺丝孔,定位孔、凹槽较多,加之T8、T10钢  相似文献   

13.
14.
一、引言和历史背景欧洲感应淬火的发展是建立在特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上的,劳动力就是一个经济条件。本世纪60年代,由于缺少劳动力,约有300万外籍工人进入联邦德国;其他欧洲国家也雇佣外籍工人。此外,作为感应淬火设备主要用户的汽车工业,受到的冲击并不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国外进口的滚珠丝杠副螺母进行了化学成分、显微硬度、金相组织等检测。结果表明,该螺母的材料对应于国内的15Cr钢;其外圆及内螺纹表面经渗碳处理,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具有高硬度的特点;心部为条束状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硬度较低但韧性良好。因此,该螺母可以满足其服役条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2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了2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链环的温度分布、淬火后链环顶部的金相组织以及不同淬火温度下链环晶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链环直臂温度比顶部温度低。链环顶部加热温度达到970~993℃时(直臂温度为895~917℃),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晶粒度为10~10.5级,圆环链有最佳强韧性配合。当顶部加热温度达1017℃时,淬火组织及晶粒度明显粗化,导致力学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17.
对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和高频感应淬火,对比研究了两种强化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厚度。结果表明:高频感应淬火强化层的厚度、组织及截面显微硬度分布都较为均匀,组织为细针状的马氏体组织;磨削淬火强化层的厚度不均匀,组织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由表及里呈现"细→略粗→细"的变化规律,显微硬度高于高频感应淬火强化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中频感应淬火及回火对45Mn钢棒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45Mn钢经过中频感应淬火后,从表面到心部分别为淬硬区、过渡区和热影响区,淬硬区为细密均匀的针状马氏体,过渡区为淬火马氏体+屈氏体,热影响区为屈氏体+珠光体。中频感应回火后,淬硬区为回火索氏体,过渡区为回火索氏体+珠光,心部热影响区为索氏体+珠光体以及沿晶界分布的网状铁素体。870℃淬火时淬硬区宽度为8.7 mm,过渡区宽度为6.2 mm,经550℃回火后淬硬区与过渡区宽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表面淬火滚珠丝杠磨削裂纹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产生磨削裂纹的主要原因,描述了磨削裂纹的特征,对如何防止和控制磨削裂纹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BTJS-01型高速滚珠丝杠副综合测量仪上进行了CD4010高速滚珠丝杠副的疲劳试验,但运行仅14.2 h GCr15滚珠丝杠副即失效.通过对产品进行成分检测、金相观察、淬硬层硬度梯度分布测量和扫描电镜形貌分析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滚珠丝杠副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螺母中回珠管的管舌断裂,而丝杠原材料的铬含量偏低、丝杠工作面的硬度偏低和淬硬层较浅也是造成早期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