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了BTA与TTA在除盐水中对紫铜的腐 蚀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复合TTA与BTA+EA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BTA+EA相比,复合TTA对铜片的成膜速度快、缓蚀效果好、缓蚀行为持久,加入复合TTA后溶液的电导率和pH值波动小.  相似文献   

2.
海水中紫铜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表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扫描电镜和XPS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苯并三氮唑(BTA)及其复合缓蚀剂对海水中紫铜的缓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BTA与柠檬酸钠之间存在很好的协同效应,当BTA浓度为2mg/L,柠檬酸钠浓度为20mg/L时,缓蚀率达到96.0%,腐蚀速率为10μm/a。极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BTA与柠檬酸钠复合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扫描电镜和XPS能谱分析表明,体系中添加了BTA和柠檬酸钠复合缓蚀剂后紫铜表面光亮,基本没有腐蚀;且在试片表面形成了Cu_2O、Cu(Ⅰ)-BTA和Cu(Ⅰ)-络合物的非水溶性保护膜,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紫铜在海水中的溶解腐蚀。  相似文献   

3.
苯并三氮唑缓蚀剂在铜表面覆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高浓度氯离子条件下的铜表 面苯并三氮唑(BTA)覆盖层随溶液中BTA浓度的变化规律.BTA浓度在0 mol/L~4.20×10-3 mol/L之间时,BTA覆盖层不能完全覆盖铜表面,覆盖度随CaCl2溶液中BT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BTA浓度大于4.20×10-3 mol/L即可在铜表面形成较为完整的覆盖层,其覆盖度在0.8~0.9之间.BTA浓度小于9.42×10-3mol/L时,BTA覆盖层的厚度随浓度的提高也会有所增加;大于9.42×10-3mol/L后,BTA在铜表面的覆盖度和覆盖层厚度都达到稳定值.   相似文献   

4.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铝合金在含不同缓蚀剂的高浓度氯离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不存在缓蚀剂的情况比较,加入0.20%的Na2MoO4可以对铝合金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在含有0.20%Na2MoO4的CaCl2溶液中加入0.20%BTA后,缓蚀效果下降,铝合金的点蚀现象有所加剧;虽然NaNO2单独使用能使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但其与BTA协同作用的效果并不理想,0.20%Na2MoO4和0.20%BTA的协同作用效果要优于0.15%NaNO2和0.20%BTA的协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循环伏安曲线、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铜经2-巯基苯并噻唑(MBT)和8-羟基喹啉(HQ)钝化处理后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铜经缓蚀溶液处理前后在3.5%NaCl盐水中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MBT或HQ在铜表面形成的络合物膜能明显改善铜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能力;经0.5 mmol/L MBT+0.5 mmol/L HQ复配溶液处理后,其缓蚀率达90.3%;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BT+HQ,MBT,HQ,Blank。分析了MBT与HQ两者具有缓蚀协同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缓蚀剂在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方法 构建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以及不同浓度Cl–的Fe表面溶液模型,并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观察缓蚀剂分子在Fe表面的吸附构型,考察不同Cl–值下缓蚀剂膜的致密化行为.提取缓蚀剂分子的均方位移(MSD)曲线,评价缓蚀剂膜的稳定性.计算水分子的密度分布和扩散系数,考察不同Cl–值下MBT缓蚀剂膜的驱水能力和水分子的迁移能力.结果 当Cl–值从0增加到25时,MBT膜的厚度(0.42~1.51 nm)和致密度(占有面积0.33~1.31 nm2)增加,缓蚀剂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减小(从1.25×10–9 m2/s到接近0),水分子的吸附峰强度(相对密度为72.3~33.9 nm–3)和扩散系数(1.495×10–9~0.627×10–9 m2/s)降低.当Cl–值从25增加到36时,则出现了相反的趋势.结论 缓蚀剂分子与Cl–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适当浓度的KCl可以提高MBT缓蚀剂在H2SO4溶液中的缓蚀性能.Cl–值为25时,MBT缓蚀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羧酸类铜缓蚀剂与苯并三氮唑在海水中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挂片失重法及电化学极化曲线的方法,研究了一种羧酸类缓蚀剂与苯并三氮唑在海水中的协同效应。并与BTA在海水中对紫铜的缓蚀性能加以比较,结果表明,该类缓蚀剂与BTA复配后显示了比BTA更好的缓蚀性能。该类缓蚀剂制备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在海水中铜缓蚀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BTA系列Cu缓蚀剂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在硼砂缓冲溶 液(pH9.2)中BTA及其系列衍生物CBTME,CBTBE对Cu电极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BTA对Cu 的缓蚀作用是由于在Cu表面上生成了Cu/Cu2O/Cu(I)BTA膜,阻滞了Cu的腐蚀,而且缓蚀剂 的浓度越高,生成的Cu/Cu2O/Cu(I)BTA膜越致密,抑制作用越强.含CBTME缓蚀剂的溶液 中,缓蚀效果随缓蚀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同浓度比较时,BTA的缓蚀效果优于CBTME.当 溶液中含有较低浓度CBTBE时,缓蚀剂促进Cu的腐蚀;而当溶液中含有较高浓度CBTBE时,缓 蚀剂才抑制Cu的腐蚀.一定比例的BTA和CBTME复配后对Cu的缓蚀作用有协同效应.以5 mg/L 为缓蚀剂总量,其最佳复配方案为2 mg/L BTA+3 mg/L CBTME.恒电位阶跃法测得的结果与 交流阻抗方法测得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利用硝酸滴定试验、失重试验、动电位极化方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Cu-Zn-Ni铜合金稀土镧盐型缓蚀剂,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型缓蚀剂BTA(苯并三氮唑)+TTA(甲基苯并三氮唑)和BTA+LaCl3能够很好地提高该铜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当缓蚀剂中同时含有BTA、TTA、LaCl3(BTA:3g.L-1,TTA:14g.L-1,LaCl3:7g.L-1)时所表现出来的缓蚀效率最高。Cu-Zn-Ni合金经BTA+TTA+LaCl3缓蚀剂处理后,在NaCl溶液中室温下的腐蚀速率为2μm/a。  相似文献   

10.
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溶液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与碘化钾(KI)对天然海水中黄铜的协同缓蚀作用及加药顺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TA和KI的使用浓度分别为2 mg/L和10 mg/L时,对黄铜的缓蚀率达到97.19%;考虑加药顺序后缓蚀率可进一步提高到99.31%.极化曲线测试表明,BTA与KI复配为混合型缓蚀剂,且抑制阴极反应的程度更强.SEM照片显示,添加了BTA与KI缓蚀剂的铜片表面基本没有腐蚀.溶液分析显示添加了BTA与KI复配缓蚀剂后有效地抑制了黄铜的脱锌腐蚀.  相似文献   

11.
Na2WO4和BTA复配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徐群杰  刘小华  刘月丽  周国定  陆柱 《腐蚀与防护》2001,22(10):424-425,429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pH=9.2的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缓蚀剂Na2WO4和BTA复配对铜电极的缓蚀效果。实验表明,单一缓蚀剂Na2WO4的缓蚀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单一缓蚀剂BTA随其浓度的增加,其缓蚀性也增加,当浓度达5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3mg/L,Na2WO4和BTA复配时,显出较好的协同效应,其最佳配比为:1mg/L Na2WO4 2mg/L BTA.  相似文献   

12.
3%NaCl溶液中咪唑和苯并三唑对Cu缓蚀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失重法考察了3%NaCl溶液中咪唑和苯并三唑对Cu 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100 mg/L的咪唑对Cu的缓蚀率仅为477%,100 mg/L的苯并三唑对Cu 的缓蚀效率为732%,当70 mg/L的咪唑和30 mg/L的苯并三唑复配使用后,其缓蚀效率提高 到943%,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表明苯并三唑对Cu电极的阳极过程有抑制作用,咪唑对Cu电 极的阴极过程有抑制作用,咪唑和苯并三唑的复配使用显著增加了对Cu电极阴极和阳极电化 学过程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苯并三唑和咪唑分子内缓蚀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Mannich反应把苯并三唑和咪唑分子用亚甲基链连接起来,合成1-「1’-咪唑)-甲基」苯并三唑化合物,采用静态挂片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它对3%NaCl溶溶中铜的缓蚀作用,讨论了分内苯并三唑单元和唑唑单元的协同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苯并三氮唑(BTA)和酸性氯化物(酰氯类)合成7种BTA酰基衍生物.采用间接失重方法比较BTA及其衍生物对Cu在3%NaCl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7种BTA衍生物中,Glutaryl/BTA的缓蚀性能远优于BTA;C5/BTA的缓蚀性不及BTA;其余5种的缓蚀性能均略优于BTA.用传统的失重方法测试金属缓蚀性能需要最少几十天才能完成.用阳极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AS),可以灵敏地测出Cu泡在3%NaCl里一天溶出痕量的铜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5.
新型铜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挂片试验,电化学研究及表面分析,研究了W及 其与BTA的复合配方WB在内冷水中对发电机空芯铜导线的缓蚀作用,并与BTA的缓蚀性能进行 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对铜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与BTA复配后,其缓蚀作用比W及BTA单 独使用时都强,是一种主要阻滞阳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铜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技强  谢学军  龚洵洁  黄勇 《腐蚀与防护》2002,23(9):387-388,400
通过挂片试验,电化学研究及表面分析,研究了ET及其与BTA的复合配方ETB在内冷水中对发电机空芯铜导线的缓蚀作用。并与BTA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T对铜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与BTA复配后,在铜表面形成致密 事物膜,其缓蚀作用比ET及BTA单独使用时都强,是一种主要阻滞阳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苯并三氮唑及其甲基衍生物在去离子水中对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电化学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在去离子水中对紫铜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浓度大于5mg/L时,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均具有较好缓蚀性能,且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缓蚀性能优于苯并三氮唑。这两种缓蚀剂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属化学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8.
MBT、BTA和MBO对铜缓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川伟  程明  赵珲 《腐蚀与防护》2000,21(6):255-256,259
用电化学方法比较研究了2-巯基苯并恶唑(MBO),苯并三唑(BTA)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在3%NaCl,0.1mol/L HCl和0.5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在3%NaCl溶液中,MBO表现出稍优于BTA,远高于MBT的缓蚀能力;与BTA和MBT相比,在0.1mol/L HCl和0.5mol/L HCl中,MBO对铜的腐蚀有突出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琳  周漪  李传鹏  刘杰 《表面技术》2022,51(2):259-267
目的 研究NaCl溶液中苯并三唑(BTA)对碳钢/铜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丝束电极(WBE)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在未添加和添加BTA的NaCl溶液中,丝束电极表面的电位分布、电流密度分布和电化学阻抗谱演化,同时对比分析碳钢区域与铜合金区域的阻抗谱特征.结果 在未添加BTA的条件下浸泡7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