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圆钢轧制时圆弧槽底的立椭孔型稳定性差问题,将槽底圆弧段改为直线段。经生产实践证明,新孔型不仅轧制稳定性提高。而且取得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提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大圆棒半连轧生产中中轧机组轧制[Φ]120 mm规格和中精轧机组轧制[Φ]45 mm规格时的辊缝调整及其优化效果,并对中轧机组4道次轧制[Φ]200~[Φ]220 mm规格的孔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简化了孔型数量,实现了大规格圆棒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钢260机组小规格棒材实施两线切分轧制后,两线轧件在冷床上头部不易对齐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产生原因是切分后的2根轧件存在尺寸差,为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调整办法。改进后,定尺率、成材率均提高0.5%以上。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真空熔炼制备出高强韧Fe-20Mn-3Cu-1.3C TWIP钢。针对该合金钢凝固组织中易形成显微缩松的问题,在总热轧压下率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道次平均压下率的变化对消除合金钢微孔缺陷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道次平均压下率由35.96%提高至48.75%,合金内部微孔面密度显著降低,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强塑积大幅度提高。当道次平均压下率为48.75%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36.70 MPa、1161.49 MPa、95.60%,强塑积高达111038.44 MPa.%,与当道次平均压下率为35.96%时相比,强塑积提高了47.70%,这一结果是目前TWIP钢综合力学性能数据的最高值。表明提高道次平均压下率消除缩松缺陷是提高该TWIP钢力学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带肋钢筋切分轧制时,孔型设计中存在形状选择、尺寸计算等难点,为此编制了一套切分轧制带肋钢筋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分析了二切分带肋钢筋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的特点及双斜哑铃孔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其轧件面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在建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钢筋易锈蚀、锚杆钢不圆度超标、切分轧制钢筋表面折叠等典型质量问题及其采取的解决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后,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