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目前国内以2250mm热连轧生产机组为代表的先进控轧控冷工艺,开发了轧制结束利用加密层流冷却进行分段淬火-等温配分-低温卷取自回火的在线热处理工艺(DQ&P&T),与传统的离线调质热处理工艺(RQ&T)生产稀土微合金化高强钢(Rm≥1200MPa)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配备的电子背散射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以及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机分析检测手段,系统的分析了试验钢在两种热处理制度下组织转变形态和机械性能。研究表明:试验钢在两种热处理工艺,室温组织均由板条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相比离线热处理(RQ&T),采用在线热处理(DQ&P&T)试验钢的板条马氏体含量降低,贝氏体铁素体含量增加。等温转变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穿插分割形变过冷奥氏体,促进组织晶粒尺寸细化和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提高了材料的强韧性和耐磨性。但在产品厚度方向硬度的均匀性劣于经RQ&T工艺处理的。在线热处理相比离线热处理生产Rm≥1200MPa高强钢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且产品各项性能满足标准要求,证明在线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稀土化学热处理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元素电子结构特殊,对合金表面有着优异的改良性能潜力。为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稀土化学热处理的应用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介绍了近30年来国内外单一、复合稀土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成果、特点及其应用现状,从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入手,着重分析了稀土及其化合物在化学热处理中的催渗、促渗作用机理,及其改善金属表面物化、力学性能的实用效果,重点指出了新型稀土催渗剂的开发方向以及稀土化学热处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稀土对化学热处理催渗作用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延武  徐洲 《上海金属》2001,23(5):14-16
通过对稀土在渗剂中和钢中作用的不同研究结果,探讨了稀土对化学热处理催渗作用的机理,并认为稀土影响渗层的原因之一在于形成了稀土周围含碳、氮的原子气团。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上.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就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谁抢占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钢中稀土对化学热处理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钢中稀土对离子氮化、离子硫氮碳共渗及气体渗碳的影响,提出了钢中稀土促渗的“气团-通道”模型。指出稀土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来加速氮、碳的扩散与氮、碳化物的形成。因此,钢中稀土具有显著的促渗作用,并提高渗层硬度。  相似文献   

6.
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海波 《表面技术》1999,28(2):23-25
综述了10几年来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作用机理的研究状况,从稀土渗入工件表面,稀土催渗与稀土对渗层组织的作用三方面作了讨论,总结了稀土元素作用于化学热处理的全过程,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Mg-5Zn-1Er-1Nd-1Ca-0.5Z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经520 ℃×8 h+220 ℃×(4、8、12) h固溶后时效处理,合金显微组织粗化,晶内出现黑色的花瓣状相偏析,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有所下降,175 ℃抗拉强度有所提高,而屈服强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在520 ℃×8 h+220 ℃×8 h的热处理条件下都达到最大值.铸态合金经220 ℃×(4、8、12) h时效处理后,晶内析出了较多弥散分布的析出相颗粒,在220 ℃×8 h时效条件下晶内的析出相颗粒数量最多,室温和175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TA15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α+β两相进行形变热处理使组织中的条状初生α相碎化。对水冷的试样进行930℃/1h/空冷+915℃/1h/空冷+530℃/6h/空冷的处理,抗拉强度明显提高,组织中的条状初生α相发生球化。在β相进行形变热处理使强度略有降低,魏氏组织中的α层片增厚。  相似文献   

9.
稀土化学热处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前言我国自1983年将稀土元素引入化学热处理领域以来,为化学热处理工艺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1984年开发了稀土碳氮共渗工艺,使稀土首次在化学热处理生产中得到应用。在随后的十年中,发表有关的研究论文近百篇,研究应用的发展十分迅速。2稀土低温渗碳技术自1960年代初期,V.wyss倡导应用滴注式气体渗碳技术以来,渗碳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设备自动化、多功能化、设备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化和计算机对工艺过程的控制方面。在重要工艺参数上,如铁碳温度、护气碳势等方面则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存在着先进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共…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压铸Mg-8Gd-3Y-0.5Zr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体保护法制备Mg-8Gd-3Y-0.5Zr(GW83K)合金,并冷模压铸成拉伸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合金压铸态和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冷模压铸GW83K合金经热处理后,其力学性能较压铸态均有所提高,尤其是经低温短时固溶处理(T4)后的合金,其晶粒度变化不大,组织比较均匀,片层状的共晶体消失,第二相以不连续的棒状或粒状分布于晶界处。GW83K-T4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可达到σb=261.7MPa,σs=240.8MPa,δ5=6.0%,比压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1%,28.4%和30.4%,且该合金具有较好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Rare Earth 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s)作为2l世纪一种最具有战略性的新型智能材料,其优良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际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已成为磁致伸缩材料研究的重点。简要介绍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研究现状及应用,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含量Y及不同轧制温度对AZ31镁合金板材再结晶行为、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如何优化Y元素含量及轧制工艺来提高变形镁合金板材的组织和性能,从而获得高强韧、高成形性镁合金板材。结果表明:Y元素含量约为1%,轧制温度约为300℃时,变形镁合金的强韧性配合最好,板材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有望为改善镁合金室温塑性与提高可成形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稀土对Cr12MoV钢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对Cr12MoV锕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片对影响机理进行了韧步探讨。结果表明.硼-稀士共渗层的组织、显微硬度、脆性、耐磨性比单一渗硼明显改善.尤其是耐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用球铁生产曲轴的过程中,采用冲天炉保温炉双联熔炼,严格控制原铁液含硫量≤0.020%t同时在铁液中加入不同量的Cu—Mg型球化剂,进行球化孕育处理后,从本体取样研究残留稀土对曲轴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残留稀土的增加,曲轴的球化级别逐渐变差、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在石油套管用钢25CrMoVB中加入镧+铈混合稀土,研究发现在锻造组织中,随着稀土含量增加,组织有细化均匀的趋势;在热处理后的试验钢组织中,稀土的加入使组织中出现了韧性好的下贝氏体。稀土的加入明显提高了25CrMoVB钢的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屈服强度,使冲击性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常温和-80 ℃时,效果明显。但稀土含量过高会导致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稀土La(镧)对Al-Si共晶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Al-Si共晶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La,研究其流动性及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含0.2% La(质量分数,下同)的合金流动性较好,铸态时硬度和强度较高,淬火后,180℃时效4h,稀土La含量为0.2%-0.3%的合金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稀土银合金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稀土银合金材料进行了金相观察和电子探针扫描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两种性质差交大的稀土元素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作用,改善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含有稀土钇的银合金有较强的加工硬化效果和较好的抗高温氧化作用。稀土钇与轻稀土元素组合添加将有助于改善银合金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炼钢中加入3种不同含量的稀土,分析和研究稀土的微合金化作用。稀土的微合金化对钢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合适的稀土加入量可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AB5型稀土系贮氢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热处理对AB5型稀土系贮氢合金微观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指出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