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研究蓝钨氢还原工艺并分析了蓝钨在氢气还原过程中主要相成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氧化钨氢还原过程是制取超细钨粉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氧化钨相成分对超细钨粉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通过传统氢还原工艺制备超细钨粉末过程中氧化钨原料相组成对超细钨粉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相组成的氧化钨能制得超细而均匀的钨粉,多种相组成的氧化钨,由于其在还原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还原路径和还原速度,制得的钨粉虽细但不均匀。  相似文献   

3.
稀土镧、钇对蓝色氧化钨氢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借助于SEM、X射线衍射技术及IPP粉末粒度仪等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镧、钇对蓝色氧化钨(BO)氢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镧、钇在蓝色氧化钨的还原钨粉中以氧化物及钨酸盐形式存在;还原后所得的钨粉颗粒大多为规则形状的多面体;稀土镧、钇和铝相似,强烈地抑制BO氢还原钨粉颗粒的长大,而且钇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蓝色氧化钨氢还原的工艺参数对钨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钨粉的F_(sss)粒度与还原温度、舟装料量等因素呈线性关系。实验数据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结果获得了预测和控制钨粉F_(sss)粒度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用氢还原三氧化钨制取钨粉是一种公认的工业生产方法。凭生产经验可以通过改变还原参数生产出0.5~15μm的任何平均粒度钨粉。在可以改变的还原参数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时间,氢气流量,氧化物料  相似文献   

6.
《硬质合金》2019,(6):460-471
从氧化钨原料、钨粉还原、碳化及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超细WC制备关键技术进行综合评述。氧化钨原料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改善氧化钨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超细钨粉的分散性和晶粒均匀性;在粒度可控的条件下提高钨粉晶粒生长的完整性,是超细钨粉还原过程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改善钨粉的分散性,提高钨粉与炭黑混合的均匀性及接触面积,提高超细碳化钨的结晶完整性并避免形成烧结团聚体是碳化阶段研究的重点;超细碳化钨团聚体微观缺陷分析、EBSD测量超细碳化钨真实晶粒度、合金晶粒度表征超细碳化钨粉末粒度均匀性等是目前超细碳化钨评价方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汪祚敬  陆华邦 《硬质合金》1994,11(4):205-209
本文提出了一种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少制备活化原料麻烦的制取粗晶粒钨粉的新方法,即“焖氢”还原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使钨粉粒度增粗1倍,其生产成本比高温还原工艺低。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比较了蓝钨与紫钨氢还原法生产的钨粉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与蓝钨相比,紫钨生产的钨粉粒度更细更均匀,并且钨粉粒度受装舟量和氢气流量的影响较小.并从原料的微观结构和氢还原机理两方面分析了造成不同原料生产的钨粉粒度和均匀性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是关于在仲钨酸铵中添加氯化铵、溴化铵和氟化铵(一种或二种以上)粉末,并在氢气中加热还原制备微细钨粉的方法。目前,钨粉通常是通过仲钨酸铵或者氧化钨(WO_3)在氢气中还原制得的。在实验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氧化钨原料对钨粉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斌辉  张华明 《硬质合金》2006,23(3):139-142
对还原过程中不同氧化钨原料对钨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原料物理性能与钨粉性能的影响关系,为根据不同钨粉性能要求而针对性地选择所用原料提供了依据,对生产高质量的钨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种仲钨酸铵自还原制备蓝色氧化钨的方法及装置;一种耐磨管状碳化钨焊条;一种高性能超细碳化钨粉的制备方法;一种高性能纳米级及超细钨粉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氧化钨是工业上制取钨粉的重要原料。除了常规粉末物理性能检测,现行物相检测方法通常为K值法或外标法,但主要是从表观颜色“黄蓝紫”及氧指数等化学组成上进行区分,对于生产工艺指导仍存在不足。本文尝试采用Rietveld法对工业氧化钨从物相结构上进行表征,通过结构模型假设及拟合条件限定以弱化氧化钨相分析难点的影响。系列工艺实验样的结果表明,方法的前提假设可行,适用于不同生产阶段的工业氧化钨的相分析。特定工艺下,黄钨向蓝钨的转变过程中,WO3三斜相减少较快,单斜相也减少,但速度相对较慢,斜方相则增加;蓝钨向紫钨的转变过程中,WO3单斜相和三斜相先消失,斜方相逐渐减少,先生成WO2.90单斜相,再生成WO2.90四方相,再进一步生成WO2.72单斜相。当被测相的质量分数大于5%,RSD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3.
液—固混料法制取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以氧化钨为原料,稀土氧化物为掺杂相,用液-固混料法将掺杂与氧化钨混合,再经过盐类分解,氧化钨还原等工艺,制取不同掺杂相和掺杂量的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原料类型,还原温度及掺杂相对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O2.9为原料的包覆粉,综合性能好;随还原温度升高,粉末还原程度提高,掺杂相含量高的比含量低的难还原,三元系粉末比二元系粉末难还原,用液-固法制备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其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静态还原和在回转炉中还原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它们都以特有的还原条件为基础,而这些条件又影响着还原产物。这种不同首先在于形态特性。本文将论述深兰色氧化钨在回转炉中的还原过程和保证金属钨的质量问题。钨粉质量取决于还原参数,因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氢还原钨氧化物成钨粉的机理,澄清一般文献中一些矛盾的说法。试验条件近于专业厂生产条件。当还原温度为750℃和1000℃时,中断还原工艺,中间出现的氧化物彼此分开,且各具特色。热力学计算证实了这些观点,阐述了钨经由气相迁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硬质合金》2014,(3):166-172
以掺杂、高温低氢还原的结晶钨粉为原料,对后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钨粉混合、分级过筛、酸洗水洗、氢气干燥、合批等工艺优化可制取高质量结晶钨粉,斯科特密度可以达到7.38.9 g/cm3;摇实密度9.08.9 g/cm3;摇实密度9.010.5 g/cm3;筛分为+60目≤2%,-325目≤10%;费氏粒度为3510.5 g/cm3;筛分为+60目≤2%,-325目≤10%;费氏粒度为3540μm;提高了流动性,降低了氧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刘文胜  邹海平  杨立 《硬质合金》2011,28(4):261-266
球形钨粉作为热喷涂、多孔材料、粉末冶金等行业应用的高新材料,由于其制备技术的独特性和优异的使用性能,已引起国内外市场和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依据物理法和化学法对现有的制备球形钨粉的方法进行分类概述,对电弧喷枪法、微波单膜腔法、等离子体法、气相沉积法、钨粉重氧化-还原法、仲钨酸铵循环氧化还原法、钨酸铵超声搅拌-干燥-还原法等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对各种方法的工业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等离子体法将是球形钨粉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传统氢还原工艺制备纳米碳化钨粉末过程中不同氧化钨的形貌结构对纳米W/WC粉末均匀性的影响,并对粉末及其WC-Co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具有疏松、多孔形貌结构的细小氧化钨颗粒更容易制备出结构较疏松、分散性较好的纳米W粉和WC粉。晶粒聚集和异常粗大颗粒的产生,主要与碳化过程中团聚纳米钨粉颗粒因烧结合并增粗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钨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和高温材料。本文依次采用离子交换、溶剂萃取、重结晶、喷雾干燥和煅烧还原的方法对钨酸铵进行处理,成功制备出高纯、分散性好的微米级球形钨粉。其中,利用湿法冶金去除原料中的杂质金属,喷雾干燥和煅烧还原过程控制最终钨粉形貌结构和粒径分布。本文研究了喷雾干燥过程中溶液浓度对雾化粉末形貌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雾化粉末分解还原过程中的机理。该方法制备出的钨粉纯度高于99.995wt%,平均尺寸约为1.5um。本研究中的湿法冶金和粉末技术可用于合成其他具有高性能要求的金属粉末。  相似文献   

20.
钨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和高温材料。依次采用离子交换、溶剂萃取、重结晶、喷雾干燥和煅烧还原的方法对钨酸铵进行处理,成功制备出高纯、分散性好的微米级球形钨粉。其中,利用湿法冶金去除原料中的杂质金属,喷雾干燥和煅烧还原过程控制最终钨粉形貌结构和粒径分布。研究了喷雾干燥过程中溶液浓度对雾化粉末形貌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雾化粉末分解还原过程中的机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钨粉纯度高于99.995%,平均尺寸约为1.5μm。本研究中的湿法冶金和粉末技术可用于合成其它具有高性能要求的金属粉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