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超细不锈钢纤维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集束拉拔法能够制备超细不锈钢纤维,但由于加工过程的不均匀变形导致纤维丝呈不规则圆形。在相同的真应变条件下,12μm,8μm和6μm纤维的单丝断裂强力随真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抗拉强度随着纤维丝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在12μm处达到极大值后又随着纤维丝径的减小而显著降低。3种规格的纤维表面都存在颗粒状的碳化物,碳化物在拉伸过程中随着纤维的减径而被带到表面或近表面处,它不仅使纤维芯丝严重不均匀,还会导致纤维沿颗粒处损坏至断裂,这也是8μm和6μm纤维抗拉强度相对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用集束拉拔法生产可纺的超细不锈钢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行 《上海金属(钢铁分册)》2008,30(2):61-62
不锈钢纤维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由美国首先予以研究开发,至70年代末已在石油、化工、军工、航空、纺织、通讯、电力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锈钢纤维的生产工艺通常为拉丝法、切削法和熔抽法,这些方法一般只能生产直径20μm以上的纤维,对于既要求高强度、高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又要求拥有非金属纤维才有的柔软性和可纺性,这些生产方法就难以胜任,因为只有直径〈10μm的不锈钢丝才能拥有与麻纤维相当的柔软性及与有机纤维接近的可挠性,才能纺纱、织布和缝制加工。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测量金属纤维弹性模量传统方法存在的局限,提出了一种用振动法测量金属纤维弹性模量的新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装置、测量过程及误差分析。分别选择了钼丝和铂铱25合金纤维为测量对象,将被测材料制备成微悬臂梁试样,通过瞬态激励使悬臂梁产生短暂振荡,然后获得悬臂梁固有频率,再通过计算公式求出金属纤维材料的弹性模量。与静态拉伸法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试验证明两者测试结果较为吻合。分析了悬臂梁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梁长大于或等于8倍梁高(直径)时,这种影响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
7.
王建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6,45(6):1636-1640
详细论述了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压缩性能和冲击性能等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叙述了应力波在多孔材料内部传播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未来应加强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动态冲击性能及应力波在多孔材料内部的传播、衰减机制研究,从而进一步扩大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简要描述了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及其应用领域,重点阐述了材料厚度、材料结构、金属纤维直径、孔隙度等因素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出要深入系统研究各因素对吸声性能影响程度的优先次序,为制备具有良好吸声性能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净化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汽车尾气净化器采用的载体材料主要有3种陶瓷颗粒型载体材料、蜂窝陶瓷载体材料和金属载体材料.陶瓷颗粒型载体材料的弱点是强度低、易破碎、阻力大,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蜂窝陶瓷载体热容量大、加热升温慢、热导率低、机械强度相对低,从而限制了催化净化器的净化效率.金属载体材料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热容量小,但蜂窝状金属载体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推广.而金属纤维载体材料由于已解决了纤维制备和金属纤维多孔体的成型等关键技术,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总结了医用金属材料的种类,介绍了笔者研制的二种金属材料的工艺及其性能,给出了医用金属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例举了一些不同制备工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金属硅化物在电热元件、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集成电路电极薄膜等功能元器件方面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并介绍了高温结构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股集束,多次加工、多次热处理制备的不锈钢纤维,有了一些新的特性。如电性能、磁性能、相结构及表面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到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各种不锈钢纤维进行测试研究,获得了奥氏体不锈钢纤维的一些物理性能和体材料性能差异的结果,为改进制备工艺,开发奥氏体不锈钢纤维新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焊接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级培育)围绕中心的重点任务开展研究工作,在创建满足国内焊接材料与技术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体、打造国内在焊接材料领域的知名品牌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协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效推动了专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简要回顾了太钢近年来在不锈钢新产品研发以及几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不锈钢专用热处理新产线的自主集成和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并系统阐述了包括淬火和碳分配(Q&P)工艺、柔性化退火等在内的几种典型热处理新工艺及其在不锈钢新产品研发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