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摆动气缸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比例阀控摆动气缸位置伺服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较快、稳定性好。这为进一步在理论和实际上对摆动气缸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模糊PID控制算法在气缸位置伺服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铭  彭光正 《机床与液压》2004,(10):55-56,34
对有非线性的气缸进行位置伺服控制,采用模糊PID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提出了分区间分段利用模糊方法调节PID参数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样既能防止超调又能提高响应速度,明显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并且对气源压力及负载变化的鲁棒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3.
气缸在任意中间位置定位的控制是既有广泛实际需求,又有很大技术难度的一个难题。采用气动伺服阀、高速开关阀等控制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气缸定位,但伴随而来的是成本显著增加或运行速率的降低。为此,研究采用一种集成式数字阀用于气缸的位置控制,以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能高速率地实现较高精度的气缸位置控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集成式数字阀,该阀可以高效地控制输出流量,进而在高速大流量和低速小流量的控制需求上切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这种集成式数字阀的位置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ID+模糊混合控制策略时,系统在目标点附近保持稳定,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3 mm,响应时间小于1.2 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床永磁同步电机外部负载干扰和参数变化敏感,提出了自适应模糊反演控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控制。模糊系统估计控制率中的未知非线性,模糊控制器采用自适应和反演构造。与传统反演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结构比较简单,在参数不确定和负载力矩干扰的情况下,位置误差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驱动器-电机-减速器和转台的数学模型及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通过MATLAB模糊工具箱实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转台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超调小、响应快、精度高、鲁棒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灰色预测原理设计的预测控制器。预测控制器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实现具有“提前控制”效果的预测控制。该方法具有建模简单、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强的特点。比较适合液压位置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7.
模糊神经滑模控制在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不确定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气动伺服关节机器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
孟志娟  彭光正 《机床与液压》2006,(7):194-195,218
对有非线性的气动机械手进行位置伺服控制,采用模糊PID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提出了分区间分段利用模糊方法调节PID参数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既能防止超调又能提高响应速度,明显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并且对气源压力及负载变化的鲁棒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9.
数控精密校直机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具有低阻尼、时变性、非线性等性质,运用常规的PID控制难以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运用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结合模糊控制和PID调节的优点,将专家经验用于对PID的kp、ki、kd参数在线自适应整定,增强PID控制器对非线性、时变性系统的调节控制性能,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在数控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自适应性、稳定性、鲁棒性,能够用来实现对数控精密精校机电液伺服系统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未来飞机将采用功率电传代替传统的液压传动,电动静液作动器(EHA)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航空机载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抗扰动问题,基于自抗扰算法设计一种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以EHA为对象,对作动器位置外环进行建模分析,得到EHA位置伺服系统二阶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模型设计位置伺服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并对所用的非线性函数进行了优化;在施加正弦扰动与突变扰动的情况下与传统PID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系统动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气动执行器伺服定位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会发  陶国良  周洪 《机床与液压》2006,2(9):137-138,142
针对气动系统的非线性,提出一种模糊PID控制算法,使用高速开关阀,对气动执行器进行伺服定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控制算法都有较好的控制能力,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位置伺服系统对响应速度、定位精度、抗扰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PID控制实现容易,但依赖对象数学模型、性能有限,很难满足高要求。滑模控制不依赖对象模型、适用性强,因此提出一种对指数趋近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滑模控制方法。以位置伺服系统为对象,分别采用PID控制、滑模控制、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进行定位控制及抗扰动性能的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较PID控制在快速定位及抗扰动性能上均明显占优;相比普通滑模控制,其动态性能更好。因此对于要求响应速度快、抗扰性能强的位置控制应用场合,提出的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适用性更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闪光对焊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液压伺服系统存在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负载干扰等特点,借鉴生物免疫反馈响应过程的调节作用和模糊逻辑推理的自适应性,设计出一种模糊免疫自适应PID控制器。建立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MESim建模与仿真软件对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分别采用模糊免疫自适应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的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性能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特性、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亮  李芝炳  李超 《机床与液压》2021,49(10):156-159
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对期望位置进行准确的追踪,有利于提高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对此,提出了采用模糊迭代控制策略的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方法.通过分析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模型,得出液压伺服阀的动力学方程,计算液压缸中不同腔室内的压差值,求得活塞的动力学模型,获取液压缸对负载施加压力的动力学模型.利用T-S模型,采用If-The...  相似文献   

15.
王进  牛海山 《机床与液压》2020,48(9):106-110
为了降低电液伺服阀控制系统能量损失,设计了双层模糊控制器,并对电液伺服系统能量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了电液伺服阀模型简图,建立了电液伺服阀动力学模型,推导出比例溢流阀的开启压力与泵压的关系方程式。设计变论域双层模糊控制方法,分别对电液伺服系统负载反馈和输出误差反馈进行在线调节,通过MATLAB软件对控制系统节能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并且与传统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传统PID控制方法的电液伺服系统输出误差较大、能量损失较多;采用双层模糊控制方法的电液伺服系统输出误差较小、能量损失较少。采用双层模糊控制方法,能够提高非线性电液伺服系统输出精度,从而有效减小了控制系统的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驱转台伺服系统存在参数变化、高度非线性、机械谐振等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一种优化神经网络滑模位置控制方法。利用两个神经网络控制器分别实现转台系统滑模控制中的等效滑模控制和滑模切换控制,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直驱转台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高,系统的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7.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开关阀和带制动气缸组成的位置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的算法来研究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闭环Bang—Bang实时控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张伟  马越  林安明  徐文涛  姚辉 《机床与液压》2017,45(21):135-138
码垛机与粉煤灰砖压制成型机配套使用,广泛应用于砖坯压制成型后的码垛作业,码垛过程中出现定位精度低,码垛质量差,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为改善这些缺点,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对码垛机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改进,对气缸两腔分别采用位移闭环和压力闭环控制,并且对垂直方向负载进行平衡,有效减小了定位误差,提高了码垛机的定位精度和响应速度,同时,使位移控制腔处于低压值。独立负载口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码垛机的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模糊理论改善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阀控缸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并根据实际操作经验,确定出系统位置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输入输出变量、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以及模糊推理法则,然后使用Matlab的Fuzzy工具箱,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并可根据仿真结果在线调整量化因子参数,对系统进行优化,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状态.由仿真分析结果得出,模糊控制相比于常规的PID控制,可以改善被控过程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提高系统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对参数时变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高效的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