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峰 《轧钢》2001,18(2):65-66
为解决圆钢轧制时圆弧槽底的立椭孔型稳定性差问题,将槽底圆弧段改为直线段。经生产实践证明,新孔型不仅轧制稳定性提高。而且取得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提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借助ANSYS/LS-DYNA显示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双道次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忽略一道次动态再结晶的材料模型,和考虑一道次动态再结晶的材料模型,对09CuPTiRE钢的二道次热轧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一道次动态再结晶,使二道次热轧的应力应变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热模拟实验的二道次本构模型,能够正确反映一道次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化对二道次热轧变形的影响,基于该种材料模型的二道次热轧仿真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彭定军  康建军 《轧钢》2014,31(5):37-40
介绍了大圆棒半连轧生产中中轧机组轧制[Φ]120 mm规格和中精轧机组轧制[Φ]45 mm规格时的辊缝调整及其优化效果,并对中轧机组4道次轧制[Φ]200~[Φ]220 mm规格的孔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简化了孔型数量,实现了大规格圆棒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匡祖国 《轧钢》2005,22(2):66-68
针对安钢260机组小规格棒材实施两线切分轧制后,两线轧件在冷床上头部不易对齐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产生原因是切分后的2根轧件存在尺寸差,为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调整办法。改进后,定尺率、成材率均提高0.5%以上。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型号哈芬预埋槽钢产品的尺寸,按照复杂断面型钢孔型设计的一般原理,开发了一套热轧哈芬预埋槽钢孔型系统。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所有道次中轧件的填充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改进了孔型系统。针对主要孔型进行了以铅为实验材料的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孔型可行。  相似文献   

6.
热轧带钢轧制全程三维热力耦合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1250mm×20mm热轧带钢整个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介绍了轧制过程分段处理方法及边界条件的设置,获得了轧制全程的轧件温度场及变形结果。通过温降曲线 与现场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能够为实践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真空熔炼制备出高强韧Fe-20Mn-3Cu-1.3C TWIP钢。针对该合金钢凝固组织中易形成显微缩松的问题,在总热轧压下率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道次平均压下率的变化对消除合金钢微孔缺陷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道次平均压下率由35.96%提高至48.75%,合金内部微孔面密度显著降低,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强塑积大幅度提高。当道次平均压下率为48.75%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36.70 MPa、1161.49 MPa、95.60%,强塑积高达111038.44 MPa.%,与当道次平均压下率为35.96%时相比,强塑积提高了47.70%,这一结果是目前TWIP钢综合力学性能数据的最高值。表明提高道次平均压下率消除缩松缺陷是提高该TWIP钢力学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赵松筠  赵静 《轧钢》2006,23(5):48-51
在进行带肋钢筋切分轧制时,孔型设计中存在形状选择、尺寸计算等难点,为此编制了一套切分轧制带肋钢筋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分析了二切分带肋钢筋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的特点及双斜哑铃孔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其轧件面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Ti及Ti合金线材应用广泛,但在热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缺陷,工业连续化生产困难。以工业纯Ti自身特性、热加工图、碳钢盘条生产经验等为重要依据,设计了工业纯Ti盘条孔型系统,制定了加热、轧制、冷却等工艺参数,并在某高线产线上进行了试制。结果表明,纯Ti盘条组织性能及硬度均满足标准的要求,高速线材轧钢设备生产工业纯Ti高线盘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樊宝华  房金乐 《轧钢》2019,36(1):87-91
介绍了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在建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钢筋易锈蚀、锚杆钢不圆度超标、切分轧制钢筋表面折叠等典型质量问题及其采取的解决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后,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