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板材几何尺寸对弯曲角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尺寸规格的DP980双相高强钢板的激光弯曲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分别讨论了板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变化对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峰值和最终弯曲角的影响。结果表明,DP980钢板的激光弯曲成形角随着板材长度或宽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长度和宽度分别从50 mm增加至200 mm时,板材的弯曲角增量分别为6. 8%和16. 4%;当厚度从1. 0 mm增加至2. 2 mm时,弯曲角减小量为60. 3%。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了板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与激光弯曲角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弯曲件的展开计算主要是确定弯曲角部的展开长度。而弯曲角部的展开长度关键在中性层位移系数K值的大小。据目前资料介绍K值的大小与相对弯曲半径R/t、(R为弯曲角部内半径:1为弯曲件板厚)材料性质、变形速度、模具结构及表面光洁  相似文献   

3.
<正> 1 工艺分析 图1零件是我厂3WBS—16型喷雾器上的连杆,其特点是有三个弯曲角,且均为90°,沿空间三个不同的方向弯曲。同时弯曲两侧长度不一,这样就给模具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生产该零件有如下三个加工方案。 方案(1):分三次弯曲,每次弯曲一  相似文献   

4.
1引言我厂联合收割机上的单角弯曲件较多且数量大,同时这些零件长度变化较大,弯曲角度大小也不固定,为此,设计了一套通用单角弯曲模,经多年使用效果很好,其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2模具结构设计及组成模具上下两部分均由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组成,上模部分由通用件模柄13及专用件凸模11组成;下模部分由通用件模座1、顶杆2、T形块3、定位板4、托板10及专用件翻转凹模7组成,翻转凹模的结构,以凹模的对称中心线即螺钉8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在其对称面的四个角各做成不同的角度,并编上角度号,当弯曲所需角度的零件时,只需…  相似文献   

5.
摆块式弯曲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弯曲角零件 ,采用上下摆块式弯曲模结构 ,先摆动下摆块 ,待工序件弯曲至一定阶段时 ,上摆块与下摆块再同时摆动至下极点 ,一次即可成形多弯曲角零件  相似文献   

6.
<正> 图1为我公司生产的产品中的铰链。这种铰链需在三套模具上完成,第一套为复合模,冲出展开零件,第二套为弯曲模,对铰链的成形部分进行预弯曲;第三套为成形模,最后成形出φ3.2的圆圈以得铰链。但以前的方法是,每一套模具的一次行程只能冲出一个零件。为了提高工效,我们改变了方法,一次可冲两个零件,即:在第一套复合模上冲出两个零件的连体,该连体在第二套弯曲模上对称地预弯曲,如图2,在第三套成形模上最后成形,同时将零件连体从中  相似文献   

7.
管形件毛坯展开长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模具工业》1997,(10):24-26
通过一个弯曲零件的两种不同成形方法,说明弯曲件的毛坯展开长度不仅与弯曲半径R、材料厚度t、弯曲系数K有关,而且还与弯曲件的成形机理、弯曲方法、模具结构等诸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1引言图1是EQ1060车底盘固定消声器的吊架。为使消声器能够准确地固定在底盘的相应位置上,必须保证吊架的孔位及弯曲成形深度尺寸的要求。2工艺分析从图纸及装配特点来看,该吊架对孔位及弯曲成形深度要求比较严格,而对弯曲成形后宽度尺寸要求不严,因此可以采用截断冲孔、压弯成形的工艺,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3工艺难点(1)展开料尺寸。由于此吊架同时弯曲4个角,在弯曲过程中,材料进入凹模口时受到阻力,如图2所示,造成材料的拉长变形,因此吊架的展开长度及2个9mm的孔距不能依照通常资料上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弯曲件,一般来说模具设计比较简单,但弯曲件的精度除直接受模具工作部分结构和回弹影响外,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准确程度是关键,它是正确设计模具的依据。决定弯曲件展开长度的方法一般根据应变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的特点确定展开长度,即常说的概算法。而对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则分为直边部分与弯曲部分用中性层的长度和进行计算(图1)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厂生产的DW80系列矿用防爆自动馈电开关和QC810—60矿用磁力启动器,都有一个防爆外壳,每个外壳上都分别有上、下两个箱身。图1所示为两个上箱身,展开尺寸长度近1米,宽度为106~108毫米,是一个封闭框架。这类零件采用一般的弯曲模在冲床上压弯比较困难。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付滑块式水平弯曲模(主体部份见图2)。生产实践表明,此模具由两人操作,每分钟可压制6~8个零件。比在油压机或弯板机上成型,效率和质量都有提高,并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