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晓雷  洪友士 《金属学报》2000,36(3):282-286
利用激光熔覆地了两类TiCp/Ni合金涂层,与自生TiCp涂层不同,在添加TiCp涂层中,TiCp与基体界面处理观察到TiC外延生长及CrB,相利用纳米硬度仪研究了涂层中TiCp与基体的界面硬度H及弹性模量E的分布。添加TiCp与基体相界面加载的曲线存在位移突进(pop-in)现象;原位TiCp界面附近加载曲线不存在pop-in现象。原位TiCp相界面附近H及E较高并呈现连续梯度分布特征。表明原位  相似文献   

2.
利用激光熔覆制备了两类TiCp/Ni合金涂层与自生TiCp涂层不同,在添加TiCp涂层中,TiCp与基体界面处观察到 TiC外延生长及 CrB.相利用纳米硬度仪研究了涂层中 TiCp与基体的界面硬度 H及弹性模量 E的分布添加 TiCp与基体相界面加载的曲线存在位移突进(pop-in)现象;原位TiCp界面附近加载曲线不存在ppp-in现象.原位TiCp相界面附近 H及 E较高并呈现连续梯度分布特征,表明原位TiCp界面具有高的刚度与强韧性.  相似文献   

3.
原位TiC/金属基激光熔覆涂层的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激光熔覆制备了原位形成TiC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TiC为熔覆时原位形成。颗粒细小弥散,具有内晶型及密度梯度分布特征;HREM观察表明,TiC/基体界面结构具有洁净及微晶过渡特征,无界面反应物;熔覆组织具有较高的显微度及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p/Al复合材料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ZL104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Cp/Al复合材料层。实验结果表明,经20h混制的Al-Ti-C粉末,在激光熔过程中可以充分反应合成TiCp;在所形成的TiCp/Al复合材料层中,TiC颗粒尺寸细小,约800nm;经激光熔覆后的TiCp/Al复合材料层中TiC分布均匀,仅表层在约200μm的TiC颗粒富集区和邻近基底部分有20μm的稀释区。  相似文献   

5.
用连续波CO2激光在45#钢表面熔覆TiC+NiCrBSiC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在熔覆过程中,TiC颗粒表面发生部分溶解,当凝固时,重新外延生长出TiC,并固溶基体元素;与纯合金涂层相比,复合涂层中TiC颗粒的加入导致基体组织为条状CrB相间分布在Ni固溶体构成的羽毛状簇团组织,并伴有少量的Ni枝晶间Ni+M23C6共晶。  相似文献   

6.
激光熔覆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才  许斌 《表面技术》2008,37(4):63-66,75
讨论了激光熔覆外加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中外加陶瓷相与基体的界面问题及一般的解决方法,指出原位合成技术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可有效解决界面问题,从铁基、镍基等复合涂层的原位反应材料体系、反应机理分析、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改善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激光熔覆原位自生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从微观反应机制和宏观实际应用2个角度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原位合成试验与热力学理论的互相补充与验证,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熔覆制备了原位形成TiC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 ,TiC为熔覆时原位形成。颗粒细小弥散 ,具有内晶型及密度梯度分布特征 ;HREM观察表明 ,TiC/基体界面结构具有洁净及微晶过渡特征 ,无界面反应物 ;熔覆组织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激光熔覆Fe-Ti-B复相涂层的组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5kW激光器在1Cr18Ni9Ti不锈钢基体上进行FeTiB合金的激光熔覆,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微观分析手段对涂层中组成相的类型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涂层中TiB2有针状、棒状以及颗粒状等形态。这与激光加工工艺参数有关,同时由于TiB2的生成消除了激光熔覆FeB合金涂层中FeB相的偏析。  相似文献   

9.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α-Fe(Al)/Fe3Al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寻求工艺参数与Fe-28%(at)Al粉末的最佳匹配,利用激光熔覆和复合材料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熔覆质量好的α—Fe(Al)/Fe,Al涂层。该熔覆层为α—Fe(A1)固溶体胞状组织基体上分布着黑色DO3结构Fe3Al质点,多数质点分布在晶界上,颗粒尺寸为(100~300)nm。EDAX线扫描结果表明,Al、Fe在整个涂层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宏观偏析;Al、Fe成分在近界面及界面处缓慢过渡,涂层和基体发生互扩散,为冶金结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为639HV0.2,比基体高2倍,多道搭接处理对熔覆层的硬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激光熔覆原位析出增强颗粒热力学及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理论与试验相结合,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选择出合理的激光熔覆涂层体系,利用横流CO2激光器在铜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基复合材料涂层,原位自生陶瓷颗粒增强相.通过对激光熔覆涂层反应体系△GT的计算及XRD分析得知:TiB增强颗粒可以原位生成.利用OM、SEM和显微硬度计,分析测定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和截面显微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涂层内枝晶组织细小均匀.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比基体显著提高,约为基体平均硬度值的3倍.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原位自生TiC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Ti,SiC混合粉末作为预置合金涂层,采用2kW连续Nd:YAG固体激光器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在6061铝合金表面借助于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Al-Ti复合材料涂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的激光辐照工艺参数,可获得增强相TiC弥散分布,以Ti-Al金属间化合物及Al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复合材料熔覆层组织。TiC颗粒与复合材料基体润湿良好,熔覆层结晶致密,与6061铝合金基材呈良好的冶金,珂明显地改善铝合金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复合材料TiCp/Fe、VCp/Fe的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及干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在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以及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原位反应铁基复合材料与正火45钢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润滑的条件下,由于VC陶瓷颗粒、TiC陶瓷颗粒对复合材料基体的增强作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远大于正火45钢的耐磨性,而V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Ti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更好。在无润滑条件下,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也比正火45钢的耐磨性大得多。在载荷较大的条件下,Ti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V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对复合材料TiCp/Fe、VCp/Fe的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及干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在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以及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原位反应铁基复合材料与正火45钢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润滑的条件下,由于VC陶瓷颗粒、TiC陶瓷颗粒对复合材料基体的增强作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远大于正火45钢的耐磨性,而V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Ti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更好。在无润滑条件下,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也比正火45钢的耐磨性大得多。在载荷较大的条件下,Ti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V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原位合成TiCp颗粒增强铸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闵学刚  孙扬善  高峻德  朱孔军 《铸造》2001,50(3):149-151
研究了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HT200基铸铁复合材料的工艺、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空气中以SHS方法于熔体中合成TiC的制备工艺方法可行性不高,而以Ti-Fe合金形成在熔体中原位合成法可行,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细化了材料的组织,减小了珠光体片层间距和石墨长度,改变了石墨形态,从而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大幅提高,磨损试验结果亦显示,TiC颗粒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5.
自生TiCp/Al—4Cu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反应合成工艺制备了自生TiCp/Al-4Cu复合材料,通过XRD分析了自生TiCp/Al-4Cu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用SEM观察了自生TiCp/Al-4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测试了自生TiCp/Al-4C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自生TiCp/Al-4Cu复合材料增强颗粒细小圆整,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在T6状态下具有优良的综合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TiCp/AZ91D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高温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铸态TiCp/AZ91D镁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压缩变形过程中存在稳态流变特征,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在较低温度范围内,TiC颗粒强化效果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强相对基体AZ91D镁合金的增强效果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focuses on an attempt to improv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 (TMCs) by tailoring an in situ TiC particles reinforced Ti6Al4V (TiCp/Ti64) composites with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3D) network microstructure.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he novel composite was investigated in air, betwee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873–1073 K for 100 h. Oxidation kinetics and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 reveal that the novel composite exhibits a superior oxidation resistance due to the 3D network microstructure and a self-assembled TiCp wall. The networked microstructure not only effectively blocks oxygen diffusion but also decreases growth and spallation of the oxidation scal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四种覆盖剂熔炼制备原位TiCp/Fe复合材料,并对不同覆盖剂熔炼制备的复合材料Ti元素的烧损进行分析,对其金相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由草木灰+木炭复合的1^#覆盖剂防氧化烧损性能最佳.制备的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的TiC颗粒多且均匀分布,Ti烧损率仅1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