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粒子特性及涂层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是热喷涂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基础及应用的角度,研究了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HEPJet)喷涂粒子的特性,探讨了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在制备Ni/Al等金属及其合金涂层、WC-Co金属陶瓷涂层、ZrO2等氧化物陶瓷涂层上的特点.结果表明,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具有焰流温度高、射流速度快等特点;制备的涂层粒子变形充分,涂层均匀,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涂层质量好;可将适用于喷涂的所有粉末材料制备成高质量涂层.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研制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HEPJet)制备了NiCr-Cr3C2涂层,并对涂层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喷涂粒子速度高达460 m/s,实现了低功率、小气体流量获得超音速涂层的目的;HEPJet制备的NiCr-Cr3C2涂层其结合强度为60 MPa,显微硬度为926 HV0.3,沉积效率为54%,其抗高温氧化性能是12CrMoV钢的17倍,其常规性能赶超JP5000制备的NiCr-Cr3C2涂层.涂层表面的Cr2O3氧化膜与碳化物硬质相组成连续、致密而均匀的保护层是NiCr-Cr3C2涂层抗高温氧化性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超音速喷涂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了超音速喷涂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电弧喷涂及冷喷涂等设备的结构和技术特点;介绍了超音速喷涂工艺及涂层特性;展望了该技术在制备纳米涂层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Mo-W涂层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CrNiMoVA钢表面制备了Mo-W合金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测试了涂层组织、硬度,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磨损载荷及频率对Mo-W合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比为3:1的Mo、W机械混合粉喷涂后涂层中Mo、W元素质量比接近3:1。涂层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为机械结合,表面平均显微硬度为563.2 HV0.1。Mo-W涂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减摩性比基体45CrNiMoVA钢有所提高,且载荷越大,涂层的耐磨性和减摩性优势越明显。Mo-W涂层与Si3N4陶瓷的摩擦磨损机制以磨料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当磨损载荷变大和磨损频率变高时,疲劳剥落磨损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5.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超细WC-12Co涂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分别制备了超细WC-12Co涂层和普通WC-12Co涂层.研究了喷涂粒子在射流中的特性,分析了涂层形貌、成分和相组成,并对两涂层的常规性能(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孔隙率和耐冲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细WC-12Co喷涂粒子在束流中速度更快(500 m/s),两涂层中WC相的氧化、失碳和分解程度比普通等离子喷涂时低.相比之下,超细WC-12Co涂层显微硬度(1350 HV0.3)和结合强度(65 MPa)更高,孔隙率(0.6%)更低,耐冲蚀磨损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超音速等离子弧喷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大功率超音速等离子弧喷枪的设计原则和要求,经多次试验、改进,设计出双水内冷、双气路、双喷嘴的喷枪,其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性能优良,满足了在大功率条件下对各种粉末材料的超音速喷涂。  相似文献   

7.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WC/Co纳米结构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分别制备了含纳米结构和普通结构的WC/Co涂层。研究了2种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涂层喂料(纳米WC/Co粉体)、涂层表面形貌和晶粒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纳米结构涂层的性能优于普通的WC/Co喷涂涂层,纳米晶粒细晶强化是涂层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等离子喷涂多物理场耦合的基础上考虑了颗粒所受的热泳力和压力梯度力,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颗粒运动的特性进行研究,利用SprayWatch-2i对飞行颗粒进行在线监测并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距喷嘴出口90~100 mm时,颗粒的温度和速度最高,是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最佳喷涂距离。在0.4 ms时,颗粒中心最低温度达到3000 K,已高于8YSZ的熔点,在这个时候颗粒已经完全熔化。颗粒在等离子射流中发生细化,在距离喷嘴出口100 mm处直径小于5μm的颗粒所占比例超过了50%,颗粒主要发生的是振动破碎。实验验证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小直径颗粒的计算值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9.
以低成本压缩空气和丙烷作为工作气体,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了WC-17Co涂层,研究了喷涂功率对涂层组织、孔隙率和相组成的影响,测试了涂层的抗压性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喷涂功率显著影响粉末的熔化和脱碳程度,功率过小时,WC颗粒熔化程度低;功率过大时,WC严重脱碳生成W2C甚至W相.喷涂功率为65 kW制备的涂层孔隙率最低(0.87%),未出现严重脱碳产物钨,涂层具有很强的抗压入变形能力,由于高硬度WC颗粒的存在,涂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其磨损量仅为基体的15%,磨损形式由基体的严重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变为涂层的轻微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在0Cr13Ni5Mo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和微米WC-Co涂层,并对比了两种涂层的孔隙率、结合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纳米涂层的致密性和结合强度均高于微米涂层,其孔隙率仅为0.56%,结合强度大于69.2 MPa;纳米涂层和微米涂层的硬度是基体的3.9和3.8倍,硬度值从涂层的表面到底部逐渐增加;基体磨损为磨粒磨损 粘着磨损 层状剥落,两种涂层磨损均为磨粒磨损。纳米涂层的孔隙率低、硬度高、表面抗压性强使其表现出更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在线监测喷涂粒子的温度和速度,对电流、电压、喷涂距离和主气流量四个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喷涂粒子温度的影响均较大,电压和主气流量对喷涂粒子速度的影响较大;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电压150 V、电流400A、喷涂距离85 cm、氩气流量4.2m3/h,采用该优...  相似文献   

12.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Al2O3-TiO2喂料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特殊的工艺,制备了可用于热喷涂的纳米结构Al2O3-TiO2喂料,并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涂层。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与美国产相同成分的Nanox^TM2613P纳米喂料制备的涂层基本相同。喷涂过程中存在相的转变和晶粒长大现象。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CrNiMoVA钢表面制备Mo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观测涂层显微形貌与组织成分,分析了载流摩擦中的电接触模型及电弧成因,利用滑动式摩擦试验机研究了电流强度对涂层粗糙度、表面温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Mo涂层组织致密、氧化程度低,与基体结合方式为“机械铆合”;随电流增加,摩擦副间电弧能量急剧升高,起弧率与表面粗糙度先降低,后上升。其中收缩电阻和微电容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促进了电弧形成;摩擦副表面的温升由摩擦热、焦耳热、电弧热共同决定,与电流强度呈正相关;摩擦因数受表面粗糙度、材料剪切强度、表面膜等因素共同影响,随电流增加呈下降趋势。此外,载流条件下会出现黏着磨损、氧化磨损、电弧烧蚀等磨损,加剧了涂层剥落与磨粒磨损,但形成的摩擦膜可以有效保护涂层,降低磨损率。  相似文献   

14.
在经磨抛处理后的光滑铝合金表面上,利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WC-12Co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对涂层的结合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是以机械结合为主,还伴有部分冶金结合、物理结合和扩散.实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硬质相WC能够嵌入到基体内部,基体的硬度越小,WC颗粒嵌入基体表面的深度越大;颗粒的速度越大,撞击基体产生的凹坑深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在稳恒磁场作用下,在45钢上喷涂了NiCrBSi涂层,并研究了NiCrBSi涂层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在稳恒磁场条件下,涂层的孔隙率显著降低,没有形成新物相,但γ-Ni、FeNi3、Ni3Si2相中出现了择优取向。此外,涂层内的磁畴变得更为活跃,更容易随着外部磁场的细微变化而有序排列。涂层截面显微硬度显著提高,表面残余应力波动明显,涂层的磨损量降低了近13.6%。实验结果表明,稳恒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善涂层质量。此外,探讨了稳定磁场下喷涂提高Ni基涂层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喷涂工艺与设备的微机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配合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键盘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实现等离子喷涂设备工艺参数的集中控制与检测。设备小,功能多,运行稳定,充分发挥了51单片机的潜能。本文在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阐述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系统的人机界面和为了保障系统在恶劣条件下稳定运行而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发达的工业国家在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开发研究和生产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比之下,我国则进展不大。文中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现状,并着重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