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伏先  张明亚 《钢管》2013,42(4):11-15
以初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热轧Q345B无缝钢管为原料,通过中频感应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钢无缝钢管,并通过循环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超细晶组织的双相钢无缝钢管。介绍了对这种双相钢无缝钢管进行中频感应热处理的工艺设计,热处理工艺试验的过程及试验结果。研究表明:中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应用于双相钢无缝钢管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张明亚 《钢管》2014,(4):18-22
热轧无缝钢管通过中频感应加热进行循环加热+淬火工艺处理后,基体内的组织将发生多次相变,从而使铁素体以及奥氏体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晶粒均得以细化。通过循环热处理工艺得到基体为铁素体+马氏体组织的超细晶双相钢,且多次循环后双相钢内的铁素体晶粒可细化到1μm左右。  相似文献   

3.
600MPa级冷轧连续退火双相钢临界区加热温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亮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在300℃过时效的工艺条件下,通过连续退火实验研究了临界区加热温度对600 MPa级冷轧连续退火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界区加热温度越高,第二相组织(贝氏体和岛状马氏体)数量越多,贝氏体组织越粗大,岛状马氏体数量越少;临界加热温度越高,试验钢的强度越高,伸长率越低,屈强比越高;在所设定工艺下,临界区加热温度为780℃时,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田汉蒲  王建文 《钢管》2014,(1):31-35
介绍了采用局部感应加热热扩工艺开发生产X60钢级Φ406.4 mm×7.92 mm管线用无缝钢管的工艺过程。通过检测成品的几何尺寸、机械性能以及金相组织分析,证明该产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均匀,综合性能达到API Spec 5L标准PSL2水平。热扩成型的同时进行热处理,消除了钢管内应力,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大直径薄壁高钢级管线用无缝钢管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频感应热处理法对SA335-P92钢焊接接头进行了焊后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弯曲试验测试和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中频感应热处理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柔性陶瓷电阻加热方法,采用中频感应热处理得到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沿管壁方向的分布较均匀,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焊缝区的冲击功及弯曲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时锰-钒双相钢的奥氏体形成以及初始显微组织对奥氏体形成过程的影响;讨论了初始组织为珠光体加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在临界区加热时的奥氏体形成过程的特点和控制因素,以及试验结果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军  武文斐  王宝峰  李建超 《钢管》2010,39(5):66-69
利用中频电流的钢管感应加热工艺具有感应加热时间短,温度控制精确,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钢管的淬火、弯曲等方面。针对某一典型品种无缝钢管淬火感应加热过程,特别是不同加热段采用不同频率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钢管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感应加热过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对无缝钢管淬火感应加热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Q345R钢封头由于热冲压成型后产生较严重的带状组织,导致冲击吸收能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不合格。经分析,Q345R钢带状组织是由于合金元素偏析和成型后冷却速度较小造成的,通过适当提高热成型后正火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消除了带状组织,恢复了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冷轧双相钢加热期间组织的演变及其各阶段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双相钢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普遍受到了重视,并从成分、热处理工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钢中的组织、在临界区加热期间,铁素体的再结晶及其晶粒长大和珠光体的分解,奥氏体的形成和奥氏体冷却过程中向马氏体岛转变及其两者间数量关系,以及转变各阶段的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工作报导的较少。然而开展这方面工作,将有助于合理的制定热处理工艺,稳定钢材性能。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性能间的对照观察,提出性能与组织兼优的加热保温时间范围。二、试验过程试验用钢由中频感应电炉和50吨顶吹氧气转炉中熔炼,化学成分见表1。钢锭经热锻开坯或热轧,冷轧板的厚度为0.8~1毫米,  相似文献   

10.
主要由铁素体和岛状马氏体组成的双相钢,因其具有优良的成型性和较高的强度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近十余年,对这类钢的组织和性能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并确定了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与组织构成(如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马氏体中含碳量等)有一些定量关系,但尚未涉及矫顽力H_c这个参量。本文报道临界区退火和低温回火工艺对双相钢H_c影响的实验结果。试验用钢为1.2mm厚的09MnNb冷轧板,化学成分(wt-%)为  相似文献   

11.
对φ325 mn × 8 mm的20钢无缝钢管分别进行860、940℃的感应淬火和940℃感应淬火+900℃正火,并对不同工艺加工的弯管进行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感应淬火温度的升高,弯管的强度、硬度升高,韧性降低,淬火态弯管整体性能不均匀.经正火处理的弯管,与淬火态的相比,强度和硬度降低,韧性升高,弯管整体性能趋于一致,其组织和力学性能与20钢管接近.  相似文献   

12.
Fe-Mn-Si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Fe-28Mn-4Si(加Mg)形状记忆合金热轧无缝管制成管接头,管接头内径平均变形量5.6%时,形状恢复率为38.68%,管接头与被接管连接后,具有高的连接强度及良好的密封性,在材料试验机上需1.75t的力才能将连接好的被接管一端拉出,并且管接头承受4MPa压力不泄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石化装置用P9热轧无缝钢管的国产化研发过程。通过合理的炼钢、轧制以及热处理工艺控制,研制出的P9热轧无缝钢管化学成分以及各项性能均满足ASME SA 335/SA 335M标准要求,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脆性转变温度在-48℃左右,短时高温性能达到ASME相关规范要求,在600℃时,屈服强度仍能够达到270 MPa,可以替代进口,实现P9无缝钢管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3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特性,主要旋压工艺参数对旋压成形的影响。在不同工艺参数下,采用三旋轮错距、无中间退火、直接强力冷旋压工艺,对3种奥氏体不锈钢管材料进行反旋压成形,分析了不同参数下奥氏体不锈钢管旋压成形的特点,提出了针对3种奥氏体不锈钢管冷旋压的合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巩国平 《钢管》2014,(2):36-40
介绍了冶金结合双金属复合管的生产工艺、坯料成型特点以及产品的特性。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浇铸技术生产的双金属复合管坯,经挤压工艺制造的双金属复合无缝钢管具有界面冶金结合强度高、材料互补性强、后续加工性能好、使用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可以广泛用于特种锅炉、高腐蚀性油气田、化工行业等腐蚀环境和热电厂、矿山等高磨损环境。  相似文献   

16.
1Cr5Mo无缝钢管主要为石油炼化装置用管,GB 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中对该钢种的热处理工艺要求为退火.通过系列热处理工艺研究发现:1Cr5Mo无缝钢管经正火工艺后,再进行780℃、保温不少于60 min的回火,可以得到充分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和硬度也能够满足标准要求.采用正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1Cr5 Mo无缝钢管完全可以达到标准要求的退火后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慎建民  吉海 《钢管》2014,(2):63-67
介绍了一种利用中频感应加热技术的大直径不锈钢焊管固溶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消除了不锈钢焊管在成型、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以及焊缝两侧热影响区,提高了不锈钢焊管的耐腐蚀性能。重点介绍了针对目前生产不锈钢焊管固溶处理较为合适的中频频率和电源功率,以及固溶处理装置使用中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较为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郭元蓉  胡铂  胡茂会  刘昊 《钢管》2014,(4):30-32
介绍了AP1000核电站核岛蒸汽发生器系统用大直径薄壁SA106B无缝钢管的性能特点、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经检验,SA106B钢管的冶金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等各项指标均满足ASME相关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AP1000核电站核岛蒸汽发生器系统对碳钢无缝钢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杨澄 《铸造技术》2012,33(8):927-929
探讨了热轧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温度对武钢热轧Q345E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能对该钢种的生产过程有指导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钢的强度提高;随着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提高,钢的强度降低而伸长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