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附聚过程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研究了溶液的苛碱浓度、苛性比、晶种的添加量、分解的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铝酸钠溶液加晶种附聚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碳分晶种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合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存在氢氧化铝粒度均匀、粗大,但强度较差;拜耳法生产的氢氧化铝强度好.但粒度存在周期性爆发细化的问题.系统研究了碳分晶种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种分过程加入一定比葫的碳分晶种可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稳定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显著提高产品氢氧化铝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温度和苛性碱浓度条件下研究了亚油酸对铝酸钠溶液加晶种分解附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亚油酸能轻微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但能显著增加产品平均粒度.较之空白实验,添加量为4mg/L时,8h使分解率增加O.22%,使产品平均粒径增加8μm;添加量为200mg/L时,8h使分解率降低5%,使产品平均粒径减小5μm.低温和低苛性碱浓度时亚油酸促进溶液分解,高温和中等苛性碱浓度时,亚油酸促进溶液中细粒子附聚.  相似文献   

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对比实验法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铝酸钠溶液品种分解率及其产品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在100~150mg/L范围内,可提高分解率6%左右;粒度分析及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促进AI(OH)3晶体的附聚和抑制二次成核,产品平均粒径可提高16 um.对表面活性剂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机理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改变AI(OH),颗粒的表面Zeta电位,同时使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了20~30 mN/m,从而可大幅度降低铝酸钠溶液的稳定性,加快晶体生长速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L-白氨酸对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及其产物Al(OH)3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张力和27Al NMR检测手段探讨L-白氨酸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所选实验条件下,L-白氨酸可以强化分解过程,并在低浓度下可使种分产品细化;L-白氨酸的加入可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27Al NMR特征峰峰形和化学位移均无显著改变,但半峰宽缩小;结合种分实验,认为添加剂主要是通过吸附在晶种表面,降低了氢氧化铝结晶活化能,促进氢氧化铝的快速析出.  相似文献   

6.
1,2-辛二醇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2-辛二醇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2-辛二醇通过吸附在晶种表面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产生抑制作用。1,2-辛二醇的添加浓度、实验温度以及苛碱浓度等因素对1,2-辛二醇改善铝酸钠溶液种分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添加浓度小于1.25 mmol/L时,1,2-辛二醇对铝酸钠溶液的抑制程度很小;添加浓度超过1.5 mmol/L,抑制作用非常明显。温度越低,苛碱浓度越大,1,2-辛二醇对铝酸钠溶液分解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研究了温度对离子膜电解及种分铝酸钠溶液的影响,在研究不同温度下电解相同铝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掌握了电流、电解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用相同的晶种和晶种系数种分离子膜电解的铝酸钠溶液时,发现了温度对分解率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到较佳的电解和种分温度。通过对产品粒度的分析,得出较高温度更有利于附聚,产品粒度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率及产品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谷氨酸作为种分添加剂,在初始浓度ρ(Na2O)为150 g/L,初始苛性比醟0为1.42,温度为75 ℃,搅拌速度为160 r/min,晶种系数Ks为0.25的实验条件下,研究添加剂用量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率和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提高铝酸钠溶液分解率,低浓度时添加效果最佳;添加浓度为3×10-3 mol/L,反应进行到2 h时产品粒度得到细化,其它条件下产品粒度均得到粗化.结果表明:谷氨酸是有效的铝酸钠溶液种分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铝酸钠(钾)溶液种分过程的分解率和粒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等温间歇式反应器研究了纯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在种分过程的分解率、粒度分布(PSD)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分解产品进行了XRD、SEM和TG/DTG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分解条件下,铝酸钾溶液的分解率大于铝酸钠溶液;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中颗粒的粒度分布随时间变化具有显著差异;产品的XRD显示,分解过程中铝酸钾比铝酸钠溶液中的晶体结晶度完整,但产品的TG/DTG曲线却没有明显的差别.对于不同ακ值的铝酸钠和铝酸钾溶液,这些差异是相似的.铝酸钾与铝酸钠溶液在种分过程中的成核速率不同可能是引起分解率和粒度分布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拜耳法高浓度铝酸钠溶液两段分解细晶种附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张樵青 《轻金属》1994,(4):5-9,16
在两段分解制取砂状氧化铝的工艺中,附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既是保证产品粒度的前提,又是产品强度的基础,有鉴于此,本试验用人工配制的高深度铝酸钠溶液,按照两段分解工艺中附聚段的参数和条件,对溶液的附聚性能和各可操作因素对附聚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试验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阐述了提高氧化铝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烧结法碳酸化分解工艺着手,简介了碳酸化分解的工艺过程,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变化规律,结合影响碳酸化分解产品质量的多种因素的试验结果,提出了碳分分解温度、分解时间、晶种特性和晶种添加量等是影响碳分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提高晶种分解率的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振琢 《轻金属》2000,(9):20-23
熟料低ak溶出得到的粗液,脱硅之间配加种分母液将ak从1.3升至1.5。如此,种分母液便在脱硅与分解两工序间往复循环,引发脱硅汽耗居高不下。对此,本文推荐取碳分Al(OH)3作晶种,能将种分分解率提高7.0%以上,代以降低种分母液循环量,从而或节约脱硅汽耗费用150万元/年。  相似文献   

13.
超微细高纯氧化铝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肖虎  秦黎 《轻金属》2000,(3):29-30
净化铝酸钠溶液加入自制高活性超细氢氧化铝晶种进行种分分解、制备超微细高纯氢氧化铝和氧化铝.制得SiO2<0.0073%,Fe2O3<0.0071%,Na2O<0.3%.平均粒度<2 μm的超微细高纯氢氧化铝;焙烧后得超微细高纯氧化铝.  相似文献   

14.
对125I种子源源芯的焊封作了考察,研究了保护气、激光耦合器与焊接件顶端的距离、脉宽、输出功率等参数对焊接的影响,获得了激光焊接焊封徽型钛管的参数.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能获得密封性好的种子源,漏率量级为10-10和10-11,在国标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拜耳法铝酸钠溶液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讨论了温度和晶种粒度对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晶体生长的影响,认为添加的晶种粒度对分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晶种的粒度大时其比表面积小,分解速度慢;晶种粒度小时其比表面积大,分解速度快。根据Misra提出的动力学方程求出了该分解条件下的活化能,并将晶种瞬时质量因子引入动力学方程,求得的不同温度下分解速率常数能较好地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在分解过程中晶种的瞬时比表面积变化很小,可以忽略瞬时比表面积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种子填充算法(the seed filling algorithm)在三维铸造工艺CAD快速预测及显示热节过程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个铸件应用实例。并利用华铸CAE对铸件孤立液相区域进行模拟验证,CAE模拟结果与铸造工艺CAD中的模拟结果相符。这能够缩短用户制定合理铸造工艺的时间,提高工艺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The colloidal Au core/Ag shell structur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PEG-acetone solution by photochemical route. The monodispersed Au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3. 9 nm were used as growth seeds. The optical property of colloids and the sizes of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Au to Ag ranges from 4:1 to 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mposite nanoparticle structure similarto strawberry shape is formed at the molar ratio of Au to Ag from 4 : 1 to 1:1;th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core of Au and shell of Ag were generated at the 1:4 molar ratio, having a striking feature of forming interconnected network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The colloidal Au core/Ag shell structur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PEG-acetone solution by photochemical route. The monodispersed Au nano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 of 3.9 nm were used as growth seeds. The optical property of colloids and the sizes of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Au to Ag ranges from 4 : 1 to 1 : 4.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mposite nanoparticle structure similar to strawberry shape is formed at the molar ratio of Au to Ag from 4 : 1 to 1 : 1; th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core of Au and shell of Ag were generated at the 1: 4 molar ratio, having a striking feature of forming interconnected network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添加纳米金刚石粉(NDP)碳惩的静液压合成金刚石初步试验。结果表明,NDP作为晶种可提高石墨相变为金刚石的得量,并提高产物中金刚石粗晶粒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强化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活化晶种、加入添加剂、剔除杂质、处理精液、母液、加强紊流化程度等在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中的作用,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