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处理淬火介质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淬火介质在热处理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我国淬火介质的现状,介绍了淬火介质的分类、特性及水、油等常用的淬火介质的优缺点,新型淬火介质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淬火介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无机淬火液、PAG、油三种淬火介质对2Cr13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三种淬火介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Cr13钢经PAG淬火的强度和韧性要高于无机淬火液和淬火油;三种淬火介质调质后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采用PAG介质淬火能起到细化晶粒的效果,韧性提高明显;三种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由高到低分别是PAG、无机淬火液、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Ucon淬火介质的浓度控制、搅拌方法和介质的使用稳定性等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调整工艺参数、操作条件和设备结构以提高被处理件的质量以及扩大Ucon淬火介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0 序 尽管整个热处理周期中,淬冷过程只占几秒钟,为了避免昂贵的机加工零件淬不硬、变形、开裂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是至关重要的,这还能有助于改善热处理车间经常遇到的蒸气、烟雾、火焰等引起的环境问题。 在当今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淬火介质中,由于各种原因,各种高性能聚合物淬火介质正在推广使用。一般来说,聚合物淬火介质具有许多不同性能,通过选择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淬火介质的温度和搅拌程度,使淬火特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聚合物淬火介质还  相似文献   

5.
对GCr15钢在无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液中淬火后试样的淬火硬度、回火硬度、显微组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用无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介质替代淬火油的可能性。结果表明,GCr15钢在淬火后马氏体组织为3级,且距表面3 mm内无屈氏体;GCr15钢的淬火硬度为63~64 HRC,回火后硬度为60~61 HRC,均完全符合JB/T 1255标准要求。经力学性能测试,在承载负荷上用本介质淬火显著优于油淬火的。同时,用无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介质淬火可显著提高特大型套圈的硬度和硬度均匀性,而传统的油淬火常出现淬火硬度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量化水淬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水基冷却介质量化淬火的新技术,提出了利用量化淬火调整介质冷却特性、提高淬火质量的新思路,给出了三个有效的量化淬火控制参数:质量比K,初始温度Ts,介质参数Q。研究了它们的调整规律,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生产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前言不言而喻,钢淬火时的冷却方法是一重要因素。淬火介质中使用较多的是油和水,但近来也开始采用水溶性淬火介质和热浴等。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可用其冷却速度进行比较,通常以淬火烈度H来定量地表述。然而,尽管是比较出了淬火介质本身的冷却能力,  相似文献   

8.
孟宪芸  秦立富 《热加工工艺》2012,41(12):187-188,191
分别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和普通淬火油对24 mm厚50CrVA钢板弹簧进行热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淬火试样的平均硬度≥57 HRC,回火后其金相组织优于使用普通淬火油热处理试样;使用PAG水溶性淬火介质热处理后试样平均疲劳寿命可达15万次以上,与普通淬火油热处理试样相比,疲劳寿命提高近一倍,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钢板弹簧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配制出一种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该淬火介质由聚烷撑乙二醇(PAG)、冷速调整添加剂、防锈剂、消泡剂、防腐剂和水组成;研究了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并与水、淬火油和UCON E淬火介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配方水基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介于水和油之间,3%PAG淬火介质的最大冷却速度为322.5 ℃·s-1,300 ℃下的冷却速度为112.4 ℃·s-1,与5%UCON E淬火介质相当。  相似文献   

10.
对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畸变。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