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变速率和固溶处理对7075铝合金锻件动态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不同状态的7075铝合金以不同的应变速率和不同的应变锻造,并利用了光镜(OM)、透射电镜(TEM)对热变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实验表明:对于7075铝合金,较高的应变速率有利于出现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的方式为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当应变速率较低时,只出现动态回复。弥散的第二相粒予在动态再结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铸造法制备的含Al3(Sc,Zr)相的7075铝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和再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关系.Sc和Zr复合添加使Sc?Zr?7075铝合金保留挤压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大部分纤维组织及高密度位错,导致合金的再结晶转变量由35%降低至22%,相应的亚结构保持量由59%升高至67%.Sc和Zr有效抑制7075铝合金再...  相似文献   

3.
通过等温压缩试验和定量金相分析研究挤压态7075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5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化规律,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平均晶粒尺寸、再结晶晶粒尺寸及再结晶分数。基于Yada模型通过统计回归建立挤压态7075铝合金动态再结晶经验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Yada再结晶模型误差平均值达到5%;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了再结晶模型与Deform-3D软件的结合,并进行单向墩粗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精度较好。采用所建立的Yada再结晶模型研究7075铝合金三通件多向加载成形过程组织演化,获得加载路径对工件晶粒尺寸特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等通道转角挤压7075铝合金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对7075铝合金试样进行挤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ECAP的连续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度进行预报,采用有限元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挤压道次对7075铝合金A路径ECAP过程组织晶粒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经过一道次、二道次和四道次A路径ECAP后试样中心区域的晶粒尺寸分别为24.8μm、20.2μm、16.7μm,晶粒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不断细化。通过金相定量法计算可得一道次、二道次和四道次A路径ECAP实验后试样中心区域的晶粒度分别为26μm、20μm、16μm,与有限元预报结果吻合良好,最大误差小于5%,证明基于连续动态再结晶模型的有限元预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导入Deform-3D软件,对6061铝合金轮毂的锻造成形过程动态再结晶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取锻造前后的组织进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锻后轮毂大部分区域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组织得到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刚粘塑性有限元与动态再结晶演化热力耦合的方法,进行了7050铝合金热压缩过程变形与动态再结晶的热力耦合模拟,讨论了应变速率对7050铝合金塑性成形与动态再结晶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热变形过程中,试样的各个部位的变形分布不均匀,心部的等效应变最大,变形的不均匀性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变化的程度不大;试样内部各部位的应力大小分布不均匀,随应变速率的增大,最小应力值由自由变形的鼓形区域逐步向心部移动;动态再结晶品粒尺寸标准偏差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多向锻造对改善7075铝合金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多向反复锻造对7075铝合金显微组织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经多向反复热锻,7075铝合金的晶粒尺寸可以减小到2μm以下,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淬火时效后,在强度与常规状态相当的情况下,拉伸伸长率可达18%。  相似文献   

8.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400℃,应变速率为0.01~10.0 s-1的等温压缩实验,获得热变形过程中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应变速率ε≥1.0 s-1时,实际变形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产生变形热效应。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较高应变速率条件下(ε≥1.0 s-1),流变应力曲线出现锯齿形波动,合金发生了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应变速率对3003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速率越小,合金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应变速率为10.0 s-1时,由于变形热效应的作用,合金也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低应变速率(ε≤0.1 s-1)条件下,提高应变速率可以明显细化晶粒,并且在相同应变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大小和组织均匀性,较佳的应变速率为0.1 s-1。  相似文献   

9.
吴垠  江雄心 《热加工工艺》2012,41(12):177-180
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7075铝合金锻件淬火热处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固溶温度及淬火介质温度对淬火后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呈现表层受压、芯部受拉的分布;通过提高淬火介质温度或降低固溶温度可降低材料在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0.
电场退火对3104铝合金板显微组织与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电场退火对冷轧3104铝合金板材再结晶、第二相粒子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退火具有抑制铝合金板再结晶形核和长大的作用,但并未改变其再结晶形成机制;促进了第二相粒子MnAl6长大;有利于提高立方织构({001}<100>)的强度,同时降低了某些轧制织构的强度.根据Gibbs-Thomson理论,探讨了电场退火时3104铝合金板再结晶及立方织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7075铝合金在多向大变形锻造和退火中细晶粒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向大变形锻造工业工艺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工业7075铝合金中细晶粒显微组织的演变。在工业生产条件下,7075铝合金基体在锻造过程中可发生完全的动态再结晶,产生出平均尺寸小于2μm的细小等轴再结晶晶粒结构,晶粒内包含高密度位错与弥散细小的第二相粒子缠结。锻件经390℃~450℃退火1h后,晶粒尺寸仍在2μm~3μm左右,这说明动态再结晶晶粒结构在静态退火期间是很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15%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3~77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热变形本构方程;同时采用Quantiment-500型自动图形分析仪测量该材料的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在研究中,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q–s和?q/?s–s曲线,从而进一步获得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稳态应变,并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模型和稳态应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所研究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图。  相似文献   

13.
通过等温热压缩试验获得Inconel625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000~1200℃,应变速率为1~80S^-1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加工硬化率,结合lnθ-ε曲线上的拐点判据及-δ(1nθ)/δε-ε曲线上的最小值,来研究Inconel625合金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Inconel625合金的lnθε曲线均出现拐点特征,对应的-δ(lnθ)/δε-ε曲线出现最小值,该最小值处对应的应变即为临界应变;临界应变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临界应变和峰值应变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εc=0.69εp;动态再结晶时临界应变的预测模型可以表示为εc=4.41×10^-4Z^0.14261。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压缩试验方法,对Ti-5553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800~860℃、应变速率0.01~10s-1的范围内,Ti-5553合金在高温、低应变速率变形时,晶界弓出形核是其主要的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在低温、高应变速率、大变形量变形时,位错塞积形核是主要的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在非均匀变形的条件下材料产生绝热剪切现象,其形核主要以亚晶吞并长大形核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5.
变形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与动态再结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综述了镁合金的几种塑性变形机制,并介绍了ZK60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机制。同时综述了镁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机制,以及动态再结晶对变形和超塑性变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MB26合金的静态与动态再结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热挤压态MB26镁合金的静态与动态再结晶过程。结果表明该合金静态再结晶很难完成,而动态再结晶却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等轴细晶组织。其再结晶粒尺寸比静态再结晶的均匀细小。再结晶为该合金的超塑变形提高了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7.
As- received 2090 Al- Li hot- rolled plate was homogenized at 482 °C for 10 h and cold worked to 95% reduction in thickness. The rolling modes were varied. One group of samples was rolled longitudinally parallel to the hot- rolling direction, the second transversely to the rolling direction, the third at 45° to the rolling direction, and the fourth in all three modes. All four groups were subsequently annealed at 456 °C for 24 h. The effect of varying the rolling mode on the ductility and strength was studied by examining the kinetics of softening as a function of the annealing time. All the groups recrystallized in less than 1 h with a coarse, elongated grain structure. Although the strengths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were similar, the ductilities vari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