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P110钢盐酸酸化缓蚀剂QL-1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溶液作为合成反应的溶剂,喹啉和卤代烃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喹啉季铵盐酸化缓蚀剂QL-1。借助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法对药剂QL-1进行了缓蚀性能评价及电化学机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该产物分子结构符合预先设定结构。静态失重法结果表明,随着该缓蚀剂浓度的增加,P110钢试片在15%和20%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随之减小;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和腐蚀温度的升高,P110钢试片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均逐渐增大。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P110钢表面形成了明显的保护性膜,并且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过程为主、作用机理属于"负催化效应"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A3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立军  谭澄宇 《腐蚀与防护》2005,26(10):439-442
研究了氏钢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腐蚀速率,并利用电化学测试仪对氏钢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以及在硫酸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氏钢的腐蚀失重速率逐渐变小;极化曲线测试与腐蚀失重试验结果相吻合;阻抗曲线研究发现,在浓度较高的30%酸液中表面双电层或腐蚀产物膜的电容值较大,反映此时试样表面较容易发生钝化;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硫酸溶液腐蚀后,在氏钢样品表面产生了许多腐蚀产物,能谱分析证实主要产物为Fe2O3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浸泡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磷脱氧铜在含 4种缓蚀剂、沸腾除氧的 6 0 %LiBr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LiOH、Na2 MoO4和BTA无论单独还是以不同浓度复合添加都能提高Cu的耐蚀性 .复配LiOH后既有利于形成钝化膜 ,又促进CuBTA配合物的生成 ,而Na2 MoO4的还原产物MoO2 等氧化物又能参与形成钝化膜 .因而缓蚀效果优异 ,最优配比为 0 10mol/LLiOH 15 0mg/LNa2 MoO4 10 0mg/LBTA .NO-3 扩散速度慢 ,能增加点蚀倾向 ,且其还原反应受LiOH抑制 ,因而复配LiNO3 对抑制Cu的活性溶解效果不佳 .4种缓蚀剂对改善Cu的缓蚀效果依次为 :LiOH >BTA >Na2 MoO4>LiNO3 .  相似文献   

4.
在模拟高温高压H_2S/CO_2气田腐蚀环境中对镍基合金825表面钝化膜进行腐蚀试验,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其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Mott-Schottky曲线(M-S曲线),研究了温度和H_2S/CO_2分压比对其表面钝化膜电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H_2S/CO_2分压比对镍基合金825表面钝化膜的电化学行为影响规律相同,温度升高或H_2S/CO_2分压比增大时,双电层电容和钝化膜电容均增大,电荷转移电阻和钝化膜电阻减小,载流子浓度增大,说明温度升高和H_2S/CO_2分压比增大时,钝化膜的致密性降低,容易遭到破坏,厚度减薄,对基体的保护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凝汽器空冷区铜管汽侧氨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6种浓度的氨溶液(从50 mg/L~20000 mg/L不等)、3种温度(25℃、35℃、45℃)、3种溶解氧的条件下(开口、密闭不除氧、密闭除氧),对铜管腐蚀过程及影响氨腐蚀过程的因素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腐蚀的主要因素为溶氧量、氨浓度、温度;尤其以溶氧量影响最大,使氨腐蚀的速度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而加快.最后提出了几种防止氨腐蚀的措施. 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技术(动电位极化曲线,自腐蚀电位,EIS,Mott-Schottcky(MS)曲线及循环伏安曲线)和表面分析方法(SEM和原位Raman光谱)研究了空冷20SiMn钢在pH值均为10.64的3种浓度的碳酸盐缓冲液和浓度恒定为0.437×10-3mol/L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0SiMn钢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均匀腐蚀,经Fe(OH)2转变为最终产物a-Fe2O3和g-FeOOH;在低浓度碳酸盐缓冲液中发生了局部腐蚀,经绿锈GRs得到最终腐蚀产物a-Fe2O3和bFeOOH;在高浓度碳酸盐缓冲液中发生了钝化,并且受可溶性离子Fe(CO3)22-的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随碳酸盐总浓度的升高存在极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方法研究了溶液浓度和Cl~-对X70钢母材及其焊缝在Na_2CO_3+NaHCO_3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结果表明,X70钢母材和焊缝在0.1~1.0 mol/L(Na_2CO_3+NaHCO_3)溶液中都能形成稳定的钝化区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钝化膜的稳定性增加。X70管线钢母材和焊缝的钝化膜均呈现出n型半导体特征,且施主密度与维钝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同。Cl~-在1.0 mol/L(Na_2CO_3+NaHCO_3)溶液中,对焊缝组织的吸附现象存在显著特征,主要吸附于氧空位处。  相似文献   

8.
研究Ti34.3Zr31.5Cu5Ni5.5Be23.7块体非晶合金在不同浓度HCl和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电化学测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在极化过程中,Cl-离子在HCl溶液中引发点蚀损伤,点蚀电位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被腐蚀表面的损伤程度则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在H2SO4溶液中材料表面形成钝化膜,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随着HCl溶液浓度的增加,钝化膜的稳定性降低。通过浸泡实验得到4种材料的腐蚀速率。结果显示,Ti34.3Zr31.5Cu5Ni5.5Be23.7块体非晶合金在H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其腐蚀速率为7.22×10-3 mm/a,约为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的1/1294。  相似文献   

9.
Mg65Cu25Gd10非晶合金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块体Mg65Cu25Gd10非晶合金在0.01 mol/L,pH=13的NaCl溶液及0.1 mol/L,pH=13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在2种电解质溶液中,非晶合金样品的极化曲线具有明显的钝化区和较低的钝化电流密度.浸蚀样品的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采用SEM和EDS来表征.恒电位钝化后样品表面层化学信息运用DP-XPS来考察.结果表明,样品在NaOH溶液中形成致密少孔的钝化膜,而在含Cl离子的溶液中,样品表面钝化膜疏松且多孔,导致合金在含Cl离子的溶液中具有较低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316不锈钢在F-/Cl-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电化学测量技术,对含F^-和Cl^-稀醋酸介质中316不锈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6不锈钢在低浓度F^-/Cl^-稀醋酸溶液中能够钝化,致密钝化膜为双层结构;F^-能加速其均匀腐蚀,但加速作用不显著,浓度不同的含F^-稀醋酸介质中均无点蚀。  相似文献   

11.
在除氧的HCO-3溶液中,采用原位测量开路电位方法研究了HCO-3浓度对低碳钢腐蚀活化/钝化状态的影响,用SEM观察了低碳钢电极在除氧的HCO-3溶液中长期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电极的腐蚀演化特征及规律,用XRD方法检测了腐蚀产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低碳钢的开路电位随浸泡时间的延长以及HCO-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长期浸泡后,在0.01 mol/L HCO-3溶液中低碳钢的阳极溶解处于极限扩散状态,而在高于0.02 mol/L HCO-3溶液中处于钝化状态;锈层的主要腐蚀产物为a-FOOH和Fe3O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增重法、光学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ott-Schottky曲线等方法,在含不同Cl~-浓度(0.01、0.10、1.00mol/L)1mol/L NaOH溶液中研究了工业纯钛TA2的腐蚀质量增加、腐蚀形貌及电化学特性,分析了Cl~-浓度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A2在含NaCl的强碱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随着Cl~-浓度增大,自腐蚀电位下降,腐蚀电流密度和钝化电流密度增大,TA2耐腐蚀性能降低;Cl~-对阴极析氢反应的影响不明显,而随着Cl~-浓度增大,阴极吸氧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TA2表面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对Cl~-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检测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对AZ31镁合金在3.5% 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影响的规律, 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貌并分析其组成. 结果表明, 当NaCl溶液中加入2000~3500 mg/L CTAB时, 镁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 且CTAB浓度为3500 mg/L时, 镁合金的腐蚀速率最低. 这主要是因为CTAB在镁合金表面发生吸附, 使阳极溶解过程受阻, 同时, CTAB减少了腐蚀产物膜内的微观缺陷数量, 减少了腐蚀介质的渗入通道, 增大了电荷转移阻力, 从而使镁合金的耐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温高压腐蚀速率和原位电化学测试,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探讨了钛合金(TC4)管材在高pH值完井液中的腐蚀行为,以及钝化膜的热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180℃的高pH值磷酸盐完井液中的腐蚀极为严重,其均匀腐蚀速率高达0.4429mm/a;在高pH值磷酸盐完井液中,TC4钛合金的腐蚀为阳极反应过程控制,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腐蚀电位、腐蚀产物膜的膜阻和极化电阻显著降低,腐蚀反应的热力学驱动力增大、动力学阻力降低,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升高;在碱性溶液中,TiO_2钝化膜的钛氧键发生不同程度断裂,并且随着温度升高、碱性增强,TiO_2与溶液的界面结合能逐渐增大,钝化膜的热力学稳定性明显降低;在碱性焦磷酸钾溶液中,TiO_2钝化膜均可与K_2HPO_4、K_3PO_4反应生成疏松多孔的KTiOPO_4腐蚀产物膜,但TiO_2与K_3PO_4反应的热力学倾向更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磁控溅射法制备的Cr-Si-Ni和Cr-Si-Ni-Al电阻薄膜在模拟的碱性环境(NaOH溶液)中,介质溶液浓度和温度对薄膜电学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呈纳米晶结构的2种薄膜在低温低浓度的碱性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但是,随着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增大其电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急剧下降,特别是在高温高浓度的碱性溶液中薄膜在很短时间内就出现性能劣化现象;2种薄膜在低温低浓度的碱性溶液中能够迅速地在膜层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保护层,从而有效地抑制溶液离子对薄膜内层的进一步腐蚀;而在高温或高浓度的碱性溶液中薄膜表面难以形成稳定的钝化保护层。  相似文献   

16.
压铸镁合金AZ91D在碱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压铸镁合金AZ91D在碱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腐蚀形貌,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强碱性pH=12的环境下,当Cl-的浓度低于0.1 mol/L时,合金表面可以形成较稳定的钝化膜;随着Cl-浓度的增加,点蚀电位逐渐降低;富Al相的耐蚀性高于基体相,在碱性环境中,腐蚀产物主要为Mg(OH)2和MgO.   相似文献   

17.
304不锈钢在NaCl-(NH4)2SO4-NH4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对304不锈钢(304SS)在3%NaCl和NaCl-(NH4)2SO4-NH4Cl混合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混合溶液中浸泡750h后,304SS仍然保持良好的钝化状态,其平均腐蚀电流密度为0.056mA/cm^2.根据交流阻抗研究结果,不锈钢在3%NaCl溶液中,主要表现出裸金属表面的点蚀和形成一定程度的钝化膜的特征,在2.0g/LNaCl、0.67g/L(NH4)2sSO4、2.3g/LNH4Cl混合溶液中,不锈钢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钝化膜的典型特征.此钝化膜的电阻远小于腐蚀反应极化电阻.即使在形成良好的钝化膜的情况下,不锈钢所表现出的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活性点的钝化,而非钝化膜对离子导电或者对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的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铬酸钠对铀钛合金在200 mg/L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铀钛合金表面氧化物成分和形貌。结果表明,铬酸钠属于阳极型钝化剂,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溶液温度对铬酸钠的缓蚀效率影响较大,溶液温度高于45℃时,加入100 mg/L的铬酸钠对铀钛合金具有加速腐蚀作用。XPS分析表明,铀钛合金表面形成的钝化膜中铀的氧化物存在两种形式,最外层为UO2+x,内层为UO2;加入铬酸钠后,钝化膜最外层含有UO2+x和多种铬化合物,厚度小于3 n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明确层流冷却浊环水中Cl?质量浓度对SPHC钢板腐蚀的影响,提高SPHC钢板在潮湿环境下存放发生腐蚀后的表面质量。方法 通过全浸腐蚀试验进行模拟。已有研究表明层流冷却浊环水中Cl?的质量浓度与钢板表面Cl?的残留量呈线性正比关系,因此设置不同Cl?质量浓度对SPHC钢板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数码相机、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宏观腐蚀形貌和腐蚀坑形貌,采用失重法测量不同Cl?质量浓度下的均匀腐蚀速率,电化学测试分析不同Cl?质量浓度下覆盖腐蚀产物膜试样的电化学特征。结果 Cl?质量浓度为60、300、1 000 mg/L时,均匀腐蚀速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点蚀的形成扩展和腐蚀产物的缓蚀作用所致。Cl?质量浓度升高,穿过基体表面的离子增多,缩短了点蚀形成和扩展的时间,均匀腐蚀速率增大。Cl?质量浓度的升高使得基体表面钝化膜被加速破坏,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形成的锈层极易被溶解,阻抗值上下波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锈层对基体不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降低层流冷却浊环水中Cl?的质量浓度是提高潮湿环境下腐蚀后SPHC钢板表面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晶粒度与介质中Cl~-浓度对铜表面钝化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及Mott-schottky理论,研究了两种不同晶粒大小的铜在不同Cl-浓度溶液中的钝化膜形成过程和机理,计算了不同Cl-浓度溶液中铜在0.2V、0.4V两种电位下阳极氧化后钝化膜中的载流子密度。结果表明:铜在不同条件下表面氧化膜的Mott-schottky曲线线性斜率为负,呈现P型半导体的性质,膜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随着铜晶粒度的增大和阳极钝化电位的升高,铜表面钝化膜中的受主密度NA降低;随着介质溶液中的Cl-浓度的升高,钝化膜中的受主密度NA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